家风是一种怎样的传统文化?

追忆快乐 2022-09-08 13:08 编辑:褚素 243阅读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家风是一种怎样的传统文化呢?

追溯历史,最早就萌芽在五帝时代,在古代公开的书籍有很多,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核心体现了“仁义礼智信”,中国文化道德形成家风的基础。通过每一个家庭中的世代相传,家风成为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发展的载体。

家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其一、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如忠孝立家、诗书传家、勤俭持家、忠厚待人。从形成文字的家训、家规,到人们的躬身实践、言传身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二、传承立德、修身的核心内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故需早教”、“威严有慈”,古人通过立身、立言的形式,将这些做人的基本品德告诉自己的后代。

当然传承的文化还有很多,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家庭的家风发展好了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因此弘扬优良家风,也是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家,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个体。

家风则是承载不同基因的、千差万别的,而又对立统一的民族文化风尚的不同载体。

若把社会风尚(风气)比作一个矛盾统一体的话,家风则是矛盾特殊性的载体。家风这一个又一个矛盾个体,而又包含在社会风尚这普遍矛盾中。也正是由于这一个又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丰满的家风载体,氤氲着蔚然正气的社会风尚。

言而总,人作为家庭成员,是良好家风形成的最能动因素;家是社会细胞,又是家风得以传承的载体;社会风尚,又是所有家风(矛盾的特殊性)的综合(矛盾普遍性)表现形式,社会风气影又直接别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说到底,家风的实质是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基础,是民族魂魄形成的原动力。

为什么如今老年人寿命延长了,却很少听到四世同堂的家庭故事了?

如今老年人寿命延长了,四世同堂的反而比以前少了,主要原因跟上世纪国家实行晚婚晚育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关,在我们这一代当时因为要到两个人年龄加起来,达到55岁以上才能结婚,加上现在年轻人不怎么想要婚姻,这就造成了四世同堂的较少。

晚婚造成的。以前的人结婚早,生育也早。《小二黑结婚》中显示的解放区婚姻法结婚年龄是女15男16。末代皇帝选最后一个妃子也才15岁。早婚早育造成很多爷爷奶奶40岁不到就抱上了孙子,花甲之年就四世同堂。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晚婚率也成了单位考核评先的硬性指标,晚婚标准由婚姻法的女18男20推迟到女23男25。一代推迟5岁,四世同堂时就推迟15岁。更突出的原因是,青年人晚婚已成为普遍现象,30岁结婚司空见惯。很多年轻人不愿承担家庭责任,没有择偶意愿,甘当快乐的单身汉。所以,四世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