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拔苗助长的例子

追忆快乐 2022-07-20 06:28 编辑:郝琼 226阅读

画蛇添足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倒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给蛇添足的那个人,正是因为做了多余的事,才失掉了到嘴的好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切合实际一点,不要做那些多余的事情.

拔苗助长的故事

 
拔苗助长的故事
    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是个急性子的人。他每天总是起早睡晚,辛勤地劳动,他盼着禾苗快快成长,今天去量量、明天又去量量,可是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他总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未见长,心中十分着急。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他一直在想: 怎么能帮助禾苗长高呢?


    想着想着,想出办法了,于是美滋滋地睡着了。


    第二天他早早起来,跑步到田地里,头顶着炎炎的烈日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从早晨干到中午,又从中午拔到太阳快要落山,把田里的禾苗一棵棵全都拔了一遍,他干得精疲力竭,累得腰酸腿痛,可是,他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办法非常高明。


    他拖着啤惫的双腿,摇摇晃晃回到家里,顾不得擦干身上的汗水,兴奋地告诉家人: “你们等着瞧,今年的庄稼,哪家也比不过我。”


    妻子问他:“你有什么好办法?”


    他骄傲地说:“今天我帮助禾苗快长,都往上拔了拔。”


    他的儿子听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马上跑到田里去看,糟了,田里的禾苗全都枯萎了、死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拔苗助长”这句成语,比喻不顾事物的本来规律,凭自己愿望做事,急于求成,反倒把事情办糟了。

苗族剪纸的故事和传说

苗族剪纸俗称花纸、剪花、绣花纸,苗语称西给港、西给榜,意为动物剪纸和花卉剪纸。
剑河苗族剪纸不同于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窗花剪纸,其主要用途是作为苗族服饰刺绣纹样稿。类型可分为革东和新民、新合两种,手法主要采用剪、刻、扎等方式。题材范围涉及苗族神话传说和自然界中花、鸟、虫、鱼、动物形象等,内容反映了苗族对远古图腾和自然的崇拜,蕴涵着大量神秘的宗教文化信息和原始的艺术特征。
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苗族妇女们在刺绣中使用剪纸,历史悠久,在黔东南一带苗族中世代传唱的《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一节中就有剪纸的叙述。歌中描述苗族先民远古时期从东方(苗族早期生活的长江中下游)向西方(指湘西、贵州)大迁徙的情景,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苗族历史上的这次大迁徙,是民族性的集体大转移,即使在这样艰辛的环境,妇女们仍把针线、剪花当作十分重要的事项,可见剪纸(剪花)与刺绣早就成了一对孪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