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治水名人有哪些?
一是大禹。
二是孙叔敖。
三是西门豹。
四是李冰。
五是王景。
六是马臻。
七是姜师度。
八是苏轼(苏东坡)。
九是郭守敬。
十是潘季训。
十一是林则徐等
二、古代治水名人哪三人?
中国治水名人
1.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
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
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
2.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
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因该
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
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3.西门豹 河北人,战国时期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时曾任邺
令,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无坝取水枢纽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条灌渠,
既减少了河水泛滥之祸,又肥沃了土壤。引漳十二渠经人们的不断整治,灌溉效益一直延续到唐
代至德年间(756-758年),有1000多年。西门豹死后,邺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兴建了西门豹
大夫庙,宋、明、清三朝还为他树立了碑碣。直到现在,河北临漳地区还有一条渠道叫西门子
渠。
4.李冰,秦昭王灭周后(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领导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
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为纪念李冰,早在唐代就兴建了李冰祠。
三、中国古代治水名人包括谁?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有大禹、孙叔敖、西门豹、王安石、范仲淹、郭守敬、李冰等
四、元代治水名人?
郭守敬(公元1231—1316年),字若思,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尤擅长水利和天文历算。
郭守敬一生治理河渠沟堰几百所,尤其以修复宁夏引黄灌区和规划沟通京杭大运河最为人著称。
贾鲁(1297~1353)高平野川镇人元代治水专家河南贾鲁河以其命名。
五、治水名人排名?
孙叔敖
春秋时期楚国人孙叔敖
为官清廉治水功高,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把淠河水和诸山水都引入人工湖中,水多时可以开闸放水,水少时可以关闸蓄水。不仅对防治这一带水灾起了积极作用,还灌溉了一百多万亩的农田,对于推动楚国的经济发展,乃对楚庄王当上中原霸主都起了较大的作用。
六、郑国治水名人?
姜师度(约公元653—723年),河北魏县人,历任丹陵尉、龙岗令、易州、沧州、同州等地刺史,水利成就显著。
《旧唐书》载:“师度勤于为政,又有巧思,颇知沟洫之利”。公元705年,姜师度在蓟州沿海开平虏渠运粮;公元707年,在贝州经城县开张甲河排水,随后又在沧州清池县引浮水开渠分别注入毛氏河和漳河;公元714年,在华州华阴县开敷水渠排水;公元716年,在郑县修建利俗、罗文两灌渠并筑堤防洪;公元719年,在朝邑、河西二县修渠引洛水和黄河水灌通灵陂,灌田二千顷。
七、康熙治水名人?
一、靳辅(1633年—1692年),字紫垣,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清代大臣,治水名臣。
靳辅自幼知书识礼。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走上仕途。时间到了康熙十年(1671年),靳辅被任命为安徽巡抚,成为了一方要员,在任共六年,做了许多利民的举措。
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开始担任河道总督。上任后,靳辅一连上八道奏折。史称“治河八疏”,就是将黄河、淮河、运河视作一个整体,全盘考虑防汛、减灾、通航、漕运等事宜。
清口是黄河与淮河交汇的地方,云梯关又是淮河、黄河的入海必经之路。靳辅治河的工程是,首先开清口烂泥浅引河四道,疏浚清江浦至云梯关的河道,修筑束水堤一万八千余丈,堵塞大决口十六处。为防止黄河下流决口,靳辅又提出在上流建减水坝。靳辅对清口这段运河进行挑浚,一年之内就完工了。
此后,为堵塞清水潭决口,靳辅主持修筑清水潭工程。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水潭工程竣工。新河命名为永安河,河堤命名为永安堤。此后十多年,永安堤没有决堤,彻底改变了高邮湖年年溃决的历史。靳辅基本上解决了黄河、淮河复归故道的问题。
数年后,靳辅又在宿迁、桃源、清河三县黄河北岸堤内开了一条新运河,称为中河。使黄河、淮河、运河分流。靳辅对黄河水患进行了全面勘察,提出了对三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的详细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终使堤坝坚固,漕运无阻。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靳辅、陈潢遭诬告革职入狱。此后,康熙帝南巡时,江淮百姓都称赞靳辅,念念不忘他的好处。康熙帝再次重启靳辅治理黄河,靳辅还对如何继续修治黄河、淮河及运河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靳辅逝世,谥号文襄。靳辅著有《治河方略》一书,成为后世治河的重要文献。他的许多治水方法,至今还在沿用。
陈潢
二、陈潢(1637年—1688年),字天一,号省斋。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朝治河名臣。
陈潢年轻时攻读农田水利书籍,精通地理,成为治河专家。康熙初年,黄河、淮河、运河连年溃决,海口淤塞,运河断航,漕运受阻,大片良田沦为泽国。
康熙十六年(1677年),河道总督靳辅经过邯郸时,发现陈潢才学过人,两人相见,非常投缘,靳辅便请陈潢作幕僚。此后,陈潢跟随靳辅治理水患,靳辅十多年来的治河成就,皆为陈潢所谋划。
陈潢为制定治河工程计划,跋涉险阻数百里。在治理方法上,陈潢继承和发展了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的理论,主张把“分流”和“合流”结合起来,把“分流”作为河水暴涨时的应急措施,而以“合流”作为长远安排。在具体做法上,采用了建筑减水坝和开挖引河的方法。为了使正河保持一定的流速流量,陈潢还发明了“测水法”。由于靳辅、陈潢治水有方,黄河很长时间都安澜无患。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经靳辅保奏,康熙封陈潢为佥事道衔,参赞河务。此后,为了根除黄、淮两河水患,陈潢提出了彻首彻尾治理黄河、淮河的意见,即在黄河、淮河上、中、下游进行统行规划、源流并治,可惜没有被康熙帝采纳。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靳辅、陈潢遭诬告“屯田扰民”革职入狱。不久便病死。四年后,靳辅为陈潢平反昭雪。陈潢著有《河防述言》、《河防摘要》,成为后世治河的重要文献。
于振甲
三、于振甲(1638年~1700年),名成龙,字振甲,号如山。直隶固安人。清代直隶巡抚、兵部尚书、河道总督。
于成龙,字振甲。清代康熙一朝出了两个叫于成龙的著名人物。他们曾一起共事,都官至一品总督。出生早的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谥号清端,即清端公于成龙,籍贯山西;出生晚的于成龙为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谥号襄勤,直隶固安人。今天我们介绍的就是——于振甲于成龙。
于振甲年轻时就在国子监学习,三十岁进入仕途。此后于振甲累任乐亭知县、通州知州、江宁知府、督理高邮宝应按察使、直隶巡抚、加太子少保、左都御史、汉军都统、总督衔管直隶巡抚、兵部尚书、河道总督。于振甲担任地方官时,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于振甲两次参与征讨噶尔丹,督运粮饷,加军功四级,被授予了骑都尉爵位,可世袭。
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北京的浑河涨洪水,淹没百姓的庄田。康熙皇帝派于振甲察治。于振甲亲自查勘浑河河道,决定对卢沟桥以下河段进行大规模治理,采用勘测故道,疏筑兼施的策略。既筑河堤,又浚河床,治水的同时注意治沙,并注重上中下游全程治理。于振甲还设立河司,加强后期的堤坝维护与疏浚。
浑河治理完成后,于振甲上奏提议改名为永定河,最终,康熙帝赐名永定河,寄托着永远安流美好愿望,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了下来。这就是今天北京的永定河。
之后,于振甲为解决治理河水时,民夫苦累的问题,上奏提议设立河兵,此举惠及到了许多百姓,开创了全新兵制。
治理完永定河后,康熙帝又以于振甲为河道总督,治理黄淮。当时,淮扬一带,黄、淮两河河水泛涨,民田多处已被水淹。于振甲临危受命,奔走两河,勘察灾情,把治理永定河的方法和经验运用到治理黄淮上,先后开浚月河、新中河等。此时于振甲已经年逾六十,因为日夜操劳,河务浩繁,积劳成疾。
康熙三十八年(1699),于振甲卒于河道总督任上,享年六十三岁。谥号襄勤
八、中国古代不治水名人不包括哪个?
我记得这是《学习强国》上的一道选择题,是唐代诗人李贺。
九、治水名人有哪些?
1.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
2.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十、大禹治水:古代中国治水英雄的传奇故事
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
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他生活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大禹时代,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传奇人物。在当时,中国的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肆虐,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伤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禹毅然担起了治水重任。
大禹治水的传奇
根据传说,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历经九年艰苦劳作,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问题。他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开挖渠道、引水远离城镇、规划河流流向等方法,最终让黄河不再泛滥成灾。
大禹治水精神的意义
大禹治水的故事并非仅仅是一则神话传说,它蕴含着古代中国人民对抗自然灾害、追求幸福生活的智慧和勇气。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执着奋斗的精神,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人民。
大禹治水对当代的启示
在当代社会,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大禹治水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大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团结一致,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共同抵御洪涝灾害,建设更加安全、美好的家园。
通过对大禹治水的故事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感受到中华民族对抗自然灾害的勇气和毅力,也更加珍惜当代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感谢您阅读此文,并希望能够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为我们当代社会带来一丝启示和帮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