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杨女名人?

124 2024-12-20 14:34

一、古代姓杨女名人?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

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于六月十四日(公历7月15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二、古代姓杨的名人?

1、杨震(东汉太尉,为官清廉,四世三公)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从其父杨宝研习《欧阳尚书》,师从于太常桓郁。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杨震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元初四年(117年),入朝为太仆,迁太常。永宁元年(120年),升为司徒。延光二年(123年),代刘恺为太尉。任内因正直不屈权贵,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为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延光三年(124年),被罢免。又被遣返回乡,途中饮鸩而卒。顺帝继位,下诏平反。

2、杨坚(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3、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 、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说、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广西容县)说。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4、杨业(北宋名将)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戏说中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今陕西神木)。

少时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猎获总比他人多。读书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后汉被后周所灭,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北汉。杨业弱冠即跟随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远近闻名。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宋太宗北征,素闻杨业之名。北汉投降之后,派使者召见杨业,即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班师回朝后,又授郑州 刺史。宋太宗以杨业“老于边事”,拜其为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并且没有得到支援,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今山西宁武),杨业见无人支援,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兵回身力战,全身受到数十处创伤,士卒死伤殆尽。杨业面无惧色,手刃数十百人。马匹重伤不能前进,力竭为契丹军所擒。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

5、杨延昭(北宋将领)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 ,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

他自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6、杨万里 (南宋杰出爱国诗人)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20000多首,但只有4200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著有《诚斋集》等,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7、杨时(哲学家、文学家)

杨时(1053—1135)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姓杨,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剑将乐人。熙宁九年进士,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思想高超,朱熹在其著作中经常指出杨时受《列子》影响的特点。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被奉为“程氏正宗”,著有《二程粹言》等。

8、杨士奇(兵部尚书,三杨之一)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

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

“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一生见证了明朝的盛转衰,后因子致仕,不久忧虑不起。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赠太师,谥文贞。

9、杨慎(明代三才子之首)

杨慎:(1488年12月8日[1]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穆宗隆庆初,赠光禄寺少卿,熹宗天启时追谥文宪,故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10、杨洪 (明朝中期将领)

杨洪 (明朝中期将领)(1381年10月11日—1451年10月7日[1] ),字宗道,汉族。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生于应天府六合(今江苏南京) 。明朝名将。

永乐元年(1403年),杨洪世袭父杨璟百户令职,远戍开平。曾随随明成祖朱棣北伐、阳武侯薛禄征大松岭,长年守备边关。正统元年(1436年),升游击将军,旋即进升都指挥佥事。正统九年(1444年),进左都督。

正统十三年(1448年),佩镇朔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宣府。自永乐初至正统末年,杨洪在边已四十余年,以敢战、善战至大将,声震南北,迤北诸部对他十分畏惧,称其为“杨王”。史称杨洪“自百户至封侯,威名闻岭北,未尝专杀一人”。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发生,明英宗被俘。瓦剌太师也先掠英宗至宣府城下,企图用英宗手谕诈开城门,杨洪不为所动,也先只得退去。明代宗即位后,杨洪因功封昌平伯。北京保卫战胜利后,进封侯爵。英宗被迎回后,杨洪获授“奉天翊卫宣力武臣”,并赐世券。

景泰二年(1451年),佩镇朔大将军印,仍镇宣府。杨洪深以盈满为惧,上疏乞休,代宗不允。其后因病返京。同年九月卒,年七十一,赠颖国公,谥武襄。《皇明经世文编》有《杨颍国武襄公奏疏》。

三、古代徐姓女名人?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

生于贞观元年(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来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

贞观末年,唐太宗频起征伐、广修宫殿。徐惠上疏极谏,剖析常年征伐、大兴土木之害。唐太宗认可了她的看法并对她厚加赏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求早死。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其心愿。永徽元年(650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追封为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四、古代白姓女名人?

白再香(1587—1631)女,土家族,酉阳后溪人。其父白邦镇,母冉氏。有妹二人,少时容颜举止俱佳,性格刚毅胜过男儿,勤学武艺,击刺诸投样样精通,是为女中豪杰。因其叔父白邦铭为酉阳土司衙门总管,适值土司选美,被宣抚使冉跃龙看中,迎娶司衙,为冉跃龙庶夫人。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明军在关外和后金军决战,辽东告急。明廷调集酉阳土兵援辽抗金,土司冉跃龙身体有疾,不能亲率土兵出征,白夫人自告奋勇,巾帼不让须眉,与跃龙弟见龙、子天育、天允、白再英、白再筠、白邦铭等一起率兵出关,数战皆捷,解奉集之围。再援沈阳,在浑河一战失利,见龙战死,酉阳土兵阵亡1700多人。天启元年(1621),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作乱占领重庆,明廷急调石柱、酉阳土兵前往围剿。白夫人再次代夫出征,与石柱土司秦良玉一起平息了奢崇明之乱。白夫人援辽平奢战功卓著,天启皇帝敕封她为汉土官兵中军都督,诰封一品夫人。白再英诰命二品安人,白再筠诰命三品宜人。白夫人和石柱女土司秦良玉一起被时人誉为土家女中豪杰。

五、古代孙姓女名人?

明宣宗孝恭孙皇后(1399年—1462年9月),山东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

年幼时,因容貌俊美被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看中,被选入宫内。孙皇后与明宣宗朱瞻基朝夕相处,感情很深。明宣宗即位之后,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废胡皇后,退居长安宫,而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逝世,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为皇帝,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京师告急,明朝陷入空前危机。孙太后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庶子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终于化解了危机

六、古代姓程女名人?

程夫人(1010-1057年),眉州青神(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人。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18岁同苏洵结婚,勉励夫君读书,又是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启蒙教师

三苏父子成为一代文豪,程夫人功不可没。司马光为她写《墓志铭》说:“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七、周姓古代女名人?

周婉如(1824-1864)女,自号纫湘女史,吟秋山馆主人,清末贵州毕节县(今毕节市)人,著名女诗人、书画家,与大定女诗人、书画家陈枕云并称“贵州两絮才”。

周秀英,清代农民起义领袖。青浦白鹤塘湾(今上海青浦)人。清成丰二年(1852年),青浦在连年歉收的情况下,知县余龙光还限期追征已豁兔的钱粮,激起民愤。在周秀英及其父周立春带领下,青浦农民群起武装抗粮。同年九月,连续击退青浦知县和苏州知府所部的进攻。周秀英身先士卒,白鹤江一仗,打得清军落花流水。群众歌颂周秀英;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红裤子小景身,手提大刀百甘斤,塘湾桥上杀四门。"

八、古代张姓女名人?

张丽华(559年—589年),女,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

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下令斩杀(一说被杨广下令斩杀)。

九、古代姓邓的女名人?

和熹皇后邓绥(81年-121年4月17日),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为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政治家,东汉开国元勋太傅邓禹的孙女、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

永元七年(95年),邓绥选入宫中。 永元八年(96年),封为贵人,恭谦肃穆,侍奉汉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汉和帝皇后阴氏因巫蛊事件被揭发,被废黜后位,移局桐宫,同年邓绥被立为皇后。汉和帝驾崩后,邓绥先后拥立汉殇帝和汉安帝,并临朝称制十六年之久。执政期间,帮助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重用虞诩、马贤等名臣,坚决派兵镇压了“西羌之乱”,使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

但另一方面,邓绥亦有专权之嫌,她废长立幼,长期临朝而不愿还政于皇帝,同时对边疆问题、宦官问题等处理不当,史家亦有非议。

东汉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绥去世,谥号“和熹皇后”,与汉和帝合葬于慎陵。

十、姓邹的古代女名人?

邹太后倒是有一位比较出名的。她就是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母亲-邹氏,

邹氏-顺天(今北京)人,福王朱常洵的王妃。朱常洵是明神宗第三子,其母便是明神宗最宠爱的郑贵妃。当时,其母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遂导演了明代三起有名的宫庭事件: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便是围绕朱常洵立太子之事,明神宗与大臣们斗了十五年期间,所发生的三件大事。当时人将此称作‘国本之争’,这也是万历一朝最为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多达三百余人,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后终因明神宗禁受不住这种马拉松式的较量而败下阵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