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日老兵现在多少岁了?
1、抗战是1945年结束,至今已经71年了。
2、就算1945年参军,当时12岁,现在也83岁了。
3、所以抗日老兵,至少在80岁以上。现在抗日老兵还是有不少人的,但是参加长征的老红军就没有多少了。 估计到抗战胜利80周年的2025年,就难以凑齐老兵方队了。
二、刘德华有抗日老兵mv哪个歌?
《黑蝙蝠中队》是歌手刘德华演唱的一首歌曲,出自《美丽的一天》专辑。曲调源自挪威传统民谣《Varsog》,由挪威著名美声歌唱家Anne Vada于1977年演唱;国外组合multicyde anea 改编了该歌曲,定名为《A better day》,韩国组合JTL于2001年翻唱了multicyde anea 的歌曲,歌名同样为《A better day》,收录于《Enter the Dragon》专辑中;此后,刘德华2002年对该歌曲翻唱,定名为《黑蝙蝠中队》,收录于《美丽的一天》专辑中。
三、老兵歌创作故事?
初心不改,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责任神圣,预备役队伍里面有我,请记住我的名字就叫老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为铭记历史,讲好老兵故事,以艺术形式颂扬老兵精神,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吉林省军区政工局、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开展为期4个月的“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吉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明明作为预备役的一员,创作歌曲《老兵》,献给当代最可爱的人。
歌曲《老兵》由王明明词曲,邓乔文编曲,马秀华担任音乐总监,旋律朗朗上口,歌词充满正能量,让人听一次就能跟着哼唱。这首歌的演唱者集中了我省音乐界精英,包括素有“东北歌王”之称著名歌唱家的王洪兵、第二季中国新歌声刘欢战队学员刘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彭杨、吉林省优秀青年歌唱演员冯虹源、吉林省歌舞团歌唱演员李雷、浙江卫视《麦霸英雄汇》节目嘉宾臧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解放等,王明明本人也参与了歌曲的演唱。
为了创作歌曲《老兵》,王明明多次深入军营基层一线,了解广大官兵对颂扬“老兵”题材军歌的需求,为此他以退役官兵们最常说的话为基础,创作出了这首歌曲《老兵》,他说:“我觉得我们歌颂老兵的歌曲还是太少了,所以我想为他们写一首歌,希望凭借《老兵》表达出全省广大退役军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吉林振兴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四、老兵的故事背景?
高希希导演的《沙海老兵》,以看似平凡却又很特殊的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段动人的革命往事,于平凡中向那些真实可爱的无名英雄致敬。它让我们看到了曾经无数投身于祖国边疆建设的人物身上的伟大与不易。
这部剧主要讲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那些投身于祖国边疆建设的可爱又可敬的英雄们的故事。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多久,第一野战军的一野一兵团,在团长栗峰的带领下,一大帮人穿过沙漠,在新疆与当时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发生了激战。他们很多人都在这场战争中受了伤,最终才用他们的热血迎来了新疆的和平解放。于是这支英雄的团队就此扎根在了新疆,为祖国驻守边疆,建设边疆。
虽然故事主人公栗峰没有对应的同名人物可以参考,然而他们的故事却是真的,经历也是真的。据悉剧中这些人的原型正是一野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战友们,他们当时徒步跋涉沙海,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说这些人一部分转业成了开拓边疆的一份子,他们仗剑扶犁,从昔日的热血战士,成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部分。是他们用辛辛苦苦的垦耕种植,促进了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如今他们大多都以垂垂老去,甚至很多都已经不在人世,然而他们是应当被大家记住的沙海老兵。
五、胶东抗日故事?
天福山素有胶东“井冈山”之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进犯山东,德州、平原、禹城、济阳相继失陷,山东告急。当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山东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会后,省委派林一山、张加洛等一批共产党员到胶东;被国民党关押在监狱里的共产党员理琪、宋澄等出狱后,也被省委派到胶东,宣传中共抗日主张,组织抗日武装力量。1937年12月15日,理琪从济南来到天福山脚下的沟于家村,秘密组织会议,传达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发动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在胶东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指示。经过研究,决定于12月24日在天福山举行起义。12月24日深夜,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与吕志恒、林一山等人带领昆嵛山红色游击队,拿起长枪、土炮、大刀和红缨枪,来到天福山玉皇庙内举行了威震胶东的武装起义,从此,抗战的烽火在胶东大地熊熊燃烧。据史料记载,在天福山起义中,起义军以简陋的装备,曾英勇抗击百余名日寇8个小时持续不断的进攻,毙伤日军50余人,击毁敌机一架、汽车两部,打破了日寇宣扬的“不可战胜”的神话。六、东北抗日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当时生活在东北的大批中国民众,面对日本的欺辱,很多时候都只能忍气吞声。因此,此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起来抗日。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约30余万人,其中还包括如土匪、学生、百姓等等,在东北各地抵抗日军进攻。后来在日军的进攻下,至1933年春大部分溃散,一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坚持斗争。在此期间,共产党也创建了十几支反日游击队。中国人民在面对侵略之时,从未放弃抵抗。
作为日军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东北地区日本苦心经营已久,尤其是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治理基础,东北抗日义勇军在艰难的困境下杀出一条血路,给在东北的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
东北抗日义勇军即为东北抗联的前身,早期的抗争主要就是以东北抗日义勇军为主体。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东北反日游击队,开辟游击区的指示,从1932年初开始,先后创建了巴彦、磐石、海龙、延吉、和龙,珲春、汪清、安图、汤原、饶河、珠河、密山、宁安等反日游击队。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赵尚志、童长荣、夏云杰等。同时,中共满洲省委还派周保中、李延禄等共产党员到东北抗日义勇军中进行改造工作,建成绥宁反日同盟军、抗日救国游击军。因此,早期的敌后游击战争在东北地区得到落实,给当时的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根据同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反日统一战线,扩大游击战争的指示信精神,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从1933年下半年至1936年春,相继成立6个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杨靖宇;第2军,军长王德泰,政治委员魏拯民;第3军,军长赵尚志,政治部主任冯仲云;第 4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军长李延禄,政治部主任何忠国;第 5军(东北反日联合军),军长周保中,政治部主任胡仁;第6军,军长夏云杰,政治部主任张寿篯(即李兆麟)。早期有组织的东北抗日军便已初步形成。
当时,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第2军活动于南满和东满地区;第4、第5军活动于吉东地区;第3、第6军活动于北满地区。他们在各地积极开展活动,依靠有限的军队人数,不断给当时的日军和伪军带去麻烦,极大影响了他们在东北地区的基层统治,同时也是我党积极领导的成果,为日后的东北军的成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一时期,东北军的人数发展到了1万余人。
之后,东北人民革命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1935年8月1日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的精神,于1936年2月,陆续改为东北抗日联军。原人民革命军 6个军依次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至第6军,以后又陆续组建了第7至第11军。东北抗日联军也正式形成,他们正是在东北地区开始属于自己的神话,在改制初期,他们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万余人,无数抗日志士奋斗在战争一线,同侵略者们展开激烈的抗争。
1936年4月,日军推行“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对抗日联军进行大规模“讨伐”。抗日联军各军在反“讨伐”作战中,密切协同,更加广泛地开展游击战。1936年下半年,第 1军为粉碎日伪军在南满的“讨伐”,打通与关内红军的联系,组织两次西征,于本溪县赛马集和摩天岭,歼灭伪军1个营和日军今田中队。同时,其它各军也在积极同日军及伪军进行着抗争,虽然每次只击毙数百人,但在多次的战争中,这已经给当时的日军带来不小的威胁,所以日军才会有如此大规模的肃正计划。但在联军各个部队的有序合作计划,日军的肃正计划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反而让抗日联军的实力获得了一定的增长。
“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紧密依靠群众,主动出击,积极打击日伪军,掀起了抗日斗争的新高潮。各军之间分区作战,在辽宁、吉林等多地县之中积极活动,对日伪军进行有力的打击。当时,抗日联军各军活动于70余县的广大地区,打击与钳制了日伪军几十万人,积极配合了全国的抗战。这对于全国的抗战有着积极意义,如果抗战前期,日军有着数十万部队的配合,全面抗战前期的几场大会战可能要溃败得更快,而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甚至都有实现的可能。
1938年下半年,日军为巩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基地,将其兵力增至 8个师团,对抗日联军加紧进行军事“讨伐”、政治诱降和经济封锁,并采取增建“集团部落”,推行“保甲连座法”等手段,隔离抗日联军与群众的联系,竭力破坏抗日联军的生存条件。谢文东、李华堂、郑鲁岩等在此期间相继叛变。抗日联军在斗争极端残酷、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此一时期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极度艰难,相关人员的叛变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但是他们顶住压力,依旧以游击战的方式给日伪军带来出其不意的打击。
1939年10月,日伪军进行“大讨伐”。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继续坚持斗争。第 1路军各部队分散游击,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今靖宇)一带,1940年1月,遭日伪军重兵包围,历时50多天,作战40余次,未能全部冲出重围,最后杨靖宇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于2月23日在蒙江县城南保安村附近的三道崴子壮烈牺牲。这一次抗日联军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各军人数骤减,在确保有效领导的前提下,决定将各军缩减编制,在各军的基础上缩减为各支队,继续进行着和日军的抗争。
1940年时,日军出动11个师团,对抗日联军展开了疯狂的讨伐,战争局势并不是十分理想。当时第1军、第2军相继转入苏联境内,其余军队则继续活动,同时也积极联系群众,积极发展武装力量,在面对敌人的疯狂讨伐之下,他们依旧和敌人展开了长期的博弈。
1945年8月,抗日联军教导旅协同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进军,参加对日军的作战,进占57个大中城市和重要县城,组建了东北人民自卫军。尔后,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尤其是面对孤立无援的境地,凭借着一腔热血,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东北地区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尤其是当时东北抗日联军应该是牺牲将领最多的部队,长期奋斗在一线,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东北大地来之不易的和平。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也曾在东北抗日联军之中奋斗过。
东北抗日联军走出的开国将领
东北抗日联军在战争之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在敌人的无数次“讨伐”中,120多位师以上干部战死,除我们熟知的杨靖宇、赵尚志外,还有魏拯民、王德泰、许亨植、童长荣、夏云杰、陈荣久、汪雅臣、祁致中、宋铁岩、金正国、张甲洲、李延平、刘曙华、王光宇等40余位军以上干部为国捐躯。很多时候我们在回顾抗日历史的时候,却往往会忽视这些英雄。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也有不少人是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出身。
王明贵、王效明、朱光、孙三、荆璞、李钟奇、高体乾7人曾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少将军衔,彭施鲁、纪亭榭、王静敏三人在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后在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相较于其它部队的开国将领,东北抗日联军的人员实属有限,但这并不能磨灭他们在东北抗战时期的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现在很少被人提起,但从历史的发展来说,他们对东北地区的抗战是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的,能够以有限的兵力牵制住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也希望能够有更多人了解这段艰辛的历史。
七、十宗罪老兵故事?
一个抗日老兵,由于战争时头部负伤而间歇性精神失常,当他再一次漂泊到故乡时,已是耄耋之年。
他来到横店,抗日剧的拍摄现场硝烟四起,战火轰鸣,鬼兵纵横,瞬间就把他带回了那个流离失所的年代。
由于战争伤害他已是精神错乱,他不知道那只是后人缅怀过去的一种形式,他不知道那只是一场遥远的戏。他深陷其中,那恐惧,那悲凉,那疮伤,那已经成为条件反射的习惯,都是最后一根稻草。
他设陷阱,杀害了一个扮演日本兵的群众演员,制作弓箭,射瞎了一个日本演员,与警察搏斗,打伤了数个武警。然后,逃窜上山,被武警与军队包围在山洞里。
他以为他还在那个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年代,所以面对人民警察的喊话他一声不吭,反而开枪射穿了那人的帽子。
他以为他还在那个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悲壮年代,所以五百斤的汽油灌进山洞,熊熊大火灼伤着他时也依然一声不吭。
当人们看到他被烧焦的尸体时,发现他并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自杀。
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他把自己的身体,已这样悲凉的形式,交还给了他守卫过的祖国
八、如何写抗日老兵的墓志铭?
墓志铭是一种悼文,文字一般不是很长 整篇分为志和铭两部分 志就是抗日老兵生平介绍,如老兵生年,祖籍,在哪里哪年入伍,参加过什么战役,取得过什么荣耀,最后因为什么而死亡(当然都是要写好事为主)
铭就是对死者的生平评价,古时一般都取韵文,字数一般比较工整,四字,五字,七字都可以,现在一般可以用平实语言表达,内容一般是歌颂,敬仰等等。
如是抗日老兵,这可以歌颂其功绩,如为国为民,血洒河山,换取万民平安等等,然后是要后人记住英雄精神,永垂不朽等等
九、五邑之首?
吴秉楼
从事烹饪行业二十年,不断钻研创新;曾多次接待中央、省、市领导,屡获好评;培养大批烹饪专业人才;2001年担任中国江门旅游节新会十大名菜美点评审工作,任评委组长;发表多篇专业论文,2002年被推选为广东烹协常务理事。
十、五邑大学王牌专业?
热门的有软工,会计这些,不过要求分数会高一点。
要说有特色的话,纺织算不算,华南地区一大特色。
学校以工科发展为主,原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就是现在的智能制造学部的专业了解一下。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