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红顶商人?

追忆快乐 2022-07-13 21:42 编辑:国冠 300阅读

说到近代的红顶商人,盛宣怀是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创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也有其深厚的官方背景,真的是亦官亦商。

盛宣怀,字杏荪,1844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府的官宦世家。早年他曾辅佐父亲治理湖北(其父盛康曾任湖北布政使),当时汉口已是通商口岸,洋行林立,洋货齐聚,盛宣怀耳濡目染,事事研求,对于西方先进技术有着直观和真切的了解,并慨然以匡时济世为己任。

因其父与李鸿章有旧,凭着这层关系,被李鸿章招为幕僚,很快便升为知府,其后执掌过兵备道、海关道。洋务运动期间,协助李鸿章“官督商办”了一大批工商业,涉及金融、铁矿、铁路、电报、慈善、教育,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实业之父”由官而商,亦官亦商,最后成为正二品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大臣,慈禧太后说他是“必不可少”之人,实打实的朝廷高官。

但在清朝历史上,盛宣怀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鲁迅先生说他是“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李鸿章却说他是“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思敏瞻”。不过近代夏东元教授对他有个比较公允的评价,说盛宣怀是“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著名商人吕不韦简介,吕不韦如何成为一个乱世英雄?

今天世界上,由经商转而经国并不在少数,比如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比如乌克兰前任总统波罗申科等等。

波罗申科在成为总统前,被称为糖果大王。特朗普在成为美国总统前,最主要的事业是经营他的商业帝国:特朗普集团的董事长、总裁,创办了特朗普娱乐公司。他把父亲留下的百万家财发展壮大几十数百倍,多次破产又多次再度发家。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自古以来商场如战场,经商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过人的眼光,旁人难以体会的辛苦等,才可以积累起巨大的财富。

因为许多经商的手段同样适用于治国,如果从商人转为治国,似乎也不构成矛盾。2000多年前的战国晚期,就曾有一个经商成功转而治国的例子,不过结局却颇让人唏嘘。

这就是中国经商而经国之第一人:吕不韦。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原籍阳翟(河南禹州),他出生于公元前292年。由于家中世代经商,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家族企业时,已经是积累有千金。

吕不韦天生富有经商的头脑,由于善于经营,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很快就积累起来万贯资产,成为富甲一方的卫国首富。

不过,当吕不韦在商场纵横的时候,战国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即将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

公元前260年,吕不韦32岁这年,秦赵两国倾举国之力打的长平之战落下帷幕,赵国40万士兵投降后,被秦军集体坑杀。

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则越来越像统一天下的那个the one.

当时,各国之间流行送人质,秦昭襄王为了战略上的需要,把太子嬴柱的宠妃夏姬所生的儿子,名叫异人(后来改名子楚)的,送到赵国做人质。

异人虽然名义上是秦国的皇孙,但他是太子次妃所生,所以秦王照样毫无顾忌地随时出兵打赵国。

因此,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异人,在国内是一个被排斥的王族,在邯郸是一个被冷落监视的人,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

吕不韦的本领是什么?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当时吕不韦为了生意来到赵国邯郸,碰到了异人。他的敏锐眼光告诉他说,奇货可居也。

意思就是说异人是一个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如果有机会一定能涨到不可想象的高度。

所以吕不韦便和异人结交做朋友。

可以想象,长平之战后,秦国和赵国结下了血海深仇,正在落难中的可怜人随时有被赵国处死的可能。现在突然有一个腰缠万贯的大富豪肯和他做好朋友,请他吃好的,喝好的,最关键的是,还给他送来了一个国色天香的美女(可能已经被吕不韦播下了种子)。

异人能不高兴吗?

他激动地和吕不韦说,“如果我能登位成为秦王,愿意拿秦国的土地和你分享。”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吕不韦只是费尽心思结交异人,等老天送来机会,那可不是吕不韦的风格,真要如此的话,他也不可能成为成功的商人了。

吕不韦在结交异人之前,就已经对这笔投资进行了可行性调研及市场调查:秦昭襄王在位已经40多年,垂垂老矣来日无多。太子安国君,即异人的爹,当了40多年储君,始终没机会上位,整天还要小心翼翼,身体也是非常差(后来即位后,仅仅当了三天秦王就死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要想扶正异人,还差一步。安国君总共生了二十多个儿子,异人排行居中,他的亲生母亲夏姬不为安国君所宠爱(这也是异人被送出去当人质的主要原因)。

吕不韦这时,又显示出来另一项过人本领:抓主要矛盾,找关键人物。

吕不韦虽然有钱,但那点钱秦王并不会看在眼中,他也更不可能当散财童子去打点秦国后宫。所以,吕不韦把目光瞄准了安国君最宠爱的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深得太子宠爱,并被列为正夫人,不过有一个最大的遗憾:没有儿子。

吕不韦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找到华阳夫人本人,帮她算了一笔账:夫人您现在年轻貌美,太子当然喜欢,可是您能青春永驻、永远年轻貌美吗?

显然不能。

一个女人,年老色衰的时候,所能依靠的,只有儿子。您现在既然没儿子,不如及早过继一个贤明孝顺的儿子。

继而,吕不韦极力推销异人,让华阳夫人认识到,只有异人才是最佳人选。因为他现在无依无靠,在外漂泊,如果夫人您看重他,他自然对您感恩戴德、不离不弃,一定像对待亲娘一样对待您。

不需要道德说教,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要用最能切身体会的利益来解释,顿时大彻大悟。

异人要的是现在的依靠,华阳夫人要的是未来的保障。

双方各取所需。

在吕不韦的努力下,华阳夫人心动了,她答应过继异人为自己的儿子,并游说安国君立他为嫡长子。

与此同时,吕不韦拿出500金给异人作为活动经费,出手阔绰的异人很快成为邯郸社交界的一颗明星,被众人交口称赞,名声也很快传回国内,引起了秦王的注意。

公元前257年,秦国大军围攻邯郸,赵国气愤至极,打算杀死做人质的异人,关键时刻,吕不韦再次掏出六百金,送给守城官员,把异人悄悄送到城外,来到秦国大营,从此结束人质生涯。

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嬴稷去世,时年七十五岁。

子孝文王嬴柱嗣位,是为秦孝文王。

孝文王在位第一天,为异人改名为子楚,同时立为太子,在位第三天去世。

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即位后,立即尊奉扶持他的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同时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

两年后,即公元前249年,当年的异人,如今的秦王,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

吕不韦十年前的长线投资,取得了惊人的收益!

这一年,子楚的儿子嬴政,未来的秦始皇,已经8岁,为了对秦国示好,赵国把嬴政母子一起送回秦国。

有人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我却认为不是,因为子楚尽管在位只有短短三年,但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充分体现了一个秦王应有的能力。

这样一个人,不可能认一个别人的种作为自己的儿子,并成为未来秦国国王的预备人选。

不过,此时的吕不韦,由经商转而从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来到人生顶点:他率军攻灭东周,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今河南省临汝县西),至此,传国八百余年的周朝,被吕不韦终结。

三年后,秦庄襄王死去,太子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邦,称他为“仲父”。

不过,吕不韦未能参透一个道理:和盈利无止境的经商不一样,政治讲的是见好就收。

随着秦王政一天天长大,昔日的恩人转而成为了王权的威胁,此后的历史就是大家所熟悉的: 吕不韦推荐的嫪毐和太后私通,并图谋发动叛乱,最后被秦王扑灭。

作为推荐人的吕不韦,被借机免去相国之位,担心被秦王诛杀的他,提前饮下毒酒自杀,时年57岁。

小奔说:

吕不韦由经商转而经国的经历堪称历史传奇,从生意操盘的角度来看,也是完全成功的,足以被称为中国天使投资第一人。然而,吕不韦可能至死都未能明白的一点是,在专制体制下,能力越大意味着威胁越大。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都容不下的,正是那些能力突出的人才,反倒是庸人才能拥有长久生存的空间。

古今皆然。

一读孙皓晖先生《大秦帝国》时,读到有关吕不韦的文字,心里对这个人还是充满钦佩。

看得出,孙先生也用了很多笔墨,极力渲染吕不韦的正面形象,把老吕塑造成一个追求上进的创业榜样。

在那样的时代,能从一个地方小商贩成为一个全国性亿万富翁,这种能力已经让人我等凡人望尘莫及。谁知他还不满足,又要投资一个君王,做天下最具权威的商业领袖。

二商鞅在大秦帝国经济领域的改革,最终因为通货膨胀而失败。尤其到了秦惠文王时,经济下滑严重,秦国民愤鼎沸。秦惠文王一看局势难以遏制,便下令逮捕商鞅,处以车裂之刑。

如果由着商鞅的性子折腾,估计等不到统一中原,秦国就得把自己折腾到亡国了。秦惠文王时期赢驷一直到秦昭王嬴稷,秦国经济规模基本上增长缓慢,在列国保持了一个相对领先的水平,谈不上有多么大的发展。

秦国的江山很快到了嬴政手里,小商贩吕不韦开始总领秦国朝政,成为秦国政治生活里最重要的权威人物。完成了一个小商人到官僚政治家的成功逆袭,开始谋划秦国政局,发展秦国经济。

可以说秦国因为有了吕不韦这样杰出的优秀人才,在秦始皇嬴政尚未亲政之际,秦国综合国力开始大踏步走在列国的前面。

吕不韦生于卫国一个商人世家,本来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这位很有前途的商人通过一笔生意华丽地转身为政治明星,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吕不韦是一个精明的投资者,不仅告诉我们世界上哪种生意最赚钱,还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高收益、高风险”的真谛。

吕不韦是一个政治家,在秦庄襄王子楚的三年里,以及秦王政没有正式主政前的九年里,吕不韦把持朝政,朝廷大小事皆决于其手。

吕不韦绝不只是一个胸无点墨、不学无术的经济投机分子,在他的管理下秦国国势蒸蒸日上、军队兵强马壮,不论外交、军事、以及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秦王政的统一天下做好了铺垫。

所以,吕不韦对于秦国的定国、立君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特殊功绩,并且对秦国的统一举足轻重。

从仕转商、再由商转政的吕不韦还可以算是一个杂家。他从政后招揽门客,专门著书作文,最后由他统一编撰,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集儒墨名法于大成的《吕氏春秋》。

吕不韦绝不是为了谋取高官厚禄、赢得无数钱财而逞一时之强,为了投机偶然走上了政治之路。吕不韦遇见异人时的家资,已经足够用上一辈子,大可不必大费周折。他为了推出儿子成就霸业,他承担的风险和失落也很大。

三吕不韦做生意有非常高的理念,也有很大的情怀和格局。大家知道,在战国时代,诸侯之间经常结盟,不过,这种盟友关系相当不靠谱。

所以,为了让盟友变得靠谱,盟国之间要互派王子在对方国家居住,算是质押给对方一个人质。

秦国的王子嬴异人,就是被质押在赵国的人质,不过,秦国国王似乎不太在乎儿子嬴异人的性命,经常派兵问候赵国的城池。

鉴于秦国经常动武,还在长平坑杀过四十万名赵国士兵,赵国对嬴异人当然不太恭敬,嬴异人混得也很不成样,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吕不韦,他才半信半疑的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吕不韦,答应将来回到秦国会报答吕大商人。

多年经商生涯给了吕不韦敏锐的眼光,遇到子楚后,吕不韦很兴奋,回家后跟父亲商议,主题是探讨如何赚钱。

吕不韦:投资农业利润如何?

吕父:十倍吧。

吕不韦:那投资珠宝呢?

吕父:一百倍。

吕不韦:如果培养一个王子登上王位,能赚多少倍?

吕父:无数。

吕氏父子的对答出色地回答了“什么生意最赚钱”这个问题,答案是投资政治权力,才是最赚钱的生意。

货畅其流,但利润总有定数。权力就不一样了,有了权力,官僚就可以披着合法的外衣去抢劫。但显然,投资现任权力的成本很高,国王富有天下,不会在乎你的投资;而且,如果他觉得你太有钱,没准直接把你抢个精光。

投资政治权力,就要投资潜力股,要从娃娃抓起。吕不韦选中的潜力股,就是嬴异人。对吕不韦来说,这确实也是一笔生意,从一开始吕不韦就将嬴异人看作“奇货”,并称嬴异人为“异人”。

四通过一系列艰难的运作,吕不韦买通了现任秦王的正室华阳夫人,抓住华阳夫人没有子嗣的漏洞,成功地让嬴异人拜华阳夫人为嫡母,改名子楚。

在子楚逃离赵国的时候,吕不韦还附送子楚一位貌美如花的姬妾。最后,子楚成为秦庄襄王,吕不韦拜秦相、封文信侯,就连那位美姬也生下一个名字叫“嬴政”的男婴。

吕不韦是幸运的,他在这桩生意上获得了极大收益。秦庄襄王(子楚)即位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只在王位上待了三年就死掉了,继任者嬴政只有十一岁,秦国真正的主人是吕不韦。

吕不韦又很不幸,秦庄襄王给他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秦国。商鞅穷兵黩武,山东六国已经铁了心要摆平这个心腹大患,六国数次合纵攻秦。

秦国之内,四年内连丧三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又发生了罕见的蝗灾,能否扛过这一关就看吕不韦了。

吕不韦是商人,商人要收拾秦国这个烂摊子就需要钱,需要很多钱。吕不韦拿出来的赚钱法子是“卖官”,能为国家捐粮食一千石的人,赏爵位一级。

吕不韦通过“卖官”解了燃眉之急,摆平了国内蝗灾。

此后,吕不韦开始实践自己的伟大理想,在经济上建设一个强大的秦国,强大到足以统一六国。

吕不韦显然意识到,在农耕时代振兴服务业是不靠谱的,他看中的产业是农业,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即“重农兼末”,所有非农业都要为农人服务,大秦新农村建设拉开帷幕。

第一个为农民服务的“末业”是金融。商鞅禁绝了秦半两(秦国原来的货币),因此吕不韦发行了自己的货币,这种货币叫“文信钱”。

更为重要的是,吕不韦不仅自己铸币,也允许民间铸造货币,只不过重量要比照“文信钱”。

吕不韦有了钱,就去三晋地区购买粮食,并设立了“太平仓”。简单地说,“太平仓”就是现在的“财政部+中央银行+农业部”。“太平仓”负责官方铸币,也监督民间铸币质量;在丰收之年,小农可以将自己的粮食卖给“太平仓”,价格那是相当厚道;在歉收之年,小农又可以在“太平仓”借到粮食,利息那是相当低。

第二个为农民服务的“末业”是商业。吕不韦自己就是商人,他知道,贸易是人们互通有无、维持生活的正常手段,禁绝粮食贸易、对贸易抽重税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虽然吕不韦仍旧把商业列为末业,但是,“本末”并不矛盾,士、农、工、商各有所长,不能偏废。

在秦国,商人总算过上了好日子,没有税收(请注意,不是低税收,是压根就没有税收),没有劳役,赚钱后还可以用钱买爵位……

第三个为农民服务的“末业”是文化业。《吕氏春秋》讲,粗鄙的国民是国君的耻辱。吕不韦认为愚民不用脑子思考,既然能盲从于国君,当然也很容易被征服。统一中国,除了有发达的经济,还要有发达的文化。要想文化产业发达,第一要务就是废弃本身就特别愚蠢的愚民政策。

振兴文化,也要统一思想,毕竟诸子百家有优劣之分。与后世杀人放火的焚书坑儒不一样,吕不韦统一思想的方法是集百家之长,诸子百家可以在秦国都城咸阳公开辩论,他自己也经常与门人辩论。

最后,吕不韦成为“杂家”的集大成者,通过“假人之长”来“补己之短”。“杂家”继承了儒家天下为公的思想,强调“民”的独立性,“民”绝不是“王”的“群氓”,治国必先“德政”、“仁义”、“爱民”;“杂家”又有黄老道家的清净,有道君王必须“虚静以待”,不能以个人的喜好左右臣下,更不能以个人标准断定忠奸。

第四个为农民服务的“末业”是“公务员”。吕不韦提出了与商鞅截然不同的理论,官府不能与农人对立,农人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任统治者奴役的牛马。

大家不是吓大的,商鞅那些“车裂”、“诛九族”的劳什子,总有一天会反噬国君。秦庄襄王即位后第一年,秦国就大赦天下,放掉了前朝因乱扔垃圾等小罪抓来的很多“罪人”。

吕不韦还下令编纂了中国农学史上的四篇开篇之作《上农》、《任地》、《辩土》和《审时》,还完善了一部新历法《月历》,记载了每个月农民应该完成的农活。

各郡县官长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向农人宣讲耕田经验,根据每个月气候变化和农作物生长情况,提醒农民安排农业生产。

顺便说一句,中国第一代大型农田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都是吕不韦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将蜀地岷江分为内江、外江两渠,内江之水用来灌溉,外江用来泄洪。内江之水惠及三百多万亩农田,自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不再有水旱灾之惧,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使用吕不韦的这些水利工程。

举国郡县官僚成为农人的“服务员”,在秦国,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五有了金融、商业、文化和为农民服务的“公务员”,吕不韦开始了对六国的征伐。

与商鞅强盗般硬抢不一样,开战之前,吕不韦总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忽悠国人,让大家认为自己的战争是正义的,战前的社会动员工作做的非常扎实。

吕不韦告诉国人,六国国君任意妄为、荼毒天下,所以,秦国要救六国于水火之中。秦国之兵是“义兵”,诛暴君、抚慰苦难中的六国,这感觉就不一样了。这样,敌国国人见了秦国的“义兵”,就像孝子见亲爹。

秦兵所至之地,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焚房屋……据说这样的军纪能取信于敌国之人。

公元前249年,东周王室合纵山东六国灭秦,吕不韦率兵攻灭东周,建立秦国的“东郡”,延续八百年的周王室“天下共主”灭于秦人之手。

公元前248年,信陵君合纵韩、楚、赵、燕、魏五国攻秦。在吕不韦主持下,魏王中秦国反间计,信陵君被迫隐退,破五国合纵。

公元前242年,韩、魏、赵、卫、楚五国合纵攻秦,吕不韦率兵出函谷关,灭卫国、迫楚国迁都。

自此,山东诸国中有实力对抗秦国之兵的只剩下最远处的齐国,齐国恰恰又中了秦国的远交近攻之计,统一六国只是时间问题。

至此,吕不韦由一个卫国小商人,成功逆袭为名震天下的大政治家。

小商贩吕不韦,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政治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