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放松神经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俗话说:“喝酒喝到八分醉,哄得媳妇眼落泪”。
对于文人来说,其实压力挺大的,如果一个文人写不出文章,做不了词赋,那也就算不了文人了,在古代,比较有名的文史作家,对于酒来说都特别的钟情。拿我来说:在写东西的时候,老容易卡壳,越着急,神经绷的越紧,越是写不出来,久而久之,脾气就异常的暴躁。有时候喝点小酒,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个人认为:喝酒虽能放松神经激发灵感,但是,也不能过多的去喝,如果要是喝到8分醉,估计之后,就光有睡觉的份了,对于我来说,微醺最好,心情畅快轻松,舒缓解压,别管是写东西,还是处理事情,都感觉比以前轻松。
所以,我觉得文人酒中诗词的醉酒程度,大概在5分左右,刚有晕晕的状态。
古代文人里谁最能喝?
第一名、非南宋诗人:陆游莫属,他有一首醉酒诗《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中有一句话:
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一饮五百年这是何等的海量?估计就如天神下凡,也不过如此。
对于诗人来说这叫豪迈,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牛,吹大了。
第二名、“醉酒仙”李白,他在自己的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中有一句话: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唐朝时期,一石=97公斤,两千石就是194000公斤,李白愁一下就是19万公斤。
38万斤水,相当于一个湖泊了,这不是玩的。
当然诗句中有夸张的成分,无法作为依据,对于他们他们之间谁是最能喝的,我查了很多的资料,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还请过路大神指点!
古代文人多爱酒善饮,个人愚见,其中位列前三的恐怕要数以下三位:
1.魏晋诗人阮籍。
阮籍生活于曹魏政权风雨飘摇、司马氏篡权在即之时,一心谨慎避祸,几次拒绝出仕。被司马昭催逼的很紧时,便喝得酩酊大醉,躲避过去。但总躲也不是办法,于是他主动要求做步兵校尉。当然,这并不是他想做官了,而是知道步兵校尉衙门库房里存有几十坛好酒。等到阮籍把那几十坛好酒喝光之后,便又打道回府,真是率真得可以、可爱。
就是这位阮步兵,在司马昭的高压政策之下,内心压抑,无处发泄,只得寄情山林,长啸醉酒。他常常驾着马车,载着一坛酒,一边打马狂奔,一边痛饮,待到无路之时,痛哭而返。
作为竹林七贤之首,阮籍留下名作《咏怀》八十二首。
2.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
作为田园诗人的鼻祖,陶渊明以其平和冲澹的诗风赢得后人的盛赞。陶渊明一生几次出仕,又几次隐居。做官仅为糊口,作诗才是最爱。当然,饮酒也是其最爱之一。留连田园,饮酒赋诗,成为陶渊明生活的全部。他把平淡的生活过成了一首首醇厚芳香的诗歌。《饮酒》一题之下竟然有一百二十首之多。在他的笔下,可以说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诗,以至于后人评论他时,竟有老陶因酒误子之说,也就是说他的五个儿子都是酒精婴儿,证据便是他那首有趣的《责子》诗。当然,我们客观地说,那首诗里其实是充满父爱的,也未必是其子弱智的佐证。
3.盛唐诗坛巨子李白。
李白的爱诗爱酒是尽人皆知的。当然,太白爱酒,与老陶在排场上是大不相同的。老陶生活清苦,能喝上酒已很满足,不论贵贱。而李白喝酒,则豪华排场得多,动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当然这与李白的身家有关。李白前后四次婚姻,有两次娶退休宰相的孙女为妻的经历。李白的酒华贵无比,酒量也非常人可比。会须一饮三百杯“虽为夸张之言,但也能看出其海量,以至于喝得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气得玄宗皇帝没办法,只得命人用冷水将其泼醒,来为自己谱写新诗。李白与京中其他七位豪饮权贵文人合称'饮中八仙,可见其酒名之大。
令人神往感叹的是李白的死法。传说李白大醉之后,发现月亮掉在水里了,吃惊不小,连忙入水捞月,结果溺水而亡。这种捉月而死的死法,也带着李白身上那种浓厚的浪漫色彩,成就了诗仙酒仙的一世英名!
李白的名字已经与诗与酒融为一体,以致后人开个酒店,都要挂个“太白遗风的酒幌子作为招牌与标志。
哈哈,太白遗风,香了诗苑,醉了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