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取自毛主席的《七绝▪贾谊》,此诗的全文为: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读诗讲求知人论世,毛主席一生曾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但是,在这么多首诗中,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并不算多,贾谊这个人他写过三次,实属罕见,要想知道这句诗的深意,还需要从贾谊说起。
贾谊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人物,他是西汉初年的政论家和文学家,17岁时因才华出众被河南郡守吴公招揽成为门客,在他的辅佐下,河南郡繁荣稳定,民众安居乐业,出可济世安天下,入则妙笔著文章用来形容他一点也不错。
汉文帝登基之初,听闻贾谊的才干出众,就把他召到身边,命其出任博士,此时的贾谊只有21岁,堪称年少有为。
汉文帝每每与其商讨政事,贾谊总能提出精辟的见解,因此他备受汉文帝的倚重和信赖,仅一年的时间就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加官进爵,贾谊感激涕零,他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辅佐汉文帝上,可是,贾谊的高升却招惹来朝内外一些大臣的嫉妒,他们在汉文帝面前明里暗里的诽谤贾谊,一会儿说他擅权专横,一会儿又说他年少轻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坏话听得多了,汉文帝也逐渐疏远了贾谊。
汉文帝四年,24岁的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等于变相的驱逐出京,他在长沙一待就是三年多,虽然远离京城,他依然常常向汉文帝建言献策,算是尽臣子本分。
三年后,也许是汉文帝后悔了,他再次将贾谊调回京师,不过并没有立刻委以重任,而是任命其为梁怀王太傅,就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的老师。这份差事贾谊很是满意,帝师可是多少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当上梁怀王太傅,离这个目标也不算远了。
可是没想到,汉文帝十一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这个意外来得太突然,贾谊竭心尽力辅佐的梁怀王一死,他觉得自己身为太傅对此负很大的责任,于是整日忧郁自责,一年之后,就因过度悲伤而亡,年仅33岁。
对于贾谊这个历史人物,毛主席是欣赏且惋惜的。
毛主席25岁时曾为好友罗章龙写过一首送别诗,其中就有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一句,他将屈原与贾谊相提并论,认为此二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
1958年,毛主席在给友人的信中也曾对贾谊的《治安策》大加赞扬,称其为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可见,毛主席对贾谊才华的认可。
《七绝▪贾谊》这首诗写于1964年,毛主席在诗中写的贾生才调世无伦就是高度认可贾谊的才干,后面一句哭泣情怀吊屈文讲的是贾谊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吊屈原赋》,当年贾谊被贬长沙,路过湘江时,追怀屈原,联想起自己坎坷的仕途,有感而发创作的作品。
而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显然就是毛主席对贾谊人生经历的评价,虽然他一心扶持的皇子梁王坠马而亡,但这件事纯属意外,罪不在贾谊,为什么要如此看不开,以至于忧郁而亡呢。
在毛主席看来,大丈夫必然能屈能伸,即便是遭遇坎坷曲折,也要调整状态,怀抱乐观积极的心态,继续前行。贾谊在长沙熬过了被贬谪的艰难岁月,好不容易重返庙堂,还未重新开创功绩,便因自责恨恨而终,实在是让人惋惜。
毛主席天性豁达开朗,他不愿天下英才重蹈贾谊的覆辙,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来规劝世人对人生要怀抱乐观的心态。
对于一个当过革命军,组织过起义,参加过长征,上过战场的伟人而言,贾谊所遭遇的人生困境实在是不算什么,但是,毛主席欣赏贾谊的才华,不愿苛求这位古人,所以只是遗憾的慨叹何用哀伤付一生。
贾谊之死作为历史上的一桩公案,饱受后世之人的争议,毛主席的评价已然算温和,态度最为激烈的竟然是一向豁达乐天的苏轼。
苏轼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贾谊论》,在这篇文章中,西汉大才子贾谊被苏轼喷的狗血淋头,简直是一无是处。苏轼认为,贾谊之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悲剧的根源不在于汉文帝听信谗言,而在于贾谊自身。
苏轼指出贾谊身上体现出三个问题:
第一,不能自用其才,不知道怎样去创造最好的外部环境,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向汉文帝提出的改革政策是很好,但是贾谊光顾着筹划政策,没有拉拢朝中大臣,不能争取同侪的支持,推行改革时受到阻力自然难免。
不善处穷,不知道如何面对困境,在被贬离京时,贾谊整日郁结烦闷,心绪不宁,把投江而死的屈原视作灵魂知己,完全没有振奋的精神,一点点打击就要情绪奔溃,怎么堪当大任。
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这句话说的就有点重了,苏轼觉得贾谊虽然有宏伟的志向,气量却很狭小,容易钻牛角尖,才华横溢但是见识短浅,缺乏高瞻远瞩。
话虽然难听,但是,苏轼对于贾谊的评价也有几分道理。在苏轼之前,所有人几乎都把贾谊之死看作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剧,是时也命也运也的天意,是理想主义与现实碰撞的牺牲品。
而只有苏轼,大胆的指出了贾谊悲剧的根源在于他的人格缺陷,从而告诫后世之人不要重蹈覆辙,要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能一味沉溺于悲痛中。
苏轼虽然是在评价古人,但是,他的一生也确实是如此践行的。写《贾谊论》时,苏轼不过是个21岁的毛头小伙,有点夸夸其谈、大言不惭的嫌疑。
然而,在此之后,他宦海浮沉40余年,经历过乌台诗案、新旧党争,卷入王安石变法的争议中,经历数次被贬,诬陷、排挤、诽谤、入狱,仕途坎坷程度绝不亚于贾谊,但是,乐观的苏轼依旧能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句,从不将往事挂怀于心,被贬在哪里就游在哪里,这样的心态才造就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苏轼。
所以,毛主席这句诗想要告诉我们的,可能就是做人嘛,心态最重要。
导语:毛泽东主席曾经写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这样的诗句。这句诗的出处和时代背景是怎么样呢?诗中引用的几处典故又出自那里呢?空山借邀请回答问题之机,就主席这首诗的用意、本义进行简单分析。
一、诗句出处及写作背景毛泽东主席一生写过三首关于贾谊的诗。
一首是毛主席在青年时代初次见到好友罗章龙时,在送给罗章龙的诗中,主席写道:“年少峥嵘屈贾才。”
毛主席对于贾谊的才华是赞赏的,对于贾谊的遭遇是同情的,对于贾谊一生未展平生抱负是惋惜的。
另两首是毛主席建国后,在读史的过程中有感而发撰写的。其中一首《七绝·贾谊》诗中,就有问答中提到的这两句诗。原文是: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纵观全诗,毛泽东主席虽然肯定贾谊的才华,并对其自比屈原、怀才不遇的结局感到惋惜。但对于贾谊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古代文人所通常具有的愚忠、胆弱性格进行了强烈批评。
那么诗中提到的“贾生吊屈原、梁王坠马”的典故,历史上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二、诗句引用典故的渊源分析1.“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这是对贾谊一生的肯定与赞赏。
诗中的“贾生”便是指西汉初年的文学家贾谊。贾谊少年成名,才思敏捷。21岁就成为汉文帝时最年轻的博士。年轻人总有年轻人的毛病,成名越早,越容易激进冲动,恃才自傲,把握不好自己的命运。
贾谊针对当时的朝政时弊,提出了很多主张改革的建议,自然受到当时朝中权臣周勃、灌婴、冯敬等人的排挤。汉文帝又是一个守成稳重的皇帝。郁郁不得志的贾谊便被疏远,贬谪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在离京赴任长沙途中,经过湖南湘江时,因为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吊屈原赋》。湘江边上,面对涛涛洪水,一个年轻的书生,仰天长啸。百年前的屈原,因为楚国权贵的排挤,而投江自殁。面对吊屈投江处,年轻的贾谊通过凭吊屈原来抒发自己的怨愤之情。这就是前两句诗的来源出处。
专门详细介绍这两句诗的出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后面两句诗的典故渊源。
2.“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这是对以贾谊为代表的封建文人愚忠思想的批判与同情。
正因为贾谊才识过人,被贬三年后,汉文帝觉得身边没有一个可以痛快讨论学问的人。便又想起了贾谊,并把他召回了长安。一回到长安,汉文帝就和贾谊促膝长谈,深夜都没尽兴。
重新受到汉文帝启用的贾谊,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被安排在离京城不远的商丘一带,任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刘揖是汉文帝最小的儿子,汉文帝十分宠爱他。贾谊在梁国兢兢业业,体察时政。可惜不久,贾谊随梁怀王入朝觐见汉文帝时,不巧发生了梁怀王坠马而死的意外事件。对于梁怀王的死,贾谊十分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汉文帝最喜欢的小儿子。
公元前168年,33岁的贾谊,在深深的自责和哭泣声中,忧郁而死。一代才子,黯然落幕。
贾谊的一生虽短,却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刘歆说“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
毛泽东主席更是高度评价贾谊:
“《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
三、全诗散发着对于古代文人遭遇的同情与批判如果把主席的诗句用白话文解说一遍,就是:
年轻的贾生,才气举世无双,无人可比。悲伤的贾生,哀怨自比,写下凭吊屈原的千古文章。梁王坠马实在不是多大事啊,哪里用得着您贾生哀伤至死,空负一生绝学。
贾谊吊屈原,是同命相怜,更是两位文坛巨匠的百年时空对话。两人的才能相似,文化气息相似,政治遭遇相似,所以司马迁说贾谊是:“追伤之,因以自谕”。
毛泽东主席注意到了两人命运的相似,并对两人遭遇的历史不公正性和多舛命运,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惜念。
梁王堕马而死,是意外而死,本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文帝没有怪罪,没有责备。贾谊却在自责中万念俱灰,郁闷而死。或许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人格完美的执著所至吧。贾谊实现了他舍生取忠的愚忠信条,却让我们千年后发出无奈的感叹。
总结:这首《七绝·贾谊》,充分反映了毛泽东主席对贾谊一生宏才不展,哀伤早逝的深深惋惜。仅仅因为“梁王堕马”这样的“寻常事”,朝臣随行就会郁闷而死。人才难再得啊,让人不由的轻声长叹太息。简练的文字,凝聚着贾谊才华横溢而又短暂无奈的一生写照。深沉的文字,字里行间又反映着毛主席对于当前世界的情感判断。至今读来,流畅明白,洒脱自如,韵味悠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