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圣的趣闻揭秘

69 2024-09-04 04:56

一、杜甫:诗圣的趣闻揭秘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但他的诗歌却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杜甫在年轻时曾经做过官员,但因为他的正直和坚持原则的性格,常常与上层官僚发生冲突。后来,他隐居到成都附近的少陵山,过上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生活,专心致志于写诗创作。

杜甫的趣闻

虽然杜甫的诗歌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但他的生活也有一些趣闻轶事。下面我们来揭秘一下:

1. 杜甫的懒散形象

杜甫有点懒散,有时连饭都不愿意自己做,叫了搜集者请来大厨为他做饭,并且饭后多数时候他都不亲自洗碗,而是剩给别人。这样的懒散形象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2. 杜甫的朋友圈

杜甫有着非常广泛的朋友圈,他与许多文人、学者、政治家都保持着亲密的交往。他时常邀请他的朋友们到他家中作客,一起饮酒赋诗,度过愉快的时光。

3. 杜甫的酒量

杜甫以豪情激烈的饮酒和赋诗闻名于世。他的酒量极大,能够一次性喝下五十斤的酒。他在作诗的时候,经常是喝醉了之后,酒劲上头,才能够如醉如痴地吟咏出优美的诗句。

4. 杜甫的对联才华

杜甫除了擅长写诗,还有着出色的对联才华。他的对联非常有趣,并且意境深远。他的对联经常被人们传颂,成为后来对联创作的典范。

5. 杜甫的粉丝俱乐部

尽管杜甫生前并没有受到广泛的赞誉和认可,但是在他去世之后,他的诗歌得到了大量的发表和传播。为了纪念杜甫,许多人建立了杜甫粉丝俱乐部,每年都会组织纪念活动,并且研究他的诗歌。

结语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承载了他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除了优秀的诗作,杜甫的生活也有一些有趣的轶事,这些趣闻使我们更加了解他的人格特质和时代背景。

感谢您阅读本文,通过了解杜甫的趣闻,相信您对这位伟大的诗人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诗圣杜甫?

是的。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三、杜甫诗仙还是诗圣?

杜甫是诗圣。

杜甫之所以被成为诗圣是因为他的诗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杜甫的诗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杜甫的思想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四、杜甫是诗圣吗?

杜甫是诗圣。

杜甫之所以被成为诗圣是因为他的诗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杜甫的诗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杜甫的思想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五、杜甫被称为“诗圣”是否有些言过其实?

如果是你,年老体衰,漂泊日久,你写出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不奇怪,可你心里是不是还能心怀天下寒士,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如果是你,一生卑微,不被重用,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还有你这样一个人,你还能不能心里想着“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如果你人在乡野,吃了上顿没下顿,你还能不能想着替天下人言悲苦?写出三吏三别?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果你老婆孩子都吃不饱饭,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恒饥稚子色凄凉,你还能不能直面苦难,想着“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敢不敢宽慰自己“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如果你居无定所,没有工作,靠朋友接济活着,你还能不能保持生活对生活趣味的向往,看到“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你勉强养家糊口,你能不能尽自己的全力给老婆孩子以精神生活: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生活虽然能囚禁他的身体,但困不住他的灵魂。

这个诗人的灵魂,穿越千载,一直到现在,并将永远流传下去。

六、“诗圣”杜甫的故里在哪里?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城区西北5公里处的康店镇康店村西部邙岭上,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占地34亩,座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献殿等组成。整个景区种植花木3000余株,奇花异草点缀、绿树成荫、松柏辉映,巍伟庄重,各种设施具有园林建筑风格,已成为邙岭上闪闪发光的一颗明珠。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故里由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诗歌展区依托高科技手段,系统介绍了杜甫的诗歌成就以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卓越地位,并生动地展现了一代诗圣的心路历程;诗人展区由杜公祠开始,途经瞻雪阁—诞生窑—上院—壮游园—三友堂—怀乡苑—万汇园,以“来自这片土地,又回归这片土地”为主题,诠释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身在何方,杜甫始终遥望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

七、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

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则突出了其道德含义,认为杜甫诗所展现的人格魅力,集中了儒家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和情怀,如忠义仁爱、民胞物吾、忧国忧民等。

郭沫若在为杜甫写的对联中,称杜甫为“诗中圣哲”,也是这个意思,这也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八、杜甫为什么叫“诗圣”?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后迁居巩县。自幼喜好读书,对诗歌,书法十分喜爱。7岁开始吟诗,24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来漫游各地,天宝三年与李白相识,结为好友。35岁入长安,求官不成,困居长安十年,44岁始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后来,安史之乱暴发,长安陷落。杜甫去投奔在灵武接位的唐肃宗,但途中被叛军俘虏,送到长安关押,后来逃脱。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最后,两京收复,随唐肃宗回长安。乾元元年,宰相房官被贬,杜甫上书营救,触怒了唐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辞官,居住在秦州、同谷,不久移居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杜甫曾一度至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严武表其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四川,漂泊于岳州、潭州、衡州一带,生活贫困,病死于湘水中的一条小船上。杜甫身经安史之乱,在仕途上屡屡不得志,生活困难,因而对现实社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的诗广泛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许多重大事件,因而被称为“诗史”。杜甫同情下层人民,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被称为“诗圣”。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留世诗有一千四百余首,在艺术形式上,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对仗工整,语言精练,成为唐代五律、七律的典范,有《杜工部集》传世,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九、杜甫为何会有“诗圣”之称?

一般来说,称呼某人是“圣人”,主要指其道德修养极为高超,堪称楷模,但是在“圣”字面前面加定语,主要是指某人在专业领域中的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比如画圣、书圣等。杜甫的“诗圣”的名头是经过漫长的积淀,感化和震撼了无数的后人才加冕的,他在唐朝时名气并不大,当时诗坛的双子星座是李白和王维。杜诗,也被誉为诗史,之所以被称为“诗圣”,无非是他悲天悯人的儒家风范和出类拔萃的诗歌造诣,震古烁今,流芳百世。

一,为苍生立命的儒家风范。杜甫出身官宦世家,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和家庭教育的熏陶,怀抱致君尧舜、治国救世的远大政治理想,具有“施仁政”的强烈的孔孟圣人情怀。年轻时,虽然四处游历求官,但时运不济,仕途坎坷,安史之乱之后,他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他的生活常态。他困于长安时小儿子在家也饿死了,最后他潦倒困顿,死于船上。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过得十分悲催,怎一个惨字了得!读老杜的诗难得轻松,总能感受那强烈的感事伤时、忧国忧民的情绪,感受到儒家人物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由于杜甫挣扎于社会底层,有着艰难困苦的人生经历,在他的诗歌中,苍生疾苦、时局危难,都是心心念念、难于忘怀的,是典型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文人士大夫,他在诗中体恤民情,直陈时弊,有着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悲天悯人的博爱精神。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小时上学,每到老师领读——“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时,我们一群男生常常忍俊不住,纠结于老头是怎么“逾墙”的?儿媳没完裙为何不穿裤子?人到中年有了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才体会专制社会中,荷政猛如虎、草民如蝼蚁,才体会民生之多艰,才知道当年少不更事是多么的幼稚可笑。正是危局乱世的时代背景和坎坷挫折的多舛命运,空怀壮志的悲凉,无以救民水火的遗憾,使杜甫的很多诗句成为感事伤时、寄托情怀的千古绝唱,喷薄而出,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些诗句足够震古烁今、千古不朽!

二,出类拔萃的诗歌造诣。后人评价唐朝大诗人时,常认为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李贺是鬼才。杜甫确实不像李白那样是个骄傲放旷的天纵之才,他的思想没有李的那般狂放不羁、自命不凡,写诗同样没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飘然思不群的潇洒。他的诗,扎根于脚下这片土地,更接地气,虽然是地之才,但是他认为“诗是吾家事”,是安身立命的资本,所以他刻苦用功,深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虽不像李贺那般呕心沥血地吟诗,不像贾岛孟郊被成为“诗奴”“诗囚”,但也是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李白《戏赠杜甫》才说:“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从艺术角度看,他的诗歌众体兼备,无所不精,在反映民生、社会时,多选用乐府和古体,叙事细致入微,感染力强。特别是他的律诗格律森严、意境苍茫、炼字精到、对仗工稳、沉郁顿挫,气韵沉雄,很好的发挥律诗言简意远的艺术特点,比如下面这首《登高》,格调高迈、横绝千古,被后人誉为自古七律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入川后,在成都浣花溪畔搭建茅屋,度过了难得的轻松愉快的生活,这期间他写了很多小诗,描绘乡村闲居生活,清新脱俗,洒脱淡远,充满雅趣,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留连彩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特别是这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五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千锤百炼、句句对仗,简直是结句炼字、格律对仗的教科书,他可以说是中国格律诗的第一大伽。

“诗穷而后工”、“文章憎命达”、“国家不幸诗家幸”,这些词语好像是专门为杜甫准备的,因为他穷困潦倒,知民间苦,有家国情,悲天悯人,他的诗才情思郁结,激情迸发,沉郁苍凉、气韵沉雄。杜甫,有着儒家圣人的情怀,有着伟大诗人的气质,完全当得起一个“圣”字,他不当“诗圣”,历代草民百姓都不答应。

十、杜甫为什么是诗圣?

杜甫固然是爱国爱民的君子,可如果这是他“成圣”的主因,那实在不能解释为什么王羲之是“书圣”、吴道子是“画圣”。

《兰亭集序》写的可是贵族雅聚,吴带当风又不是随风飘着穷苦百姓的衣衫褴褛。杜甫为什么成为“诗圣”?当然是诗写得好啊!无论是唐代元稹将杜甫和孔子相提并论,“杜子美之与诗,实积众家之长”,还是明代陈献章称杜甫为圣的“子美诗之圣”,都是点赞杜甫的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