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历史?

追忆快乐 2023-08-09 00:55 编辑:admin 211阅读

一、莆田的历史?

莆田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间,人类就在这里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壶公山顶蟹洞、九华山古代图像文字、石所山仙篆石以及几十处青铜器时代遗址表明,莆田先民在远古时已点燃了文明的火种。

二、莆田龙舟历史?

莆田龙舟竞渡源远流长,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五月兴船闹龙舟”之称,每年端午节前后,涵江、城厢、荔城、北高、黄石、秀屿等地都举行盛大的龙舟赛。 涵江、北高等地龙舟队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

莆田龙舟竞渡历史悠久,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五月兴船闹龙舟”之称,每年端午节前后,涵江、城厢、荔城、北高、黄石、秀屿等地都举行盛大的龙舟赛。 涵江、北高等地龙舟队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

龙舟竞渡时,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喧天,沸腾一片。 竞渡的龙舟,俗称“划龙船”或“划龙舟”,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岁时民俗活动。 参赛龙舟的船上挂“天上圣母”旗,船头甲板上设有人手持大刀长矛的武士,威风凛凛,气宇轩昂,与划船手动作协调,“一”字排列前进。 船尾设一舵手,掌握航向。 划船手面向船头,在鼓声中挥桨入水,协调划行。 舵手后面是司锣者,边敲边喊号子指挥划桨节奏。 河两岸围观群众为助威呐喊,沸腾一片。 竞赛时,各队龙舟在号令声中奋力争先,一浪高过一浪,气氛热烈。

在莆田,划龙舟也分为“游龙”和“赛龙”两种。 “游龙”是表演性的,龙头龙尾高翘,意为得胜获龙头。 群众扶老携幼,到水边观看,俗称“看龙舟”。 “赛龙”是比赛性的,不设龙头龙尾,船上也不设武士和锣鼓手,船头船尾设鼓手和舵手,开始就奋力向前划行。 “赛龙”有规定航道和终点,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 城厢、荔城、涵江等地多设水闸或人造航道,终点插上彩旗,船队行近终点时需绕过水闸或彩旗,须严守航向和速度,互相之间又竞争又互助,场面壮观。

莆田龙舟竞渡的起因有多种说法。 一种是古代百姓为纪念因谏而死的屈原大夫,把粽子投进江中以免鱼虾噬咬屈原大夫的尸体而演化成龙舟竞渡。 另一种是据《兴化府志》载:在唐代时,“五月五日竞渡时,许三牲从祭屈原神座,历代相沿”。 以后每到端午节时,民间就热热闹闹地划起龙船来。 竞渡活动自唐宋时起延续至今,影响十分广泛。

以前按地缘关系分划为三大帮派:涵江帮、北高帮和黄石帮。 现今涵江和北高属于涵江区管辖的黄石镇、新度镇等地组成第一大帮派——涵江帮;秀屿区的笏石、东庄、灵川、东峤、埭头等乡镇组成第二大帮派——北高帮;荔城区、城厢区的西天尾、华亭、涵西等乡镇组成第三大帮派——黄石帮。 历史上以涵江帮实力最为雄厚,船型最长,可装24支桨60多人。

涵江帮保留了古代传统的竞渡方式:竞赛前要“游龙”,竞赛中要“赛午”,竞赛后要“挂标”。 黄石帮的划船手必须由女性担任;而北高帮的船上则允许男女混装。 涵江帮的竞渡活动集中在涵江的母亲河——秋芦溪水域;北高帮的竞渡活动则集中在其境内的新溪和延寿溪水域;而黄石帮的竞渡活动则集中在其境内的荔城大道和壶公溪水域。 近年来由于秀屿区的崛起和开发,秀屿区的一些乡镇也逐渐加入到北高帮的行列中来。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每年的端午节前夕,涵江区的黄石镇、新度镇等地都有大规模的龙舟竞渡活动。 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其他原因,这一民间活动曾一度中断。 直到1984年端午节前夕,中断多年的涵江龙舟竞渡活动才得以重新举行。 以后每年端午节前

三、福建莆田历史?

莆田市历史底蕴深厚,史称“兴化”,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基础设施完善,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湾环绕”,湄洲湾为深水良港,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福厦铁路、向莆铁路贯穿全境,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投入使用;福厦高速、沈海复线、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两纵两横”格局。同时,莆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及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2018年10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四、莆田市质检成绩怎么查?

        您可以登录智学网查。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学生可通过星光易学网公众号或星光教育APP查看成绩、学科分析报告和错题集。

登录智学网APP,点击学情报告,查看成绩。

五、莆田的历史由来?

《湄洲报》有关莆田地名争议的文章,一般都引经据典,从古文、古字、古词上面做文章,但都说不出是什么时候,怎么产生“莆田”这个地名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却忽略了莆田广泛流传的古老的美丽传说,就是“沉七洲(州),浮莆田”和“东京浮,莆田沉”的传说。在这个民间传说里,关键问题在“浮”和“沉”上,大量的史实早已证明,莆田平原的南北二洋是从海里“浮”出来的,就连壶公山不也是从海里“浮”上来的吗。因而,可以说,“莆田”是从方言“浮田”演变而来。“浮”的方言读Pu和汉语“莆”(Pu)同音,“莆”是“浮”的谐音。这从别的地名变化中也可以找到佐证,比如忠门文甲,方言仍叫“门夹”,古书记载也叫“门夹”,为什么变成现在的“文甲”呢?这是因为“门”和“文”方言同音(muai),“夹”和“甲”汉语同音(Jia)。从“门夹”变成“文甲”的文甲二字,无论从何解释,都没有实际含义,但“门夹”的含义就比较明了,因为沿海的船民称湄洲岛和莆禧半岛之间的海域叫“大门”,而方言里称房屋大门两边叫“门夹”,所以“门夹”的地名含义很清楚。

我认为,要了解莆田地名的来历,不能不考虑到莆田是从兴化湾“浮”出来的这一地壳变迁的重要史实。如果从有历史记载的莆田县置的几置几废的原因是水淹来推断,莆田也正是方言“浮沉”的谐音,水淹为“沉”,水退为“浮”。

六、莆田有什么历史?

莆田在夏商时属于“九州”中的扬州,战国后期属闽越国,秦统一后属闽中郡,西汉时属会稽郡。

汉时,有中原人陆续迁入莆田,携带中原器用,是地渐兴。到了晋代,中原板荡,士族三迁,入莆者众,而渐趋繁华。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莆田立县,不久废。

隋开皇九年(589年),再置莆田县,不久撤并入南安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莆田县,属丰州(今泉州市),文治渐盛,民智益开,农商并重,士工并举。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设兴化县,置兴化军;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兴安州为兴化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兴化路为兴化府,并延续至清。因此,莆田又有“兴化”“兴安”的称谓。兴化府治莆田、仙游,又合两县之名称“莆仙”;两县城皆南临兰溪,北倚群山,山南水北谓之“阳”,故雅称“莆阳”。

七、莆田话的历史?

莆田话,有着一村一习俗的说法。每个村习俗不同,音标有差异。这是中原各地来到莆田的证明。又融入了原莆田的腔音和习俗。

历史记载,著名的唐代梅妃,来自莆田江东地区。由此可见莆田话同当年中原使用语言虽有差异应该基本互通,才能无障碍交流。据说莆田话是最接近古时代的官话。从莆田话做诗和讲解可以了解一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如果有莆田人把前面诗用莆田话念出来,就会发现比普通话还要押韵。可以看出莆田荔枝在1000多年的唐朝已经名声大噪,商业上也是互通有无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语言已经互通了。

八、莆田历史名人?

太多人了,郑樵,陈文龙,蔡京,柯潜,等等,对莆田历史发展,贡献很多的,莆田历史上,文化底蕴深厚,文风鼎盛,是历史上,考中进士举人最多的几个线之一。堪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九、莆田的历史简短?

  莆田古称莆口,这个名称,最早见于陈天嘉五年(564年),因章昭达讨陈宝应,逃到莆口地方。(这是莆田地理最早见于史籍)。至于莆口何以后来称为莆田?据传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莆田古时为海,后升为平原,且多生蒲艾,因此去水从莆,同时平原多田,所以叫莆田;另一种说法,从莆田各区地理名称查考,醴泉里有莆头,新安里有莆禧,黄石旧时则称莆田里。莆田各里,都是东路一带,莆头系由莆田转音,黄石系由谷域山而得名。

十、莆田的历史是什么?

莆田古称莆口,这个名称,最早见于陈天嘉五年(564年),因章昭达讨陈宝应,逃到莆口地方。(这是莆田地理最早见于史籍)。至于莆口何以后来称为莆田?据传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莆田古时为海,后升为平原,且多生蒲艾,因此去水从莆,同时平原多田,所以叫莆田;另一种说法,从莆田各区地理名称查考,醴泉里有莆头,新安里有莆禧,黄石旧时则称莆田里。莆田各里,都是东路一带,莆头系由莆田转音,黄石系由谷域山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