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美国事件后连连受挫,为何国内商业巨头

追忆快乐 2022-06-15 13:54 编辑:广玲 268阅读

题主这问题问的有点意思,从刘强东事件发生之后,京东股价受到了影响,出现了持续下跌的现象,而刘强东的个人声誉在舆论下,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肯定比较疑惑,为何刘强东案件发生了这么久,国内的大佬、东兴局的那些互联网大咖,怎么没有一个人出来声援下刘强东,亦或者是对京东投资呢?

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刘强东案件并不是普通的事件,已经涉及刑事,现在已经由美国警方转交给美国检方,可这件事的最终结果还未出来,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样,这也是无法猜测的,大佬们不会冒着风险,来为刘强东声援,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毕竟都是要为自身的利益考虑的。

而关于商业上的支援,也是没有必要的,刘强东案件并不像万达、乐视贾跃亭事件,需要投资合作。刘强东案件之后,虽说对京东的股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京东的业务链以及合作是没有受到影响的,与京东合作的企业同样是在增加,就拿最近的来说,昨日,法国水晶世家Baccarat巴卡拉入驻京东平台,包括腾讯也依旧是和京东为合作伙伴,京东还在微信上线了养宠交流平台小程序,京东在商业业务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当然,从面子和交集上来说,刘强东在2017年的互联网大会之后,与美团的王兴,组织了一场东兴局,参加这场饭局的互联网大佬很多,他们之间也多多少少会存在合作的关系,如今,刘强东案件发生之后,大家都选择保持沉默,其实都是想置身事外,尤其是现在的网络舆论,支持也不对,不支持也不对,那不如等结果了,说不定结果出来,会有一批大佬们发声了。

地摊大有钱途!中国有多少商业巨头曾经是摆地摊的?

摆地摊的最公平的地方,大小也是老板,在单位企业,都得听老板的。你只有执行,完成老板交给你的任务。摆地摊是自己说了算,从进货到销售,价格,产品,质量,全是自己把关。当好小老板就是为将来当大老板打下基础。积累经验。从小到大。增广贤文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李嘉诚当年也当过小摊贩,刘永好到市场还卖过鹌鹑蛋。鸡蛋,小鸡。从地摊里走出来的大大小小老板太多了。锻炼人哪。创业的第一代都懂得如何去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就。更不会停止不前满足于一时一刻的功劳。谢谢邀请。

丁水波的人物经历

乌河起步
1987年,在福建晋江一个名叫陈埭的回民镇,丁水波告诉父亲丁金朝,他要退学了。
和所有出生草根的商业领袖一样,丁水波退学的原因很简单,希望帮家里把生活过得好一些。此时的晋江改革之风日盛,与浙江温州、福建石狮并称“全国三大民营经济摇篮”。几乎一夜之间,许多前些天还在地里插秧的农民洗脚离田,摇身成为穿西装打领带的乡镇企业家。
丁水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父亲为村里开拖拉机常年奔波在外,生活的艰辛让丁水波很小便担起长子的责任。8岁时一个人光着脚跑街串巷卖油条,9岁时背着一个重重的冰桶顶着烈日卖冰棍。可以想象,一个瘦弱的小孩背着个大冰桶在田间地头高声叫卖时是什么样子,但丁水波的冰棍却总比别人卖得多。
究其原因,丁水波一次会进很多货,遇见地里的农民身上没有带钱,其他卖冰棍的往往扭头便走。而9岁的丁水波嘴巴甜,他会说叔叔你们先拿去吃,第二天再给钱也行!
回忆起这段苦日子,丁金朝(丁水波父亲)的眼睛有些潮湿。但他不无自豪地说,水波在那时便种下了经营的理念。这也许是后来 “客户、员工、企业三赢”企业精神的发轫。 “三兴”的诞生
善出奇兵的“少帅”
所谓的“少帅”一般指的是第二代接班人,但这里不是。丁水波是第一代的创业者,他17岁时就创业,如今他的公司已拥有员工10000多人、全国专卖店7000多家,而他的年龄不过才40出头。
怀揣1500元创业1987年夏天,丁水波17岁。
他和两个结拜兄弟,每人出资500元,开始创业。公司很简陋,就在晋江陈埭的一条小河边搭起一个小棚子,每天生产十几双拖鞋,这就是日后“三兴公司”的雏形。
“当时工厂仅四个人,工艺流程也很简单,先到市场上把针线和其他原材料买回来,交给邻居家去做鞋。鞋子做好了,工厂就上门收鞋,然后,就把鞋子拿到市场上去推销。”丁水波说,那时的主要想法是使自己和家人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当时没有像现在这么规范的经营,也没有具体的目标。只知道,只要我们生产,卖得动,我们就可以继续发展。”
第一年,工厂一共卖了2000多双鞋;而到第二年,就卖了五六万双……时至1990年,鞋厂已大有起色,市场也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大城市,年产值已超过3000万元。
“到1990年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感觉到,拖鞋的市场毕竟还是有限,利润空间不会很大。经过内部讨论,决定生产运动鞋,一方面可以充实企业的生产线,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一个决定后,工厂开始了运动鞋的生产。第一年生产了3万双运动鞋,第二年产量就达到了20万双。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的春风吹遍南国。晋江凭借着侨乡的优势,开始有了零星的对外贸易。1992年,丁水波在一次边贸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产品原来在国际上也受到欢迎。于是,开始大举进军国外市场。1993年,三兴公司成为晋江首家打入南美、非洲市场的企业。此后,三兴在美国、西班牙、智利相继成立分公司,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晋江著名的“外销之王”。
对零售说“不”
2000年,丁水波的三兴公司生意如日中天。在外销市场上,三兴已是业内的隐形冠军。此时,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就主动找上了丁水波,并且开出了相当好的条件,希望能够成为三兴公司的合作伙伴,但丁水波选择了放弃。
“我们放弃了合作。因为一旦加入,再好的条件,你的品牌也将受到很多限制,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样也制约了品牌的发展。”丁水波认为,晋江人是很拼搏、很有冲劲的,这样的性格是不容别人牵着自己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