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悼文诗句?
1. 悼文诗句是悼念逝者的诗歌;悼文诗句通常表现出诗人的悲痛、哀思和追悼之情。 2. 在中国文学史上,悼文诗句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自古代的《离骚》、《诗经》等,下至现代的各种悼词、挽联、墓志铭等,都是表现出文人雅士对逝者的悲怀之情。 3. 由于悼文诗句写作的特殊性质,要想写出一首好的诗篇,需要诗人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良好的创作能力和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因此写悼文诗句也是对诗人的综合考验。
二、悼文名篇?
韩愈《祭十二郎文》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生而影不与吾行相依,死而魂不与吾相接。——韩愈《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悼念侄子的祭文。韩愈与侄子的关系极好,感情很深,韩愈做官之后,本想将侄子接来一起住,但侄子不幸病死。韩愈在万分悲痛中写下了这篇祭文,此文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本文语气极为哀伤沉重,韩愈对侄子的悼念蕴含了无限的凄切,读来令人忍不住落泪。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尤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底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三、追悼文案?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是自然规律,你也不要太过伤悲,你的孝心他会感应得到的。让我们一起祝他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他。
四、悼文的格式?
首先很遗憾看到这样的消息,希望你及你的家人节哀顺变。
孙子辈的祷文按照规矩一般不会在悼念的时候读的,因为你辈分太浅。你也不用太在乎格式,主要表达的是对先人的追思和祝福,有心就好。
五、悼文和祭文区别?
祭文,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悼文又称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六、悼文还称什么?
答:从古至今,悼文的称呼有好几个。悼文现在一般通称悼词,但如果不是在追悼会上宣读,而是在后来发表的悼文,不叫悼词,叫怀念性文章。在古代,悼文叫祭文或者诔文。祭文和诔文所适用的对象不同,对于上级、长辈或者平辈较长者,称为祭文;用于悼念下级、晚辈及平辈较晚者的悼文,称诔文,简称诔。
七、悼文与祭文区别?
祭文,祭祀或祭奠时对神对死者唱读的文章。
悼文,亦作悼辞,举行殡葬仪式时宣读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
1悼文只能在葬礼上宣读,但祭文不仅举行葬礼时要唱,而且是逢祭即唱;悼文体现唯物主义,而祭文多带唯心色彩。2.悼文是表情朗读,可由他人代写,但不可随便由他人代读。祭文可由他人(施仪、主持人、宗教人士等)代读。3.祭文侧重叙死者往事抒哀悼之情;悼词除此之外还要阐述事理。
八、哀悼文案短句?
1.为了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一定要坚强的走下去。
2、刚刚得知你母亲不幸逝世,我们全家表示沉痛哀悼。希望你和曾主任节哀。我们全家哪一天到你家吊唁比较合适,请指示。
3、惊悉伯母仙逝,特此悼念!望节哀!请代我送一花圈,沉痛悼念!
4、死去的人安息了,活着的人要鼓起勇气重新面对生活,我会在你身边陪着你,支持你的!节哀顺变!
九、写柳永的悼文?
柳永妻子去世时,他为其写下一篇悼词《离别难》。
离别难·柳永
花谢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阴。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便因甚、翠弱红衰,缠绵香体,都不胜任。算神仙、五色灵丹无验,中路委瓶簪。
人悄悄,夜沈沈。闭香闺、永弃鸳衾。想娇魂媚魄非远,纵洪都方士也难寻。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
十、纪念鲁迅的悼文?
林语堂写了这篇悼文,其文如下:
民国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死于上海。时我在纽约,第二天见Herald-Tribune电信,惊愕之下,相与告友,友亦惊愕。若说悲悼,恐又不必,盖非所以悼鲁迅也。鲁迅不怕死,何为以死悼之?夫人生在世,所为何事? 碌碌终日,而一旦暝目,所可传者极渺。若投石击水,皱起一池春水,及其波静浪过,复平如镜,了无痕迹。唯圣贤传言,豪杰传事,然究其可传之事之言,亦不过圣贤豪杰所言所为之万一。孔子喋喋千万言,所传亦不过《论语》二三万言而已。始皇并六国,统天下,焚书坑儒,筑长城,造阿房,登泰山,游会稽,问仙求神,立碑刻石,固亦欲创万世之业,流传千古。然帝王之业中堕,长生之乐不到,阿房焚于楚汉,金人毁于董卓,碑石亦已一字不存,所存一长城旧规而已。鲁迅投鞭击长流,而长流之波复兴,其影响所及,翕然有当于人心,鲁迅见而喜,斯亦足矣。宇宙之大,沧海之宽,起伏之机甚微,影响所及,何可较量,复何必较量?鲁迅来,忽然而言,既毕其所言而去,斯亦足矣。鲁迅常谓文人写作,固不在藏诸名山,此语甚当。处今日之世,说今日之言,目所见,耳所闻,心所思,情所动,纵笔书之而罄其胸中,是以使鲁迅复生于后世,目所见后世之人,耳所闻后世之事,亦必不为今日之言。鲁迅既生于今世,既说今世之言,所言有为而发,斯足矣。后世之人好其言,听之;不好其言,亦听之。或今人所好之言在此,后人所好在彼,鲁迅不能知,吾亦不能知。后世或好其言而实厚诬鲁迅,或不好其言而实深为所动,继鲁迅而来,激成大波,是文海之波涛起伏,其机甚微,非鲁迅所能知,亦非吾所能知。但波使涛之前仆后起,循环起伏,不归沉寂,便是生命,便是长生,复奚较此波长波短耶?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我请鲁迅至厦门大学,遭同事摆布追逐,至三易其厨,吾尝见鲁迅开罐头在火酒炉上以火腿煮水度日,是吾失地主之谊,而鲁迅对我绝无怨言是鲁迅之知我。《人世间》出,左派不谅吾之文学见解,吾亦不愿牺牲吾之见解以阿附初闻鸦叫自为得道之左派,鲁迅不乐,我亦无可如何。鲁迅诚老而愈辣,而吾则向慕儒家之明性达理,鲁迅党见愈深,我愈不知党见为何物,宜其刺刺不相入也。然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至于小人之捕风捉影挑拨离间,早已置之度外矣。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鲁迅所持非丈二长矛,亦非青龙大刀,乃炼钢宝剑,名宇宙锋。是剑也,斩石如棉,其锋不挫,刺人杀狗,骨骼尽解。于是鲁迅把玩不释,以为嬉乐,东砍西刨,情不自已,与绍兴学童得一把洋刀戏刻书案情形,正复相同,故鲁迅有时或类鲁智深。故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鲁迅终不以天下英雄死尽,宝剑无用武之地而悲。路见疯犬、癞犬、及守家犬,挥剑一砍,提狗头归,而饮绍兴,名为下酒。此又鲁迅之一副活形也。
然鲁迅亦有一副大心肠。狗头煮熟,饮酒烂醉,鲁迅乃独坐灯下而兴叹。此一叹也,无以名之。无名火发,无名叹兴,乃叹天地,叹圣贤,叹豪杰,叹司阍,叹佣妇,叹书贾,叹果商,叹黠者、狡者、愚者、拙者、直谅者、乡愚者;叹生人、熟人、雅人、俗人、尴尬人、盘缠人、累赘人、无生趣人、死不开交人,叹穷鬼、饿鬼、色鬼、谗鬼、牵钻鬼、串熟鬼、邋遢鬼、白蒙鬼、摸索鬼、豆腐羹饭鬼、青胖大头鬼。于是鲁迅复饮,俄而额筋浮胀,睚眦欲裂,须发尽竖;灵感至,筋更浮,眦更裂,须更竖,乃磨砚濡毫,呵的一声狂笑,复持宝剑,以刺世人。火发不已,叹兴不已,于是鲁迅肠伤,胃伤,肝伤,肺伤,血管伤,而鲁迅不起,呜呼,鲁迅以是不起。
廿六年十一月廿二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