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的历史?

298 2024-09-05 04:50

一、肥城的历史?

  肥城县始置于西汉。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  肥城置县前,商(殷)时期,地域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所辖;战国时期归齐国管辖;秦代为齐郡所辖。  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  东汉章帝末年(公元87~88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  三国魏(220~265年)至东晋(317年前)归属同东汉。32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后,境地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济北郡、东平郡分辖。  南北朝宋(420~479年),在原肥城县故城设济北郡,原肥城县境地分属卢县、蛇邱县和富城县,隶属兖州。  南北朝北魏,527年(孝昌三年)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于肥城县城。  南北朝北齐(550~577年)撤东济北郡,并入茌平县的济北郡,肥城县属之。  南北朝北周,577年(建德六年)于肥城县城置肥城郡。  隋开皇初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辖,隶属兖州。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管辖。  唐代622年(武德五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隶属河南道兖州。627年(贞观元年)撤肥城县,境地并入博城县。666年(乾封元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668年(总章元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705年(神龙元年)再次改称乾封县。  五代(907~960年)境地仍属乾封县,隶属兖州。  宋代(960~1279年)初属乾封县,后属奉符县、平阴县分辖,隶属京东西路郓州。1115~1234年曾在旧肥城设辛寨 镇,境地属平阴县、奉符县分辖,隶属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代1275年(至元十二年)复置肥城县,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  明代1369年(洪武二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隶属山东布政使司。  清代初沿明制。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属泰安州,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泰武道。1735年(雍正十三年)泰安州升为泰安府,肥城县仍属之。  1913年属岱北道。1914年属济南道。1938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45年2月属鲁西(第二办事处)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初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后属泰西专员公署。1942年10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第六专员公署。1949年9月,隶属泰西专员公署。  1950年5月,肥城县归属泰安专员公署。1958年10月划归聊城地区。1959年7月划归济南市。1961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1985年3月隶属泰安市所辖。  1992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县级),仍为泰安市所辖。

二、临淄境内的历史名人和历史故事?

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淄河  淄河又称淄水或淄江。因齐故城临近淄水,由此而得名临淄。淄河是山东重要河流之一,是淄博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临淄人民的母亲河。  淄河发源于泰沂山脉及东南部的鲁山山脉,经博山、淄川两区及青州市流入临淄区境内,再北去广饶县汇流小清河,全长122公里。临淄境内河段42.5公里,流域面积227.1平方公里,河床宽一般在500—800米,最宽1公里以上。  上游多支流,河岸峰高,落差大,行洪快,力量最大时2030立方米/秒。因其河床沿山坡断裂层伸延,多渗漏,故有“淄河十八漏”之说。每逢雨季,山洪爆发,巨涛滚滚,汪洋一片,惊心动魄,使人望之生畏。及至夏季,涓涓细流,静静地流淌,沙底可见,细鳞游泳,两岸垂柳拂面,又使人心旷神怡。  临淄历史悠久,太古太昊伏羲氏兴起在齐地。这里又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故墟。古帝少昊之世,以鸟为图腾的爽鸠氏族部落聚居在这里。   虞舜时期至夏代,有季氏族部落居住在这里。殷商时期,有姜姓逄伯陵氏居住在这里。殷商末年,有蒲姑氏居住在这里。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武王二年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传至六世胡公静,为避东方莱夷侵扰,被迫迁都薄姑(今博兴县境内)。公元前859年,七世献公率营丘人杀其兄胡公,返都营丘。因临淄水,故更名临淄。此后,临淄为齐都城,历时638年。   姜氏自太公始,经西周、春秋时期,传位31代,治齐达六七百年之久,史称姜齐。公元前386年(康公十九年),大夫田和迁康公于东海,篡权自立,仍都临淄。改?邑为安平,改棘邑为画。历经8代君主,治齐达160余年,史称田齐。公元前284年(赦王三十一年),燕将乐毅陷齐70余城,唯莒、即墨两城未下,临淄归燕属5年。公元前279年,田单复齐,立襄王法章,返都临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推行郡县制,始置临淄县。属齐郡,治临淄。秦楚争战之际,田氏宗人儋、假、市、都、荣、广、横7人相继统治临淄。   楚汉交兵,韩信破齐,斩田广,踞临淄。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西汉沿用秦制,仍置临淄县。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再建诸侯王国,封子肥为齐王,衍嗣历哀王、文王、孝王、懿王、厉王等,先后皆治临淄。公元9年(新朝元年),王莽篡汉建国,以境内多齐王陵墓,改称齐陵县。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刘秀灭王莽,复称临淄,再为汉齐国都。   三国时,临淄县属魏,隶于齐郡,青州刺史、齐郡太守仍以临淄为治所。   晋时,临淄县属青州齐国。临淄为齐王都,青州刺史亦治于此。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广县(今青州市地 )并入临淄县,青州治所移广固城。齐郡太守仍治临淄。   东晋十六国时,公元323年,后赵破青州,临淄并入后赵;公元356年,前燕克广固,临淄归前燕;公元370年,前秦灭前燕;公元394年,后秦代前秦;晋灭后秦,改青州为幽州,设刺史镇广固城。后燕夺取广固建都,临淄为广固首邑,设都尹。   南北朝时,宋武帝克青州,占齐地,设青州郡和广川郡,临淄县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北齐。公元420年(刘宋时),临淄县南境析立广川县,属广川郡;北境析立重合县,属渤海郡;西北境析立高阳县,属高阳郡。上述三郡皆属冀州统辖。其间,临淄县徙治东阳城(今青州市北关),青州刺史同治于此,而临淄故城仍为郡治。公元556年(南齐天保七年),临淄县与诸郡县俱废,唯存高阳县,属齐郡,仍治临淄城。   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撤高阳县,复立临淄县,并在其西北境立氵时水县,二县均属青州。公元605年,氵时水县并入临淄县,县治所移于高阳废城,属北海郡。   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复置氵时水、安平二县,属青州。公元625年(武德八年),安平、氵时水俱废,临淄遂为北海郡属邑,后改隶平卢道。   五代十国,仍沿用唐制。   北宋时,临淄县属青州,金时属益都府。金以前治所均在临淄。  公元1266年(至元三年),临淄县并入益都县。公元1278年(至元十五年),复置临淄县,仍属益都路。元末,临淄故城圮废,达鲁花赤李仲明于故城南隅,另建新城。嗣后,临淄县署皆设于新城。   明清两代,临淄县均属青州府。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废府、州,存县、道,临淄县隶属胶东道。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废道制,隶属于省。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县政府撤离。临淄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清河行政区。   1938年10月,建立长(山)、桓(台)、临(淄)、益(都)四边县,原临淄县西部村庄划归该县。1939年10月,建立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原临淄县二区及三区的淄河以东各村划归该县。同时将广饶县三区划归临淄县管辖。  1940年4月益寿临广四边县撤销,其所辖的临淄地区复归临淄县。1942年,益寿临广四边县第二次建立,临淄二区及三区的淄河东各村又归四边县。同时将二区划为东二区和西二区。同年7月,将博兴县五区划归临淄县。1945年8月,益寿临广四边县撤销,所属临淄地区重归临淄县。原广饶县三区、博兴县五区仍归原属。   1944年1月,清河行政区与冀鲁边区合并,称渤海行政区。当时临淄属渤海行政区五专署。1945年10月至1948年12月属渤海行政区三专署,1949年1月至1950年12月属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   1950年5月,清河专区撤销,临淄县划归淄博专区。   1953年7月,淄博专区改为淄博工矿特区,临淄划归昌潍专区。   1958年10月至1961年10月,临淄并入益都县,仍属昌潍专区。  1961年10月10日从益都县划出,重新设立临淄县,仍属昌潍专区。   1969年12月16日,临淄划归淄博市,改为区制。1970年1月正式以临淄区名义对外办公。

三、房山良乡的历史由来

隶属于北京房山区

良乡镇位于北京西南20公里,是首都的西南门户。自秦朝建县以来,因“人物俱良”而得名,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良乡文化底蕴丰厚,有文庙、昊天塔、乐毅墓、清行宫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并新建了昊天广场、太平庄文化广场等现代化的文化体育场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愉悦了群众的身心,积淀了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形成了积极向上、淳朴热情、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良乡精神。

四、有没有关于肥城历史文化的书籍?

关于肥城历史文化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1.《肥城文史资料选编》:这是一本关于肥城历史和文化的选集,收录了大量资料和图片,涵盖了肥城的许多方面,包括历史、文化、风俗、名人等等。

2.《肥城史话》: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肥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涉及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适合对肥城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3.《肥城志》:这是一部详细介绍了肥城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书籍,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肥城历史资料。

4.《肥城文化史》:这本书介绍了肥城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变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肥城的历史,很有价值。

希望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肥城的历史和文化。

五、山西境内长城的修筑历史?

山西省长城修筑自战国始。战国末年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双方在山西东南部及与河北的交界区域兴建长城防线。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战国长城资源东起陵川县,经壶关县,西至高平市,遗存墙体9段,长27338米,烽燧2座。

东汉建武十二年至二十一年(公元36—45年),为抵御匈奴游牧民族的袭扰,汉光武帝刘秀下令在山西北部及中部地区修筑亭候、烽燧等长城防御设施。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汉长城资源东起天镇县,经左云县,西至右玉县,遗存墙体25段,长49224米,秦汉时期敌台5座、烽火台2座。

北魏泰常八年(423),明元帝令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柔然汗国的侵犯;太平真君七年(446),太武帝令“十万人筑畿上塞围”,均途经山西北部。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北魏长城资源分布于大同市天镇县北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遗存墙体5段,长4264米,敌台3座。

东魏武定元年(543),“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隥”,即今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中部至原平市西北部一带。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东魏长城资源均位于忻州市宁武县中部,遗存9处,其中关8座、堡1座。

北齐时期修筑长城的次数最为频繁,其中天保三年(552)的黄栌岭至社干戍长城、天保六年(555)的幽州北夏口至恒州长城、天保七年(556)的西河总秦戍至海长城、天保八年(557)的库洛拔至坞纥戍重城、河清二年(563)的轵关长城,其修筑地域均涉及山西。

北周大象元年(579),在前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自雁门,东至碣石”的长城,局部位于山西境内。隋代开皇年间(581—600),朝廷曾在北方边境“缘边修保鄣,峻长城”,主体修缮利用了北齐天保七年的长城并有所增筑,经过山西省北部。目前山西省内的隋长城分布于忻州市岢岚县,遗存墙体3段,长899米。

唐初,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南马陵关至和顺县西部一带筑有长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后梁在与李克用争夺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期间,曾修筑“夹寨”用于战事。目前山西省内的五代长城分布于晋城市沁水县东北部与长子县交界处,遗存墙体3段,长8122米,铺舍1座。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曾在草城川(今岢岚县北)一带修筑长城。

明代北方边疆惟重九边,九边之中山西居其二,即畿辅重镇大同镇、山西镇。山西境内明长城分为外、内长城,外长城为边境防御,内长城为京畿拱卫。洪武(1368—1398)初年,在雁门关一带修建城池、堡寨、关隘等;永乐年间(1403—1424),形成“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的防御体系,并设大同镇;嘉靖年间(1522—1566)设山西镇,修筑长城、堡寨规模扩大;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年间,对山西境内长城及其附属设施的修建、加固继续增强,直至万历以后长城修筑逐渐减少。长城资源调查认定,目前山西省内的明长城资源分布于25个县(市、区),墙体582段,长910541.57米。其中以偏关县最多,长达119945.5米。

六、河南境内的历史文化传说?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在洛阳城东十多公里处,北背邙山,南面洛水;夕阳西下,晚霞映照白马寺红墙碧瓦的殿堂,衬托苍松翠柏,气象庄严。

迎面看见山门上的“白马寺”三个字,人们不禁会问:“这与白马有什么关系?” 这得从许多古籍上记载的这个著名故事说起——公元六四年(佛历六零八年,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刘庄梦见金色神人,身带日光,飞行于皇宫殿庭,令人心悦。次日,刘庄就此询问群臣。一位博学多识的大臣说:“西方天竺国(古印度)有叫“佛”的神人,皇上可能是梦见佛了。” 刘庄于是派人西去讨求。这一行人过天山、越葱岭,在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内)遇到天竺沙门摄摩腾与竺法兰,就邀请二位来中国。他们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于六七年(东汉永平十年)一起回到京都洛阳。第二年便建寺取名为“白马”据说该寺的名也是取自驮经的白马。

七、关于房山的一些历史?

今房山区辖境,在秦朝始设广阳郡良乡县(治所在今窦店镇西安庄村)。汉朝良乡县一度改梁乡侯国,今房山区辖境又设燕国广阳县(治所在今长阳镇南、北广阳城村)、涿郡西乡侯国(治所在今长沟镇东长沟村北)、涿郡利乡侯国(治所不明)。

三国至南北朝,良乡多属各政权所设幽州、涿郡管辖,西乡、利乡、广阳陆续废并。隋唐五代期间,良乡县属幽州。辽朝属南京道幽都府,宋朝属燕山府,金朝属中都路永安府。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析良乡县置万宁县(治所在今城关街道),明昌二年(1191年)更名奉先县,属中都路涿州。

元朝良乡县属燕京路大兴府,后改属中都路大兴府、大都路总管府。奉先县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称房山县,属大都路涿州。明朝良乡县直属顺天府,房山县属顺天府涿州。

清朝良乡县、房山县均属顺天府。民国时,良乡县、房山县属京兆地方,1928年划归河北省。1949年后,良乡县、房山县属河北省通县专区。

1958年,房山县、良乡县合并为周口店区,划入北京市。1960年,改称房山县。1981年,析置燕山区。1987年,燕山区、房山县合并为房山区。

扩展资料: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客运分公司(391路、616路、646路、专93路、专94路)、第六客运分公司(房山区全境)

涿州市春雷客运有限公司(京冀跨省公交):涿州19路、涿州19路支线、涿州22路

北京地铁系统在房山区内建设和规划中线路:北京地铁燕房线(支线,在建)、北京地铁21号线(房山区境内设两站,规划中)、北京地铁四环线(远景规划)。

八、探访南湖红船:革命圣地的历史见证

南湖风景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是一处著名的革命圣地。这里曾经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更是成为了革命历史的象征。作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湖风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这片土地上蕴含的革命精神。

南湖红船的历史渊源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畔的一艘小船上隆重召开。这艘小船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南湖红船。在这艘小船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们商议了党的纲领和路线,为中国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中国政府在南湖畔重建了一艘红船。这艘红船如今已成为南湖风景区的标志性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瞻仰。

参观南湖红船的独特体验

登上南湖红船,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史场景。船舱内陈列有各种革命文物和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革命历程。游客还可以在船上观看相关的多媒体展示,了解更多关于红船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故事。

除了红船本身,南湖风景区内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这些场馆通过生动的展示,让游客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南湖红船的革命意义

南湖红船不仅是一处重要的革命遗址,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和精神家园。这艘小小的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了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象征。如今,南湖红船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瞻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通过参观南湖红船,人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更能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这种精神必将激励着新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通过对南湖红船的介绍,您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

九、历史故事大全忆秦娥的故事?

写的是萧史和弄玉的故事。

据《列仙传》载,萧史是一位仙人,善吹箫;而秦娥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传闻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喜好吹箫。仙人萧史以箫声招来了凤凰,博得弄玉的欢喜而成为夫妻。

“忆秦娥”作为词牌最早见于《忆秦娥·箫声咽》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秦娥”指的就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

“忆秦娥”词调多用入声韵,上下阕各五句,两阕后三句字数、平仄相同。

十、豫剧的历史故事?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