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名言十五句及出处

追忆快乐 2023-07-02 17:10 编辑:admin 84阅读

一、道家经典名言十五句及出处

道家名言:以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道家名言感悟人生的句子

1、乐之为道,总在能顺。致乐之道,总在能顺时而。

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三、道家名句经典语录

太极之道,源自中国的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和道家哲学。太极拳以柔和、平衡、和谐为特点,注重内外兼修,以达到身心健康、自然和谐的境界。太极之道的核心思想包括阴阳调和、动静相生、以柔克刚等。以下是一些太极之道的经典语录:

1. 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相生。

2.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

3. 内外兼修,刚柔并济,以柔克刚。

4. 以无为为有为,以不为为有为。

5. 随遇而安,宁静致远,顺其自然。

6. 心中有道,行中有道,道法自然。

7. 以心养性,修身养性,心身合一。

8. 无欲则刚,无为而治,至善至美。

9.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超凡脱俗。

10. 太极之道,养生之道,道法自然。

这些语录反映了太极之道的核心理念,强调内外兼修、自然和谐、动静相生等观念。太极拳的练习旨在平衡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心健康。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太极之道的哲学思想。

四、道家名言100句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名言不是出自《老子》。

上善若水, 大器晚成 ,奈何以死惧之。出自《老子》。

老子,男,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五、道家经典名言50句,超世境界

01、利害相生,见利思害。

古人云:“利害相生”,“有一利必有一弊”。

利、害本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利益和祸害总是纠缠在一起,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

《史记》:“先知利害。”

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第一是预先看到事情中的利益、祸害;第二是能预先从利益中看到祸害,预先从祸患中看到利好。

但是现实中更常见的情况是“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02、得失随缘,顺其自然。

古人说,“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处心积虑未必能得,放手后退未必是错。不如一切随缘的好。

不要过多在乎得与失,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人的一生就是在得与失中度过的,或者说人生就是得与失的集合体。人生本来就是不断得到和不断失去的过程,我们应该淡然处之,得失随缘,随遇而安。

03、祸福相依,为善积福。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灾祸面前,不必恐惧,而是积极应对,不好的事情会慢慢向好的方向转变。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为善积福,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心存善良、宽容、感恩之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人生,这样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04、贫而有志,富而不骄。

古人云: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

渴求财富本身没有错,只是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世间有贫富差距是难免的,贫者应该做到的是贫而有志,以自足无求为乐;富者应该做的的是富而不骄,不奢侈,能知足,乐于施舍。

元曲《杀狗记》:“日有阴晴,月有盈亏。算人无久富长贫。”

贫困的人,如果有志,早晚能够摆脱贫困;富裕的人不骄傲自大,不傲慢奢侈,自然能够长保其富。

05、进退有方,行止在我。

《菜根谭》:“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在风斜雨急的变化中,要把握住自己的脚步,站稳立场;处身于艳丽色姿中,必须把眼光放得辽阔,把持住自己的情感,不致迷惑;路径危险的时候,要能收步猛回头,以免不能自拔。

所谓“风斜雨急”“花浓柳艳”“路危径险”都是比喻,比喻人生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

人生的进与退都应该有操守,有追求,不怕难,不沉沦,不自颓,把得住自己的心性,遇事就不致沉陷于迷惑中。

06、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小窗幽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世人喜欢受宠爱而畏惧羞辱,得道之人宠辱皆忘,宠辱不惊,不为心外之物所累。

心追逐外物的情况就像是杜甫诗句描写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

人只有摆脱虚荣妄念的束缚,淡泊名利,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

07、成固欣然,败亦可喜。

古人云: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人生多有坎坷,成败皆是过程中的阶段,成功了,继续努力向前,失败了,也不必悲哀叹息;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看其胸怀志气的高远!

苏东坡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成功是别人失败时还在坚持,成功是“熬”出来的。人生中难免有失败,只要能够直面失败,坚定地熬过低谷,就一定会成功。

08、生死有命,杀身成仁。

肉体的善终是福,而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庄子主张齐生死,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

道家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通过修炼可以长生不老。

人固有一死,活着要追求生命的价值,死要顺其自然,“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09、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菜根谭》:“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苦与乐,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有时互相交替,有时互相融合。最大的欢乐,通常包含在巨大的辛苦之中;同样,春风得意的尽头,有可能是怅然失意的开始。

生活中我们是苦是乐,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境。

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的快乐,并非是真正的快乐;在艰苦的困境中仍能保持快乐的心情,才算是人的本性中快乐的真正境界。

能够苦中作乐者,才算懂得了快乐的真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穷水尽时还能找到快乐的人,才是真正洒脱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