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老祖的历史故事

追忆快乐 2022-11-29 21:01 编辑:昌朗 62阅读

破山禅师(1597年一1666年),俗姓蹇,顺庆府大竹县人。出身于豪门世家,是明代蹇忠定公后裔。十九岁时,有感于世事沧桑,毅然厌弃尘凡出家,为行脚僧,孤身出蜀,到湖北的破头山闭关修禅,立誓要以七日为限,刻期取证。在闭关到最后一天,他发誓:“悟不悟,性命在今日矣!”竟于中午时候,信步举足,坠于万丈悬岩之下,将左脚跌伤而豁然开悟。他自此出山南行,遍参诸方,末后至金粟,拜在密云圆悟禅师座下,受到印可,并于崇祯二年付以法流。次年秋天,他又住持了原由曹洞宗主持的嘉禾东塔寺,实际上成为身祧临济、曹洞两宗的一代宗匠。

铁画的历史故事

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
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铁画工艺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吸取了剪纸、木刻、砖雕的长处,融合了国画的笔意和章法,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在古代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汤鹏所创作的铁画,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最有名的是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原称铁花,为芜湖地区特产。铁画艺术的创始人是清朝康熙年间的铁匠——汤鹏。 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相传系明末清初安徽芜湖铁匠汤天池所创造,以后逐渐流传到北京和山东等地。(又有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一说),并逐渐享誉四海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形式有立体和半立体的。品种除立轴、中堂、横幅和条屏(一般都用外框)外,还有合四面以成一灯的铁画灯。

铁画鼻祖汤天池,名鹏,祖籍安徽徽州,后迁居江苏省溧水县明觉乡,幼年时为避兵荒而流落到铁冶之乡――芜湖定居,当时芜湖铁业十分兴盛,且又集中许多技艺精湛的铁工,所以,民谚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汤初学铁工技艺,清康熙年间租赁乾隆进士黄钺的曾祖父之临街门面,自营铁业作坊。当时芜湖既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各种物资集散中心,又近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不仅万商云集、人流如潮,其间也有众多香客,他们皆喜购芜湖铁铺中生产和出售的彩色铁花枝、铁花灯,作为上山敬佛之用。汤天池也打制这些制品出售。后又将铁花和铁花灯的内容,移植到一起,先“冶之使薄,且缕析之,以意屈伸”,再经锤煅“为山水、为竹石、为败荷、为衰柳、为蜩螗。郭索点缀位置,一如丹青家”,制成“山水花卉,各极其妙”的别具艺术风格的铁画。

以上为有关简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唐河的风俗有哪些150字?

一、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日,俗称“年下”。

从除夕(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至正月初五日,称“过年”,建国后称春节,是民间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赶年集,办年货,做各种过年的准备。民间有“二十三(日),祭灶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挛疙瘩(蒸馍);二十九,榨黄酒;三十,捏鼻(包饺子)”的俗语。

春节前一天,贴对联,摆拦门杠,树高照,包扁食(饺子),上坟烧纸。中午多吃干饭、菜汤,晚上吃扁食(谓之“元宝汤”)。晚饭前燃烛上供,以祀家堂及天地诸神;饭后家长给子孙发“压腰钱”(也叫压岁钱)。晚上“熬年“,全家欢乐不眠,有的置酒菜与邻人共喝“团圆起年酒”。一日三餐,鸣炮烧纸,焚香磕头。

初二开始亲友互拜,馈赠礼品,设宴款待客人。历有“初一拜祖家,初二走舅家,初三走姑家,初四回娘家”的习俗。有的亲友互拜至正月十五日。贫者过年如过关,饱受逼债之苦,有的早贴对联,以免讨债(俗说对联贴后,不能讨债)。

解放后,烧纸祀神等习俗逐渐消减,磕头拜年也被向老人祝福问安和家人团聚所代替。对联的内容多取喜庆迎春、吉祥如意、春色景象、勤劳致富、团结和睦等意,年画多为爱祖国、爱科学、热爱现实生活、五谷丰登及有益的历史故事等内容。春节期间,狮子、旱船、唢呐、锣鼓、演唱、电影等文娱活动丰富多彩。个人和团体互访,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新春茶话会等团拜活动。城乡放鞭炮的习俗尤盛。

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俗称“灯节”。十五、十六两日“闹元宵”。每餐鸣鞭炮,烧纸香、拉高照、挂彩灯、放焰火,各种文娱节目一齐出动,玩至深夜方尽欢而散。新婚姑娘同丈夫一起回娘家“过十五”,也叫躲灯。农家多用高粱杆等做“庄稼”插在粪堆上,以示农业丰收;用米面、绿豆面做“谷垛”、“牛”、“猪”、“鸡”等各式各样的“灯盏”,分别放在牛屋、粮仓、鸡笼、门墩等处,盼望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建国后,烧香祭祖和送神归天等迷信活动逐渐消失。机关、团体有扎彩门、挂彩灯、办灯展和灯迷会的活动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