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鼓声迟作者
《题泾县水西寺》李忱
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
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
《九月十日偶书》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浣溪沙》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卢从愿
上将发文昌,中军静朔方。
占星引旌节,择日拜坛场。
礼乐临轩送,威声出塞扬。
安边俟帷幄,制胜在岩廊。
作鼓将军气,投醪壮士觞。
戒途遵六月,离赠动三光。
槐路清梅暑,蘅皋起麦凉。
时文仰雄伯,耀武震遐荒。
衽席知无战,兵戈示不忘。
伫闻歌杕杜,凯入系名王。
《边秋薄暮》苏颋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
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
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
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苏颋
駸駸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
雾洒旌旗云外出,风回岩岫雨中移。
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月树枝。
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龙池乐章》苏颋
西京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
轩后雾图今已得,秦王水剑昔常传。
恩鱼不入昆明钓,瑞鹤长如太液仙。
愿侍巡游同旧里,更闻箫鼓济楼船。
二、《上海鼓声迟》by生还
“魏绛和戎且解忧”全诗
《三元里》
清代 张维屏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三、上海鼓声迟全文阅读
《海棠》
轻盈千结乱樱丛,占得年芳近碧栊。
逐处间匀高下萼,几番分破浅深红。
烟晴始觉香缨绽,日极犹疑蜡蔕融。
数夕朱栏未飘落,再三珍重石忧风。
【樱花落】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出处】:
中华诗词-清-苏曼殊
李煜《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楞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李煜《谢新恩》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张先《清平乐》
清歌逐酒。腻脸生红透。樱小杏青寒食后。衣换缕金轻绣。
画堂新月朱扉。严城夜鼓声迟。细看玉人娇面,春光不在花枝。
张先《菩萨蛮》
佳人学得平阳曲。纤纤玉笋横孤竹。一弄入云声。海门江月清。
髻摇金钿落。惜恐樱唇薄。听罢已依依。莫吹杨柳枝。
杜安世《渔家傲》
微雨初收月映云。巢栖燕子欲黄昏。花片不飞风力困。春色尽。蜡梅枝上樱□嫩。
谁撼金环锁深洞。薰馀乍厌锦衾温。消灭玉肌谁与问。朱明近。日长无事添闲闷。
贺铸《迎春乐》
逢迎一笑金难买。小樱唇、浅蛾黛。玉环风调依然在。想花下、攀鞍态。
伫倚碧云如有待。望新月、为谁双拜。细语人不闻,微风动、罗裙带。
谢逸《玉楼春》
横塘晕浅琉璃莹。绿叶阴浓庭院静。樱桃熟后麦秋凉,芍药开时槐夏永。
蓬莱阁下红尘境。青羽扇低摇凤影。庭前玉树一枝春,香雾和烟新月冷。
四、上海鼓声迟全文
意思是:一艘孤零零的帆船去远而模糊的形象。
帆影出自 唐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诗:“岸迴帆影疾,风逆鼓声迟。” 明 高启 《次韵杨礼曹秋日见赠》:“远江帆影秋芜外,故苑砧声晚树中。” 清 查慎行 《雨中渡黄河》诗:“中流帆影没,远树浪头生。”
五、上海·鼓声迟 生还
龚自珍《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张维屏的长诗《三元里》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
晚清许多革命志士如章太炎、秋瑾、邹容、陈天华等都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的铮铮作响的诗句将与他们的英名一样永远垂示后人。
六、上海鼓声迟讲的是什么
《幽冥戏院》剧情如下:
民国期间,上海太平大戏院每当夜幕降临,戏院里总会高朋满座,掌声雷动。尤以净旦花脸谢承依的表演技惊四座,很多人都是慕名专程来观看谢承依的表演。谢承依不仅演艺精湛卸妆后更是风度翩翩气宇不凡,曾迷倒成千上万女性但对她们均不动心。岂料上海阔少单独包场观看表演,却突遭一场无名之火火烧戏院,经警方调查这应该是场有预谋的杀人案件,但是苦于没有破案线索以至于变成悬案。从此残破的剧院每逢月圆之夜总会传来虚无飘渺的鼓点锣声,一时戏院闹鬼传言四起,留下鬼戏院保留至今。很多年以后一名商人买下此地准备原址上兴建戏院,为了寻找闹鬼根源邀请几名侦探在月圆之夜来此探查,侦探的出现也意外唤起了这时尘封已久的孤魂孽怨……
七、上海鼓声迟生还
不知道你比较感兴趣的是哪些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边罗列了部分,如果你想找的话可以参考最下方的资料~
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5项。
1、江南丝竹
中国民间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国乐研究社”等组织。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锣鼓书
旧称“太保书”,“太保”是由上海郊县农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动“太卜”衍化而成,是在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艺之一,因演出时由演员自击锣鼓演唱故事,民间亦称之为“堂锣书”、“神鼓书”。新中国成立后,合其名称为“锣鼓书”。锣鼓书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堪称曲艺的杰出代表。在当地家喻户晓,影响甚广。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十锦细锣鼓
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于2008年6月成为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
4、上海道教音乐
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道教色彩的音乐。它伴随着上海道教浩繁的斋醮科仪的进行,灵活巧妙地在各种场合穿插运用,有时鼓声震天,气势磅礴,以示召神遣将、镇邪驱魔;有时丝竹雅奏,余音绕梁,使人身心清静,如入缥缈之境。
5、上海龙华庙会
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华东地区历史悠久并沿袭至今的传统庙会之一,它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是独特的海派庙会。它不仅对上海地区,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6、嘉定竹刻
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徐行草编
徐行古镇是江南著名的草编之乡,黄草草编是上海嘉定徐行的传统手工艺品,上海嘉定区劳动人民利用黄草杆茎编织成玲珑精致的生活用品,缀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精细美观,轻巧方便,成为一方名产,其黄草编织历史悠久,饮誉中外。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上海市徐汇区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棉麻纺织品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唐代手工棉纺织技艺得到明显提高,清代达到繁盛时代。2006年5月20日,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人民网:上海55项国家级“非遗”全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