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传说故事

追忆快乐 2023-06-27 17:55 编辑:admin 147阅读

一、地理传说故事

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口、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长500米。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二、地理历史故事

历史背景: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外观结构:宏伟,用砖石彻成。

现存状况:主要是明长城。

扩展资料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

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的重任。

三、地理传奇故事有哪些

和尚崮,位于平邑县天宝林区。海拔656米,面积2平方公里。山体为沉积岩结构。其名称来历:一说因山顶浑圆,犹如僧头,故名“和尚崮”;一说因崮上曾住过一位救民于水火的云游高僧而得名。

民间传说:元末明初,连年战争和瘟疫,天宝山区人口锐减,经济落后。明朝朱元璋登基后,采取移民迁居、安抚流亡的政策,迁部分山西移民到此落户。后来人丁繁衍,地少人多,加之土地瘠薄,十年九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丰收之年,半年野菜半年粮,灾荒之季携家带口,外出逃荒要饭。百姓的疾苦,让一位云游于和尚崮的得道高僧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决定设计谋救民于水火,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一日,高僧化装成一位老者下山,他手里捧着一顶小毡帽头,里面装满白花花的银子。他遇人便说,某天正在山上割草拾柴,见一山洞往外流着白花花的东西,走上前去一看,原来是些大小不等的碎银,他赶紧摘下毡帽去接那些银子。刚接了一会儿,就听到山洞里有人说话。一个说“禀总管,咱们宝库出娄子了,正向外边淌银子。”另一个说“那还了得,今天向外淌银子,明天还不淌金子?这是上天的宝库,玉皇大帝知道后怪罪下来,谁能承担得起?”此时,老者的帽子已经装满了银子,他怕淌出来丢了可惜,便随手抓了一把山草,塞上洞口,想暂时堵上,留下记号,以便回家取些大家什来装银子或其他财宝。又听见山洞里边说“好了,好了,咱们仅花了一帽壳银子,一个老头就用万年蒿把漏洞给补上了。”老者听罢赶忙用手去拽,去拔他刚才塞进的草,可他怎么也弄不动。老者恍然大悟:有一种草叫万年蒿,用它堵漏洞比什么都结实,他悻悻然走下山来。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人们相信天宝山区藏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四面八方上万人,成群结队来挖财寻宝。几个月过后,寻宝者们掘地三尺,把天宝山区弄了个天翻地覆,面目全非,可寻宝者谁也没有挖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挖宝热渐渐地冷了下来。但此时的天宝山区,那些常年风化的石头,经挖宝人这么一折腾,变成了松软肥沃的土壤,天宝山区的耕地面积一下子多了好几倍。

冬去春来,一场喜雨过后,高僧又化装成一个商人,称其从外地运来大宗优质梨树、山楂树苗,分赊给大家栽种,并保证数年后包销该处全部果品。商人根据土质不同,让和尚崮南大峪沟两泉、新庄以上山峪遍植梨树,让崮北大圣堂、彭泉流域等地遍栽山楂。后来天宝山区梨树、山楂树越栽越多,果农们砌石垒坝,浇水、施肥、剪枝,黄梨、山楂产量越来越大,数年后春华秋实,十年、几十年后进入盛果期,果品给天宝人民带来了巨大财富。

四、地理传记

一、《地球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也被称作“地球自传”,由BBC团队历时三年拍摄制作,走访世界各地,探寻了45亿年来地球演变的过程和原因。纪录片的解说人 Dr.Iain Steward 是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由他为我们细说地球的故事,讲解通俗易懂,穿插真人现场演示。

二、《美丽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等。

三、《国家地理:河流与生命系列》:这部纪录片来自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频道,介绍了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河流: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长江与莱因河,寻找这些大河的源头、历史与变化。

五、地理传奇故事大全

指的是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1]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2]。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256]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4]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5]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六、地理传说

南依骊山,北临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