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创业感人小 故事 。
创业感人小故事1:90后男孩微信创业 打拼近一年干出名堂
帅气的王旭喃,年轻而不失稳重。在成人眼里,他是个孩子,在同龄人眼里,他又过于成熟。当许多应届 毕业 生还在为找工作发愁时,他们的同龄人王旭喃已经走在创业的路上。2013年12月,王旭喃出资5万元创建抚顺微时代 营销策划 工作室。
没有隆重的开业典礼,办公室也很简陋,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王旭喃放开手脚赚取人生第一桶金的信心。他说:“草创阶段,一切低调进行。”
成长是一笔私人财富
很多人谈及成长,都会有不堪回首的无奈。在有关青春的日子里,王旭喃有过叛逆,有过彷徨、有过随波逐流。用传统的眼光看,王旭喃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上小学时,他经常逃课去游戏厅打游戏,常常被父亲揪出来一顿数落。上了初中,他逐渐领悟到学习的要领,并且由班级的倒数几名冲到了前列。接着自然而然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大学。王旭喃说,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思考。王旭喃认为,思考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是一笔宝贵的私人财富,是任何人都无法强灌输进去的。
敢于挑战的拓荒者
大学毕业后,在金融机关当干部的父亲和做生意的母亲想为王旭喃找一份稳定工作,而一心想挣脱父母束缚的王旭喃选择了沈阳一家网络公司。
半年时间,王旭喃费尽心力拉来的客户遭到同事觊觎时,多少有些无奈。智者善于发现商机,王旭喃看中了微信宝中潜在的商机。“作为微信公众服务第一品牌的微信宝,将通过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客户的需求,开创微信营销的新模式,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抓住机遇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王旭喃代表公司“开除”自己,回抚创业。
将理想化为现实,“最后一公里”则显得十分漫长。王旭喃说:“创业是很艰苦的事情,尤其是年轻人创业,对于市场风险往往考虑得比较简单,而自身的各方面储备也不够。”而在他创业之初,抚顺真正单独做微信营销策划的就他一个,几乎没有成功 经验 可借鉴。他就到沈阳、杭州等地取经。
在过去的300多个日子里,当老板的王旭喃品尝了很多同龄人没有尝到的酸甜苦辣。为了推销软件产品,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和知名度,王旭喃精心设计名片,制作设计精美的产品推广企划书;手机24小时开机,接到客户“召唤”就匆匆打的赴约。“为了满足一个客户对于软件的要求,我们曾经连续忙了三个通宵,单独为他制作了一套软件。”如今,他一边恶补有关推销技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类书籍,一边要花费大量时间为客户服务,并且已经发展了30余个固定的客户。
经历远比金钱重要
无数人问过王旭喃,人脉和金钱在创业中哪个重要?王旭喃的回答通常是:虽然在商业领域中,人脉更广意味着生意更大,生意更大意味着钱会更多。但在他看来,经历更重要。
曾经,王旭喃无数次硬着头皮到各个企业推广软件,接受企业老板“ 教育 ”,竭尽所能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前期服务,培养潜在客户。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轻车熟路,如今他在谈合同时腔调里也慢慢有了点老手的味道。“这些经历会影响我的未来,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思考的方式。一个人创业,需要的是胆量和勇气,没有足够的胆量和勇气,那么就很难走出第一步。王旭喃庆幸自己走出了第一步。”王旭喃说。
吃了很多苦,最终坚持下来,这是王旭喃最大的收获。目前,王旭喃和他的团队正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创业的路程。他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创业感人小故事2:温州2对聋哑夫妻诚信开店卖 生意火爆
卤肉卷的摊主是40岁的南东平与34岁的万晓霞。他们的摊位上,贴着“残疾人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这是“刚哥卤肉卷”的加盟小摊,招牌左侧写着食谱:招牌卤肉7元,香辣牛肚8元……足足有20种,右上角有“加虾饺3元”、“加火腿1元”等字样,辅料共有7种。右下角有一句提示:“顾客:本人是聋哑人,需要什么口味请指出来”。在小摊的操作台上,有个大锅,里面有热乎乎的卤蛋、卤肉、卤牛肚等。万晓霞的主要任务是煎饼,煎好饼递给老公南东平。南东平则在饼上抹上酱料,再加上黄瓜条、顾客所点的卤货,卷好装在纸袋里,再套上塑料袋递给顾客。
南东平用纸笔和我们交流。他“透露”,他是乐清市柳市镇三宅村人,妻子是重庆万州人,两人是在长沙打工时认识的,有一个4岁的儿子。有一次他们在长沙吃到美味的卤肉卷,就拜师学艺并成为这个品牌的加盟商。2013年5月起,他们在柳市摆摊。
南东平夫妇每天7点起床,到菜场买各种食材,并做前期准备,包括揉好面团醒发、炖好卤肉等。10点半他们准时摆摊,晚上7点左右打烊。“为什么不晚点收摊多赚点钱?”面对这个问题,南海平写道:“我们忙一天,能赚300到400元,一个月有1万多元收入,已经很不错了。能靠双手养家糊口,平平淡淡过日子就好,把身体累垮就不划算了。”我们注意到,10来分钟里有5名顾客上门。南东平说,每天中午12点左右和下午3点多,顾客最多,他们要不停地煎饼、卷饼。
今年40岁的李方谊是乐清乐成人,37岁的沈海平是乐清蒲岐人。李方谊读了8年书,会 修理 摩托车、机床等,以前在龙湾打工。今年9月初他在丹霞路上摆了个煎饺摊,生意还挺红火的,但执法人员常常来劝导,告诉他不能在街上占道摆摊。他的父母就将出租的店面收回来,让儿子开煎饺店。
6月底,李方谊的“李氏煎饺”店正式开业。昨天,李方谊和记者通过纸笔交流。他“说”:“做生意靠的是诚信,是物美价廉,我的饺子馅用的是上好的韭菜、前腿瘦肉,还加入了红萝卜、芹菜和荸荠。饺子皮也是专门订购的,加工费每公斤比别人贵了好几角钱,但质量真的很好。”
煎饺店并不大,只有3张桌子。一名30多岁的男顾客说:“这里的饺子最让人放心。他们都是当着顾客的面拌料,现包现煎。韭菜头部被切掉将近一寸,荸荠都是现削现切拌入馅中的,煎制用的油也好,我最近的中饭都在这里解决。
我们注意到,李方谊的抹布有三条,一条抹操作台、一条抹顾客的桌子、一条抹包饺子的桌子,每条毛巾都是雪白的。提及抹布,李方谊笑了,他比划着“说”,店里用的纸巾都是从超市买来的,质量比较好;每双筷子都配有一根牙签,“东西卫生、味道好,顾客才会常来”。
创业感人小故事3:90后女孩候柏新爱上种草药 创业做品牌
“小时候,父母常带我去乡村田地里玩儿,从小我就喜欢在田里、草甸子、树林里玩儿。挖野菜、采蘑菇,晚上看星星,特别有意思,大自然让我觉得亲切。”柏新说。长大以后,随着学业加重,她和大自然的接触渐渐少了。
没想到,读研让她重拾了儿时的快乐。“本科时经济管理类专业并不是我的兴趣所在,从小的兴趣还在,我还是喜欢接触大自然。”这次,她毫不犹豫地跨专业选择了园艺专业。经过努力学习,2014年,柏新以全班专业课第一名的好成绩如愿考上研究生,还得到了5000元的新生奖学金。
入学后,她选择了“大庆本地观赏、药用野生植物药材调查”这一课题研究,专门研究起野生中药材。
早年,柏新的父母就在我市春雷农场包下了一块地,只养了些羊,种了些农作物,保护着地里的原生植被,其中就包含了少量中草药。
柏新的课题研究就这么开始了。与学术和实验类的研究不同,柏新这个研究生日常不泡实验室,也不呆在温室和大棚里,而是在田间地头到处搞调查。
柏新发现,在春雷农场区,有许多独特的草药植物,在其他地方是没有见过的。比如,有清热功效的玉竹类、有像竹子一样的叶片、灯笼一样的白花。
类似的发现,为柏新的毕业论文选题《大庆市春雷农场主要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种子特性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论据,也激发了她更加大胆的想法――中草药既能观赏又能药用,所以价值会更高,她决定在自家地里 种植 中草药!
几乎在柏新考上研究生的同时,她的爸爸因为突发周围神经炎,无法走路。
父亲突然病倒后,柏新和柔弱的母亲一同照顾父亲,可是地里的作物不能就这么扔下,她想替这个家分担,决心将中草药当作产业做起来。
柏新就这样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她真的开始种起了中草药。“不知不觉中就迈出了这一步,接触这样一个行业,我觉得这是上天对我的考验。”
2015年春天,柏新正式投身到自己的中草药产业中。为了让一切有个好的开端,让家人放心,柏新做着多方面的努力,抓住各种创业培训机会,参加市里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周末参与学校组织的创业培训课程,这个1992年出生的女孩,一点一点地学着如何创建企业,如何将一切做好。
做中草药产业,究竟可不可行?柏新前期做好了大量的产业调查研究,繁琐的工作丝毫没让她退却。
“一直以来,我们大庆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关注中草药,我希望让很多人了解中草药,这值得我去坚持。”柏新说:“爸爸特别支持我,把中药材产业做出来,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
2015年春天,柏新开始接触地里的中草药种植工作,地里原来种了十几年的作物全不种了,羊也一只不养了,全部改为种草和种植驯化的中草药,培育、研究野生中草药成为了她的事业。
爸爸用柏新的名字给她的中草药培育园取名“柏园生态科技农场”。2015年12月,柏新终于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大庆市阳利新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她告诉记者,“阳利新”三个字取自一家三口的名字。经过一个春夏,园里已经有了130种野生中草药,不求量多,但求种类多,尤其是半野生中草药。
“桔梗、细叶百合和地榆一样,对身体很好,我会种很多。”作为一个农学研究生,柏新很喜欢研究这些草药。“渐渐发现,实践是最重要的。”她常常在地里一蹲就是小半天,对着植株翻来覆去地看,遇到问题就去查资料。
守着自己的花花草草,柏新一边学一边实践。一个夏天,顾不上晒黑,她长在地里,始终研究怎样才能把中草药养好。“原来看到草药,会觉得这花真好看,现在会想,这花是什么?有什么药用功效?非要搞清楚。”她说。
柏新告诉记者,夏天到了花期,地里很美,由于今年还未到花期,记者只能通过她手机里众多照片欣赏中草药的美――开阔的平地、树林的间隙,到处是绿绿的草药叶,成片绿处夹杂着高低错落的黄色、紫色的花团,因为它们代表着各种地道的药材,在不同的时期,带着“药、食、赏”的价值绽放。“最爱地里的香气,让我很留恋,也是我不愿意离开它的一个原因。”柏新说着,抿了抿嘴唇。
起初,每每有不懂的地方,柏新就会在电话里问爸爸。因为爸爸是个有想法的人,受爸爸的影响,渐渐地,柏新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常与爸爸一起商量、研究。
不想走曾经传统的老路,不想单独只种药材,想要加入一些附属产业。不久前,柏新有了“新点子”。“我已经申请了那种林下经济产业,结合水陆空的立体生产模式。”说到实际问题,柏新向记者介绍。
柏新想养蜂,这样能给中药授粉,药材能更好地适应本地的生长环境,药性会更好。
柏新把林下的地方圈起来,养些森林鸡,这样药材不仅有了农肥,鸡觅食时地里的杂草、表层害虫也能除掉,林下的野生药材、半野生药材就会长得比较好。鸡吃了野生中草药,对自身还有免疫作用。
“现在已经在树林里给蜜蜂提供了家,林地放养蜜蜂相当方便了。”柏新开心地说:“我还想在地里的鱼池里养泥鳅和林蛙。”
2015年,柏新的主要精力在于对草药进行培育繁殖,保护珍稀野生草药植被。今年,已经培育繁殖了上千亩驯化野生药材,种植了一百多亩板蓝根。
柏新说:“经过这两年的锻炼,自己也成长了不少,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更多了责任感。原来地里的活儿一点也不懂,曾经只是踏青似的游玩,真正接触到这个行业后,才体会到父母是多么不容易!”
“我和父亲很像朋友,从小父亲就很疼我,我也很爱父亲。”父亲病重时,柏新“抱”了瘦弱的父亲一年,每天数次上下轮椅,晚上在医院走廊里坐着睡觉,日夜陪伴。“父亲身体的逐渐恢复,让我懂得是家人相互支撑的力量。”柏新说。
那一年,柏新和妈妈一起陪爸爸住了10次医院,一直在转院,柏新就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父亲,尽管经常因为照顾父亲错过课程,但是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生活中的柏新,原本就是个自立、懂事的女孩,家里各种日常的活儿她全包了。她洗衣服、买菜,唯独把做饭的活儿留给母亲。在她眼里,母亲同样需要女儿的照顾和陪伴。
大学四年,柏新一天宿舍没住过,宁愿每早6时换乘3次公交车赶往学校上课,晚上换车3次回家住。她很节俭,从不打车,一切只为了陪妈妈,她代替工作忙碌的父亲陪伴妈妈,不让妈妈觉得孤单。放假时,陪妈妈散心,走到哪儿都带着妈妈。她说:“不想让父母受累,能做的我都去做。”每次父亲住院,她都要负责叫救护车、办住院手续。
柏新的爸爸说:“这孩子这两年一下子成熟起来了,原来觉得只是个小孩。”
现在,柏新每日仍穿梭于学校、家、地里三点,忙着论文,忙着答辩,忙着研究。
“我很珍惜现在的生活,有了自己的事业,父亲身体也在照顾中逐渐恢复,无论怎样,一家人在一起很满足,很幸福。”柏新说。
柏新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作为大学生,创业难免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创业的机会很难得,要感谢来自市林业局、萨区农业局以及春雷农场等部门的政策、资金扶持。
除了免费的创业培训,市林业局防火科为柏新的农场提供了免费的防火器材。遇到不懂的养殖技术问题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会为她答疑解惑。在萨区农业局的帮助下,柏新的林下经济产业项目正在申请补贴。
柏新喜欢看书,经常向成功的创业典型学习。“从别人的经验中,吸取自己能学习、利用的地方, 总结 我这里适合哪种经营模式、生产模式。”短短两年多时间,柏新已经在自己的创业路上越走越自信了。
她告诉记者,接下来,地里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等着她去做,备种、选肥,安排人员,还要把一年没用的设备检修一下。
除此之外,柏新今年打算直接把药材卖给药厂商,不再像从前那样仅批发给药材中间商。另外,因为已经有了一些附属产业,柏新今年打算开发一些新客户,出售森林鸡和蜂蜜。
柏新告诉记者,通过这些方式,她希望今年可以把产业做得系统化。过一段时间,她打算把房子翻修,增加供人休息的地方,如果能和旅行社合作,可以当作药材养生线路来做,相信自己今年会做得更好。
现在,柏新依旧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完成学业,不断学习的同时,只要得到项目的通知,就去各处跑,做出自己的日常计划图表上交,其余的时间就在照顾父亲或者在地里。
4月27日,柏新作为萨区唯一代表,到哈尔滨参加了2016年度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合作大会。她说:“参会的只有我一个大学生,这个会议让我对现在做的一切有了新的想法,决定更好地投身我的事业。希望以后能把这份产业做出来,做属于大庆人自己的地道的中草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