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有什么独特的民间传说吗?
别的不知道,就知道两个关于泰山的,一个是泰山奶奶,另一个就是泰山石敢当,还有我们这里老一辈人说的皮得胡子(土话是这么说,可能一个地方一个说法,并不是狐仙,黄仙一类说法)具体的大家百度,就不一一介绍了,懒……
二、四大民间传说在山东的?
01
《牛郎织女》的故事
这是故事为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增添了更多的浪漫和幸福气息。
七月初七,鹊桥相会,《牛郎织女》又名《天河配》。
山东的好几个地方戏都有《天河配》的剧本。(与《天仙配》有别,后者是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和牛郎织女故事很容易混淆。)
话说这《牛郎织女》最早是来自星辰崇拜:
《诗经·小雅》中的《大东篇》云:
“维天有汉,蓝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说明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是作为两颗星星的名字出现的。
《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及武王克商,薄姑、商奄,吾东土也。薄姑齐也,商奄鲁也。”
由此证明“大东”就是指齐地(淄博是古代齐国的都城)。
山东省淄博市的沂源县就似乎所说的大东的地区,牛郎织女的故事源头就在这里。
02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的故事应该是最具国际范的,因为小提琴梁祝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而日常我们接触的故事更多来自于黄梅戏和越剧,所以很多人认为梁祝属于安徽或浙江绍兴。
《梁祝》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
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如: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山东潍坊诸城的梁祝传说,被列入诸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7年公布。
诸城的《梁祝》传说据考最早始于南北朝时期,完整故事形成于唐,由艺人传唱或表演即在宋代了。
诸城人常以本地出过这样一个故事而津津乐道,几乎男女老少都能知晓并讲出诸城市北部的相州镇梁山屯村的梁山伯和祝家楼的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梁祝读书之地就是小梁山,而梁祝三年同窗,一朝分别,山伯从小梁山一直送英台到诸城市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上,才被英台劝住,这就是有名的十八里相送。
至于反派人物马文才家就在现在安丘市官庄镇的马家庄子村。
03
孟姜女哭长城
说起孟姜女哭长城,很多人会想到与秦始皇的万里长城有关,甚至影视作品《秦始皇》中还把孟姜刻画成秦王嬴政所爱慕的女子,这点是不符合历史记载的。
其实孟姜女没有名字,只有姓氏和排行,她姓姜(齐国的国姓),孟说明他是姜家的大女儿。古人排行“伯(孟)、仲、叔(季)”,比如刘邦叫刘季,就是老三,而曹操,字孟德,就是大儿子,而司马懿,名仲达,就是二儿子。
所以,孟姜就是山东一家姓姜的大女儿。
孟姜女的故事来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的齐国武将杞梁的妻子。
杞梁于公元前549年在莒(现在山东日照莒县)战死,齐庄公在效外见到孟姜,对她表示吊慰。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同意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
孟姜除了知礼外还有善哭的记载,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在齐地产生了孟姜哭调(哭丧的民俗)。
西汉时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刘向《说苑》及《列女传》)。至于哭崩的城墙在何处,虽然有莒城说、杞梁说和梁山说不一,但均在山东境内,而非秦之万里长城。
三、发生在山东的四大民间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
被誉为民间四大爱情故事的《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传说》、《白蛇传》最为知名,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由于是民间传说,四大爱情故事的历史文化和起源考证成为了各地政府不遗余力进行研究和推广的方向。而山东淄博,根据各类史料的记载和学术研究,证实为《牛郎织女》和《孟姜女传说》的故事起源地。
四、漳平的民间传说?
相传,漳平水仙是有来历的——
古时候,漳平南洋北寮和双洋中村一代,被无情的天火烧红了天,又烧红了地,使得山上山下一片荒芜,民不聊生。村民们有的去汀州做生意,有的到闽南沿海去捕鱼捞虾,几乎所有的人都逃离了,只有村头一个叫朱峰奇的年轻人不走。他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再苦我也要留在村里重建家园。”
朱峰奇送走了乡亲们后,每天都起早摸黑,从远处挑来石块。先把光秃秃的山坡垒成梯田,再挖坑挑水种树。经过朱峰奇多年的辛勤耕作,寸草不生的山上终于又重新长满了草木,郁郁葱葱。
有一天,天宫上的仙女实在耐不住寂寞了,她无意中探头见这一带树木繁茂,鸟语花香,景象胜过天堂。她再仔细一看,山上那蔚蓝色的薄雾中还站立着一个英俊的青年,正奋力挥舞着银锄挖地耕耘。仙女早已厌倦了天宫的生活,心里特别向往人间的男耕女织。于是,她不由得动了凡心,一时不能自已脸红心跳,趁人不注意便偷偷地溜出了天宫门,驾着彩云,飘然下凡了。
朱峰奇见仙女下凡人间,情愿与自己同甘共苦,便也对她一见倾心。正当两人相亲相爱,誓愿白头偕老时,把守天门的神将把仙女下凡人间的消息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大发雷霆,当即命令火神放火烧山,把朱峰奇辛勤耕种的花草树木烧了整整三天三夜。玉帝唯恐二人不死,又命令雷神呼风唤雨,决天河之水,把这一带全部淹没。
朱峰奇与仙女携手逃入深山岩洞中躲藏,可是到了玉帝下令决天河之水淹没这片土地时,两人被凶猛的山洪淹没并冲散了。朱峰奇随波逐浪从双洋中村一直漂泊到南洋北寮。也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昼夜,朱峰奇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身处南洋北寮石牛岽的岩壁边。这时,他虽然已经是奄奄一息,但心中还是念念不忘仙女。正想着,忽然只见洪流中涌来一个大浪头,浪峰上升起一株茶树,茶树边站着个美丽俊艳的仙女。仙女哭着喊着:“郎君,我在这儿呢!”说着,她走上山坡,随手采摘手中的茶叶,泡水,给朱峰奇喝。这茶水喝起来清爽鲜香。
边喝茶仙女边对朱峰奇说:“火烧雷击水淹我都不怕,只要我们心心相印,永不分离,一定会幸福的!”因为茶水爽口,于是,他俩就决定在此地以种茶为生。因为他俩采制的茶叶有消暑生津、解毒利尿的功效,加之又有独特的兰花、桂花香味,高雅清香,特别深受大众欢迎。为了外运携带方便,后来又改做方块纸包茶,生意越做越旺,还远销海内外,誉满东南亚。因为这茶是仙女从水中捞上来得到的,因此又称之为“水仙茶”。
五、鲤鱼的民间传说?
1、鲤鱼精 村里来了个戏班子唱戏,村民没见过,都赶过来看。
一个后生看戏的时候发现一位美丽的姑娘,悄悄跟着发现她是鲤鱼精变的,就趁她上岸脱掉鱼皮的时候藏了起来,对姑娘说只要和自己成亲三年就还给她。姑娘没有鱼皮回不了水里,就同意了。三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不想这个秘密被婆婆发现了,还拿话来说姑娘。姑娘本来想反驳,没想到婆婆一不小心,说出来鱼皮藏在瓦片下面。姑娘从瓦片下拿出鱼皮,穿在身上变回鲤鱼回了水里,后生再去找,什么也没有了。2、鲤鱼穿衣 唐朝开元年间,因为皇上姓李,所以不让人们打鲤鱼吃,抓着要挨打。有个叫杨表天的年轻人是孤儿,是表叔和姑姑抚养长大,后来这两个人病了,需要鲤鱼眼睛入药,杨表天为了救自己的亲人,第一次铤而走险,抓了鲤鱼,但是被发现了,虽然穿了厚厚的棉裤,屁股还是肿的老高。第二天杨表天又去抓鱼,远远的看着官府又过来,他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黑脸汉子过来,把鲤鱼的须子割掉,又将鲫鱼的皮割下来,披在鲤鱼身上,这才让他逃过一劫。杨表天感激的问恩人的名字,得到的回复是“王维”。后来,官府对于吃鲤鱼抓鲤鱼的事情管的越来越轻,据说就是王维上书朝廷进谏的结果。3、鲤鱼报恩 长汀县河田镇的汀江河道有一个地方叫步塘潭,潭西岸是修坊村,村蜡烛园有个姓修的孩子,心地十分善良,有一次看到沙滩上被冲过来的红鲤鱼回不去水中,就自己动手把它放回步塘潭中去。后来小孩长成小伙,一天在河中捕鱼的时候,跟随一条红鲤鱼走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红鲤鱼说自己就是当年河滩上的那条鱼,为了报恩,想让他留在和自己成亲一块享福。但是小伙说家中有父母要照顾,所以拒绝了。红鲤鱼精见他执意不肯留下,就拿起他的鱼篓装了一篓谷壳做礼,让他带回去。小伙上岸后倒掉了谷壳,等他回家后,发现鱼篓里有东西的闪光,仔细一看,原来鱼篓缝中夹了几粒瓜子金。他明白这是鲤鱼精送给他的,心中很感激。他用瓜子金换来一张新鱼网,辛勤地在汀江上捕鱼。从此不再愁吃愁穿,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4、鲤鱼造城 桐江滨水边,一尾千年修炼的金色鲤鱼化为人形,召唤了许多鱼鲤鱼精过来化为青年男女,定居在桐江。他们开石筑园的筑园,奋力开拓,终于建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村庄。就在金鲤姑娘与人们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欢庆的时候,龙母娘娘出现在金鲤姑娘面前,呵斥姑娘身为尊贵的人,却要做这些下等人才做的事情,还要拉着姑娘回龙宫。金鲤姑娘毅然挣脱龙母娘娘的手拒绝了她的好意,与其它众鲤鱼一起再次建起了防水的城池。金鲤造械夺天工,留芳千古美名扬,刺桐花开刺桐城,邂城内外尽春光。“鲤鱼造城”的故事,直到现在依旧在泉州民间传颂着。5、鲤鱼跳龙门 龙门还未凿开时,伊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河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一条大红鲤鱼提议大家跳过龙门,并自告奋勇地第一个尝试,它使出全身力量,一跃成功,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天上降下一条巨龙,告诉其它的鲤鱼不要害怕,并且鼓励它们也跳过龙门。虽然大家也去尝试了,但是最后成功的只有几条,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六、民间传说的特点?
民间故事具有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等特点。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等写作手法。内容上它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有的民间故事常有神话式的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例如《渔夫的故事》、《牛郎织女》等。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统称,有的地方又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七、香山的民间传说?
很久以前,六十多岁的禹晴老人和自己十六岁的女儿串红就生活在香山角下。父女俩相依为命,禹晴老人每天都要上山采药、采蘑菇卖了换钱,用以维持家计。串红聪明懂事,爹爹上山采药的时候她就在家纺线织布。串红生来一双巧手,她在布上秀的花花草草活灵活现,就和真的一样。串红听别人说香山顶上有五朵彩云,她想把彩云织进布里,就央求爹爹带她去山顶看看,禹晴老人答应了。 第二天,父女俩早早起床,上了山。一路上,串红东看看,西瞅瞅,兴奋的不得了。快到山顶的时候串红渴的难受,禹晴老人心疼女儿,望了望山顶说:“先忍一会吧,孩子!等我们爬到山顶,我去阴坡挖些‘苦露儿’给你解渴。” 这时,香山里的一条蛇妖瞅见了串红,看到串红美貌出众,像个仙女儿一样,蛇妖顿生爱慕之心,可是又惧怕禹晴老人,不敢上前去。原来禹晴老人前几天差点抓住它,要不是它跑得快,小命就没了。忽然它听到串红说口渴,十分高兴,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从头上摘下几颗红珠变成了一嘟噜红山杏,挂在了半山腰的山杏树上。那时,香山还没有红叶,漫山遍野都是山杏树。一到夏天,山杏挂满枝头,果实(fruit)累累。可这时早已是秋天了,山杏早熟过了,怎么又长出一嘟噜红杏呀?串红发现后又惊又喜,喊来禹晴老人看,老头也觉得奇怪,可他闻了闻,还真是晚杏,就递给女儿,让她吃了好解渴。串红接过来,张开小嘴刚吃了一个,老头点燃了烟斗,那树枝上的红山杏被烟一熏,突然变成了蛇蛋一个一个掉了下来。 禹晴老人大惊失色,知道中了邪,拉着女儿就要走。可是只见女儿满脸通红,禹晴老人知道这是中了毒。忙从刚才采的药材里翻出甜甘草和解毒草药,递给串红让她放在嘴里嚼,然后,拉起女儿手就跑。可是没跑出多远,串红就倒下了。老人急坏了,把女儿放在一块平坦的大石头上,自己准备下山去找泉水和解毒药。可是又怕女儿被虫子咬,就取出自己的烟叶包,揉成烟末,围着女儿撒了一圈,就急忙下山去了。 蛇妖在大石头后面看见串红倒在地上,又见老头急匆匆的下山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它急忙扑过去,可是那股烟味呛得它差点断气,它根本就没法接近串红。蛇妖对老头恨得咬牙切齿,它围着串红转了几圈,顿时计上心来,连忙赶到山腰,变出一座九天玄女庙,自己变成了庙里的“九天玄女娘娘”。老头儿跑着跑着,看见山下有座玄女庙(temple),他这时也是“有病乱求医”,已经忘了以前这里从来没有小庙,进了庙门就磕头:“九天玄女娘娘在上,我女儿中了毒,望九天玄女娘娘慈悲,快救我女儿一命!一定年年给您烧香,月月上供,天天磕头。”蛇妖听了老人的话暗暗发笑,这一笑倒好,从娘娘嘴里吐出了“蛇信子”来。禹晴老人看见吓得掉头就往出跑,歹毒的蛇妖把门槛变成了山涧,老人就这样掉进了悬崖,惨死在山谷里。 天上的九天玄女娘娘看见了人间发生的这一切,蛇妖竟敢冒充自己在人间为非作歹,所以她命两个仙女去捉拿蛇妖。然后自己带着几位仙女,驾着五彩祥云,来到串红躺着的石头旁,把仙露洒在串红的脸上,不一会儿串红就坐了起来。她仿佛在梦中,看见自己被这么多人围着,还有人在替自己擦去头上的汗。她发现不见了父亲,就向山谷里喊:“爹爹!”山谷里也响起“爹爹——”的回声! 正在这时,两位仙女持剑押着一条大蛇请九天玄女娘娘发落,娘娘用手一指,只听见一声霹雳,大蛇被劈开一条裂缝,应声向东倒去,化作一条小山卧在山下。这就是现在的“青龙山”,那吐了血的蛇头就是“红山口”,而那地方的一座小桥就叫“青龙桥”。 串红看不见爹爹,她好伤心啊!她边跑,边哭,边喊:“爹爹!”她哭啊,哭啊,爹爹怎么也不应声。她跑了一沟又一沟,过了一山又一山,她的嗓子哭哑了,嘴里吐出了鲜血;眼泪流干了,化做颗颗红珠,撒落山坡变成了“欧梨”。她终于在山谷里找到了已经死去的父亲,她哭啊,哭啊,最后哭死在父亲的身边。她的哭声感动了九天玄女娘娘,于是娘娘将父女俩的魂魄收回天宫。 从这以后,在串红哭过的地方,无数的黄栌树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整个香山漫山遍野全是红叶,像少女的红丝巾一样把香山打扮的格外漂亮。而那山杏树因被青蛇弄坏了名声,从此逐渐消失了。大家都说,那鲜红的叶片是串红一口口鲜血染成的,因为她口里嚼过药材,所以至今那红叶还有一股药的香味呢!
八、徐州的民间传说?
徐州城区西南角,有云龙湖,此湖原名石狗湖,因在云龙山西麓,文人雅士后改名云龙湖。凡是来徐州旅游之人,云龙湖是必来之处。
相传此湖所处位置,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过去人们称作簸萁洼。很早以前,簸萁洼住着一对石匠老夫妻,这对老人只要一出门,家里东西就有人偷。老石匠在云龙山找了一块大青石,精雕了一条栩栩如生的石狗在院子门口。说来奇怪,自从有了这石狗后,石匠家东西就没丢失过,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到了地主老财牛二的耳朵里,半夜,他就命人把石狗偷到他家里来了,谁知凌晨的时候,石狗就跑回老石匠家里了。牛二不死心,趁着月黑风高的一个晚上,把石狗又偷了,这次用铁链把石狗绑的严严实实。石狗好像有神助,把铁链咬断,又跑回老石匠家里。牛二大发雷霆,大白天,明目张胆的把石狗偷了,然后沉入了湖里。
人们为了纪念石狗的忠义,把簸萁洼改名为石狗湖。 建国初,为了兴修水利,政府决定扩建云龙湖,在湖底水吸干后,民工们在挖淤泥,居然发现了这个石狗。据簸萁洼的老人讲,此石狗是杨二郎的哮天犬因厌倦天庭的虚伪,转世到了这片风景优美的地方。
九、南京的民间传说?
南京民间的传说如下
传说当时在建紫峰大厦的时候,民间就有传说,“大厦是仿照玄武湖黑龙所建,紫峰外墙玻璃有凹凸感,像龙鳞一样,犹如龙的身体,紫峰顶部犹如一颗巨大的龙头,直冲飞天,其实说实话,远处望去确实很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再加上南京自古以来就是龙脉的所在,在龙脉上建龙形的紫峰大厦,合乎了风水,也坐实了民间的各种猜想和遐想”。
十、宿迁的民间传说?
洋河美人泉传说
美人泉位于罗家老宅院内。穿过洋河酒厂新大门,行数百步,北向遥望,有亭翼然,亭下便是美人泉的所在。传说是一个叫梅香的婢女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将员外的打酒钱给了一位冻得瑟瑟发抖的老太太,其后,梅香化作一缕清风随九香仙女登仙而去,人们为了纪念她的善举,是故“佳泉”名以美人。
双沟大曲得名传说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双沟镇上有一“何记酒坊”,取东沟泉水造酒,故命名为“东沟大曲”。
何酒师有两个帮手,一个是他的独生女儿琼妹,长得如花似玉,酒坊里里外外全仗她帮父亲操持;另一个是镇上的孤儿,名叫曲哥,靠在酒坊帮工维持生活,他为人忠厚,做事勤快。琼妹看曲哥心眼好,又努力做事,逐渐心有所归,曲哥也早就喜欢上温柔善良的琼妹,两人情投意合,订下海誓山盟,永结同心。日子一久,何酒师觉察到二人已暗生情愫,嫌曲哥是一个穷小子,门不当户不对,便借故将曲哥赶走了。
曲哥离开“何记酒坊”后,跟心爱的人分开了,成天闷闷不乐。听人说西山的报恩寺求签问卜灵验得很,便想去寺里求根签,算一下自己的前程。一日,他走到西沟,见一老婆婆跌倒在沟底,曲哥顾不上去报恩寺,急忙把老婆婆背到自己的破棚,像伺候自己亲妈一样精心照顾。日子长了,曲哥用尽了以前做苦力积攒起来的血汗钱,老婆婆见他这么好心,便对曲哥说:“你救了我一命,我无以回报,惟一的一只陪嫁的金钗可送你,但丢失了,可能是丢落在西沟里了。”说罢,便不知去向了。曲哥信以为真,带着铁锹来到西沟,挖地三尺也没找到金钗,却挖到了一块青石板,掀开一看,只见石壁上刻着三个大字“西沟泉”,双手捧起泉水一饮而尽,只觉得甜丝丝、凉飕飕,分外清凉爽口。
再说,琼妹自曲哥走后,天天朝思暮想。一日,她趁父亲不在家,毅然离家出走寻找曲哥。这天正好在西沟找到了久别的恋人,两人细说离情别恨、相思之苦,一不小心,琼妹将随身带的“东沟大曲”掉进了西沟泉,顿时泉水酒香四溢,这对情侣豁然开朗,便引西沟泉水酿酒,所酿美酒超逸脱俗,取名为“西沟大曲”。
后来,何酒师年岁已高,经营酒坊渐渐力不从心,又看到琼妹和曲哥两人真心相爱,便应承了他俩的婚事,于是两家合为一家。何酒师有多年的酿酒经验,加上西沟泉的水好,酿出的酒比以前更加醇美,重新命名为“双沟大曲”。酒坊由曲哥精心经营,琼妹鼎力相助,酒坊越发兴旺,为世人传颂直到今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