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炀帝什么原因修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第一、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在古代,水运通常是比陆路靠马、牛车运输方式便宜的。坐船过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辎重,往往比走旱路要便宜。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
第二、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唐、北宋的频繁开凿、疏浚、整修使大运河在较长的时期保持畅通,经过唐宋的长期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借助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发展的更加兴旺。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隋唐时期,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粮大量运来,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到武则天称帝时,洛阳城中的北市一带已是“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河道拥堵太过严重。公元701年,武则天下令“引漕渠,开新潭,以置诸州租船”。
三、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路线?
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利用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大运河。 至此,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的隋唐大运河开通。隋朝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隋朝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四、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专著?
这部专著就叫隋炀帝开大运河(中华治水故事)。
作 者,安武林 编著
隋炀帝登基后,加强统治,迁都洛阳,并开凿大运河。用6年时间,开挖联通运河2000多里。在加强南北交通的同时,大运河也促使了隋朝灭亡。 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隋炀帝大运河记忆口诀?
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的数字来记忆:
一: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
二: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开凿;
三:跨越三大城市,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全长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连接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六:流经六省:冀、鲁、豫、皖、苏、浙。
六、隋炀帝大运河起始点?
隋唐大运河,南面起点是余杭(今杭州),北面起点是涿郡(今北京)。 后人通过浙东运河将隋唐大运河南端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隋唐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的一项大工程,公元605年开凿、费时六年完工,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今北京),向南到余杭(杭州),通过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渠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总长2700公里。
七、隋炀帝的故事?
第一件:创立科举制。在魏晋时期,朝廷选官用人采用的都是九品中正制。因为这一制度的实施,导致上层官员全被世家大族把持,下层士族无出头之日。所以社会上真正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门阀衰落,九品中正制已经不再适用,所以便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继位后,设立了进士科,通过科举取士来选拔人才。而也正是这一制度的设立,才让真正的饱学之士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第二件:开通京杭大运河。很多人都说,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自己在江南游玩方便。如果仅仅是那样的话,那你们就太小看隋炀帝的智商了。他开通大运河固然有贪图享乐的思想,但更多是为了沟通南北水道,满足社会的航运发展的需求。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料,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地区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件:三征高句丽。在汉朝时,陈汤斩首匈奴王后说了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虽然过了近2000年,但现在听到这话,仍叫人热血沸腾。当时高句丽抢占了中国在东北的地盘,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发兵攻打高句丽何错之有?唯一的失误就是,他在与高句丽作战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国内的综合情况,将大量的徭役摊派在百姓身上。最后官逼民反,国家也开始动荡不安。所以杨广在历史上也曾作出过贡献,并不能对他全盘否定。
八、隋炀帝耗钱开凿大运河的史实?
隋炀帝杨广为了游玩和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征调一百多万民工,历时六年,修建了一条东北起自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东南到苏杭,全长四千多里的大运河。河的两旁开辟大道,道旁种上榆树和柳树,岸边每隔两个驿站设置一座供杨广休息的行宫。
自洛阳到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共设置了40多座行宫。开凿大运河,共用了约1亿5千万个人工,平均当时每户百姓要出近20个人工,还有许多开挖运河的民工累死在河中。有一段河道挖得浅了些,杨广竟下令将挖掘这一段的官吏和民工五万多人全部捆住手脚,活埋在岸边。在客观上,这条用无数劳动人民血汗修建成的大运河,起着便利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
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八月起,杨广三次通过大运河到江都巡游,他乘着长二百尺,高四十五尺,上下四层的大龙舟。 随行的嫔妃、王公大臣、僧尼道士分别乘几千艘华丽的大船,首尾相望,绵延二百多里,拉船的纤夫就有八万多人,两岸还有骑兵护送,旌旗蔽日,热闹非凡。一到晚上,灯火通明,鼓乐喧天。杨广在船上纵情饮酒作乐,观赏两岸风景。沿途五百里以内的百姓,被迫奉献食品。珍贵美味的食品吃不完,开船时就挖一个坑掉了事。许多百姓被弄得倾家荡产。
九、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的概括?
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是为了便利糟运。
十、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六首?
皮日休《汴河怀古》
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胡增《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宗元鼎《炀帝冢》
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堤上偶成》清·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登舟》 清·乾隆
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
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
最是篷窗心惬处,雨晴绿野出耕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