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四孝故事后有什么感受200字左右?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二、二十四孝行故事?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三、二十四孝孝感故事?
湖北孝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唯一一个以“孝”为名的城市。
早在南北朝时期,孝感地区就因“孝子昌盛”而定名为“孝昌”。后来,后唐庄宗李存勖建国后,因孝昌的“昌”字与其祖父的名讳相犯,于是决定给孝昌改名。
因这个地方以“孝”闻名,《二十四孝》中,有三个故事都发生在孝昌,感动天地,因此,李存勖就将孝昌改为“孝感”。
下面,咱就来看看这三个关于“孝”的故事。
卖身葬父
汉朝时,山东博兴县人董永举家迁徙到孝感生活。因母亲早逝,董永从小就跟着父亲上山砍柴,下地耕种。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虽然清贫艰苦,但这也让董永体会到了父亲养育自己的不易,于是越发孝顺父亲了。
多年之后,父亲病逝,董永想着父亲生前已经尝遍人间的苦,现在即将入土为安,一定要体体面面地下葬。但是,父子俩平时的收入只够勉强饱腹,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丧葬的费用,董永借遍了亲朋好友、街坊四邻,也没凑够买棺材寿衣的钱。
万般无奈之下,董永只能选择卖身换钱,来安葬父亲。
天无绝人之路,傅家庄有个姓傅的老员外,听闻董永卖身葬父的事迹后,深深感动于他的尽孝之心,就给了董永一万钱,让他安葬父亲,并说无需他偿还。
但是,董永不仅是个大孝子,更是个至诚至信之人,他对老员外非常感激,安葬了父亲之后,就回到老员外家,甘当奴仆,偿还债务。
此外,民间还有传说,因董永孝行感动天地,玉帝就派仙女下凡给董永做妻子,与他一起偿还债务,这就是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了。
扇枕温衾
东汉时期,孝感地区有个著名的孝子,叫黄香,在黄香九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之后一直跟着父亲生活。
少年黄香因饱读诗书,不仅知书达理,对父亲更是非常孝顺,在夏日酷暑时,小黄香会先用扇子把床上的席子扇凉,再让父亲入睡;冬日严寒时,他会自己先钻进冰冷的被窝,把被子先捂热,再让劳累一天的父亲躺下。
后来,黄香考取功名,当上了魏郡太守,恰逢当地遭遇洪灾,黄香就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和俸禄拿出来,救济灾民。百姓感念黄香的救灾之恩,于是盛赞“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哭竹生笋
三国时期,在孝感地区有个叫孟宗的少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郎中说只有刚出土的新鲜竹笋熬的汤才能救治,可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根本不是竹笋生长的季节。
孟宗不甘心,就跑进竹林里不停地挖,挖得十指鲜血淋漓,也没有找到一根新鲜竹笋。
孟宗想到老母亲的病,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向上天祈求赏赐鲜竹笋,来治愈母亲的疾病。忽然,他听到“啪啪”的裂土声,只见无数的鲜竹笋破土而出!
原来,是上天感动于他的拳拳孝心,特意赐予鲜笋。孟宗大喜过望,拜谢过上天之后,采集了鲜竹笋拿回家熬汤。母亲喝过汤之后,果然痊愈了。
有人写诗赞叹道:“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孝道”的国家,而孝感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因孝得名的城市,更是将“孝文化”铭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四、二十四孝故事书
二十四孝故事书:传承中华美德的经典之作
中国古代文化中,孝道一直被奉为美德的最高境界。孝顺父母、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二十四孝故事书》以其经典的故事,讲述了中国古代孝道的至高境界。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本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经典之作。
一、《二十四孝故事书》的渊源与意义
《二十四孝故事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民间文化作品,由众多佚名民间作家所创作,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孝道的崇高追求。这本书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故事通过深情动人的描述,生动地展示了孝顺父母的众多方式和场景,如黄香的剖腹救母、孔子担水、郭巨扣门、顾恺之割肉喂母等。这些故事不仅感人至深,更传递了中华民族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二、《二十四孝故事书》的故事精选
《二十四孝故事书》共记载了二十四个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下面将为大家精选几个作为例子。
1. 黄香的剖腹救母
黄香是一位古代著名孝子,他的母亲生病卧床多年,没有人能够医治好她。黄香听说只有孩子亲手剖开自己的肚子,用自己的肉喂母亲,才能治愈她。为了救母,黄香果断行动,最终医治好了母亲。这个故事表现了黄香孝顺母亲的大无畏精神,举世为之震动。
2. 孔子担水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小时候,他的母亲因家境贫困,不得不亲自去村里挑水,孔子则常常亲自背着水桶前往村子的水井,为母亲取水,扛回家。这个故事展现了孔子对母亲的孝心,同时也启示了人们要尊敬和孝顺自己的父母。
3. 郭巨扣门
郭巨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坚贞不屈的孝子。一次,郭巨的母亲在家中睡觉,门外突然起火。郭巨担心母亲的安危,不顾自身安危,紧紧地拥抱住门框,拼命地使劲抵住门板,以阻止火势蔓延到内部。最终,火势得以扑灭,母亲被救出。郭巨的孝心感动了当时的社会,为后世传颂。
三、《二十四孝故事书》的教育意义
《二十四孝故事书》不仅是一本展示传统美德的经典之作,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通过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向读者传递了中华民族对家庭、亲情和孝道的看重和追求。
现代社会,受到各种文化冲击和价值观的冲突,一些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产生了怀疑。《二十四孝故事书》的出现,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以其生动、感人的故事,引导人们重新思考和珍视家庭、亲情和孝道这些重要的传统价值观。
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二十四孝故事书》更是一本宝贵的教材。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什么是真正的孝顺,更好地理解并实践孝道。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心灵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二十四孝故事书》作为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经典之作,通过深情动人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古代孝道的至高境界。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感动,传承中华美德,追寻更高的人文精神。
五、二十四孝的小故事
二十四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系列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以其勇敢、忠诚和孝顺的精神,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敬仰。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脍炙人口的二十四孝小故事,展现普通人的孝心和品德。
1. 文官谢安敬爱母亲
谢安,字安石,晋代著名的文官。他年幼时就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谢安对母亲充满敬爱之情,时常为母亲洗衣、缝补衣物。一次,谢安的家境突然变差,生活困苦。谢安母亲见状,主动将家具典当给别人,用来帮助儿子度过难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要从行动做起,无论家境贫寒还是富足,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2. 战国时期的孟母三迁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他的母亲也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教育家。孟子小时候,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三次搬家。孟母的孝心和教育观念为后世树立了榜样。这也告诉我们,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不计较任何付出,只希望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3. 单文柔的倾国之恋
单文柔是南宋时期文天祥的母亲。在文天祥的人生里,母亲占据了一个特殊的地位。母亲对文天祥的教育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和爱护。高中时期,文天祥的母亲卧病在床。文天祥每天早起给母亲用菜叶润唇、为母亲喂食。母亲去世后,文天祥将母亲的骨灰埋在家乡的林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4. 公输般敬奉父亲
公输般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夫,他不仅在对待国家事务上表现出色,对待父亲也非常孝顺。父亲老了之后,公输般为了照料父亲,每天做饭送到父亲房间,等父亲吃完才离开。公输般的孝心感动了大家,被誉为孝子的楷模。
5. 邯郸林氏兄弟买药还债
这个故事发生在北魏时期,林氏兄弟为了救治生病的母亲,卖掉家中的财产,借了大笔的债务。后因债主上访,要逼林氏兄弟还债。林氏兄弟深感困扰,在长时间思考了解情况后,想出了给镇上人民免费治病的办法。通过他们的悉心治疗和善良行为,债务也被无私的人们替他们还清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私的行为和善良的心灵总能感动人心,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用善良的行为来回报社会。
6. 曾子为救狗断其腿
曾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一年,曾子在海边散步时,看到一只狗被渔网困住无法脱身。曾子心生怜悯之情,为了救这只可怜的狗,他毫不犹豫地拿起石头,狠狠地砸向狗的腿骨断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狗的腿骨恢复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不仅要表现在对父母亲的孝敬上,对于身边的动物或人也应该心存善念和宽容之心。
7. 陆游的孝心和悲壮
陆游是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他以他的诗歌和孝心为人们所熟知。曾经,陆游的母亲生病,他不顾自己的生活困境,拿着一个放满饭菜的家伙来看望母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爱国心和孝心之间,可以找到一种平衡并互相激发。
8. 方干的母亲为孩子嫁给曹操
方干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抗曹名将。年少时,方干被招为曹操的侍妾。曹操得知方干的母亲从小抚养方干到如今仍非常的疼爱,于是决定将方干嫁给自己的儿子曹丕。方干听从母亲的安排,顺利嫁入曹家成为夫人。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有时候为了更大的利益和责任,我们必须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
9. 卫灵公为母亲守孝
卫灵公是春秋时期的郑国君主。灵公的母亲乘舟出行,船翻了,大家都逃了命,只有卫灵公为了挽救母亲,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的精神是无私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奉献。
10. 陶渊明孝顺父母
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但是他一直孝顺父母。他早年丧父,母亲年老体衰,陶渊明每天早晨都背母亲上山,让母亲看着自己下田种地。陶渊明的孝心感动了很多人,并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了他对父母的深情。
这些二十四孝的小故事都展示了中国古代孝子孝女的高尚操行和品德。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孝敬父母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植根于心的重要价值观。通过这些故事的传承,我们可以受到启发,践行孝道,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孝心与家庭责任。
六、历史趣闻二十四孝故事
历史趣闻二十四孝故事
中国历史悠久,蕴含着众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一个特别引人入胜的主题,即二十四孝。二十四孝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很重要的美德,代表了对父母的孝敬。以下是一些令人感动和有趣的历史趣闻二十四孝故事。
孝心伟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对以孝心而著称的情侣。他们之间的故事始终感动着人们的心。在故事中,祝英台为了孝敬母亲,不顾一切地放弃了与梁山伯的婚姻。她陪伴母亲度过了最后的岁月,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
在这个故事中,祝英台的孝心打动了众多的人。无论是在电影、电视剧还是戏剧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一直深受观众喜爱。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孝心的伟大,还传递了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忠诚孝顺的岳飞
除了二十四孝中的父母孝,忠诚孝道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将领,他以忠诚孝顺的形象为后人所称颂。
岳飞在历史上被誉为忠孝两全的楷模,不仅对国家事业忠诚无比,还对父母孝敬有加。尽管身为一位将帅,他始终保持着对父母的孝心。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家庭中,岳飞都展现出了奉献和孝顺的精神。
智慧孝敬的包公
包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官,他以智慧孝敬而闻名于世。在他治理下,有许多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
包公的智慧和勇气让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表率。他以公正的态度处理案件,同时也关注着家庭和亲情。他时常提醒人们,要孝敬父母并给予他们最好的关怀。
感人动人的故事
除了上述几个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还有许多其他感人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有一位孝顺的儿子,在父母生病期间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专心照顾他们。他日夜守候在父母身边,不离不弃。最终,他的父母康复,感激不已,并为他的孝行感到骄傲。
还有一位孝子,在家里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以供父母品味。他用心打理每一株植物,让父母在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他的孝敬之心使他的家庭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结语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也传递着与家庭、亲情相关的智慧。通过这些故事,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中的美德。
无论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岳飞还是包公,他们的故事都激励着人们从心灵深处去体验孝敬父母的真正含义。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也传达了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七、兔死狗烹故事感受?
飞鸟尽良弓藏,做事要懂得留一手,不然会很惨的。
八、二十四孝的故事讲述?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2、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3、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4、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5、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扩展资料: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二十四孝》之后,相继又出现《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劝孝书籍。
杨伯峻在《经书浅谈》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清末,张之洞等人将之扩编至《百孝图说》。应园先生邀请为其86岁父亲庆寿,陈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二十四孝图》内容绘制了《二十四孝图》卷,与之相比,徐操创作的《二十四孝史》则更具个性化。”
九、二十四孝故事的优劣
二十四孝故事优点是可以弘扬孝道精神,养成良好品德。劣势是故事过于年代久远,有些过分愚孝行为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应该摒弃
十、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