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奔吴的故事?

291 2024-12-17 08:00

一、泰伯奔吴的故事?

、泰伯奔吴

商朝末期辰光整个国家乱成一片,大小军阀各霸一方拥地称王,形成大小部落多个,其中有个周部落相当昌盛,有鹤立鸡群之势。

老周王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三个人都比较聪明而且都极有建树,至于兄弟三个之间的关系如何?史上记载不多,但笔者总认为他们之间并非和睦一心,不缺乏宫廷派系的暗潮涌动,则是没有流血而已。

泰伯不知何因无有后人,老二和老三都有子嗣,特别是老三季历有个儿子叫姬昌,极为贤明,老周王想传位于他,便有事无事地在几个儿子和大臣面前夸奖,甚至说大周的希望就在姬昌,话意再明白不过了。

二、仙人采药的故事?

唐文宗末年,建州刺史严士则,颇好真道。一回在端午时节前往终南山的采药途中迷了路,徘徊在群山与高峻的山崖间。几天之后,携带的干粮已吃尽,望眼看去,四周尽无人烟。估计路程,离京城不少于五六百里。

然而这里的树林、山峰幽静,风景明丽。忽然间严士则发现松竹之下有几间茅屋,烟气绕绕,藤萝掩映,曲径通幽。严士则连叩其门,竟然无人出来应门。于是他从篱笆的空隙往院里窥视,看到有一人仰卧在石床上看书。

严士则推开院门,直接来到那人的面前。那人这才整整衣服站起来。严士则行礼完毕,述说了事情的始末。那人让他坐在一块盘石上,并向他打听京城里的事,又问天子继位几年了?那人还说,他从安史之乱到这里,直到现在。

严士则告诉隐者,自己干粮用尽,饥饿难忍,请求他能给些食物果腹。隐者说:「我自从住进山谷,就没有生过火、煮过饭,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解饥。念你远来这里不易,自己到房梁上去拿吧。」

严士则从栋梁间取出一个纸袋,打开一看,里边有一百多颗扁豆形状的东西。隐者接着要严士则到药室拿来一个锅,拾柴打水,把一粒「扁豆」放在锅里煮,许久之后,略有香味,再看,已有手掌大小。

隐者说:「可以吃了,渴了就喝锅里的汤。」严士则刚吃了一半,就觉得饱了。隐者又说:「你能到这儿来,是缘分。从现在起,三十年内,你不会再觉得饥渴了。也将逐渐澹泊俗世之念,尘世之情。以后你的官位会到方伯(地方的长官),那地方离罗浮山不远。如果你能脱去尘世的荣华,还能获得长生之道。」

隐者接着说:「你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应该回去了。」严士则想要告别回家,却又怕再次迷路。隐者说:「不用担心,你离开这二三里,就能遇上打柴人,可以跟随他们离去。从这到京城不远。」

严士则出来之后,果然见到一位打柴人,于是就向他打听隐者的姓名,打柴人竟返回山中不作回答。严士则经过两宿,就到了樊川的村野。

回到京师之后,他就不喜欢吃东西,却觉得一天比一天气壮神清,常有驾驭鸾鹤的念头。他穿短衣,拄着用藤茎做成的手杖,经常依傍在岩崖边。他身为守卢仆射,却喜欢沉静无为,向往见到神异之人。

他向一位道士详细述说了来由,道士就把他收在门下做了弟子。等到听说他还有做一方长官的说法,便把他以处士的身分奏报到宫中,于是他就又开始做官。

从梓州别驾,做到建溪太守,当时他已经九十岁了。他做郡守才一周年,就辞官回到罗浮山。等到韦宙相公出任江南太守,派人访他,他还在山谷中。

唐宣宗皇帝大中十四年,严士则到建安上任时,路过江南,当时萧相公正在浙东考察民风,在桂楼设宴招待他,他只喝了几杯酒,别的什么也没吃。

三、泰伯奔吴的故事地点?

无锡梅村一带。

泰伯奔吴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出现了一个显赫的国家,它就是始建于无锡梅里(今梅村一带)的吴国。吴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是整个先秦时代公认的资历最深的姬姓诸侯国。西周《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克殷,祭于周庙,泰伯、仲雍都供奉在列祖之内,其地位之高是很清楚的。在《史记》中,司马迁也是这样认为的。

四、泰伯与苏州的典故故事?

苏州泰伯庙位于阊门内下塘街250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永兴二年(154)郡守麋豹建于阊门外,五代后梁乾化四年(914)吴越王为避兵乱徙于今所。1092年诏号至德庙。南宋建炎四年(1130)庙毁。乾道元年(1165)知府沈度鸠工重建,又于庙前建至德桥。

宋文帝元嘉年间有位吴郡太守叫刘损,字子骞,萧县(今属安徽)人。他是儒生出身,对“三以天下让”的泰伯很崇敬,因此一到任,就去拜谒泰伯庙。当时庙在苏州阊门外普安桥西堍的金阊亭(金阊门遗址在今阊门外普安桥西堍。)旁,据《春申君碑》记,是汉顺帝永和年间(136—141)的吴郡太守韩整建造的(见民国《吴县志》)。桓帝永兴二年(154),又经太守麋豹重修。可是刘太守到了庙门口,却不敢进去,因为庙宇破败不堪,大殿已成危房。他觉得徐佩之等前任真是拆烂污,于是下令大修。这庙东间祭祀的是“泰伯长子三郎”(《吴郡志》),这就奇了,因为古籍记载都说泰伯“无嗣”,怎么冒出了“长子”?有长必有次,仲雍的得位岂非可疑?因此五代吴越钱氏移庙于阊门内时,就把三郎撤掉,换上季札陪祀。

据《泰伯统谱》载:东汉永兴二年(154),吴郡太守糜豹迁建于阊门外雁宕村南。南宋淳祐六年(1246),提刑潘凯增绘仲雍和季札两像。明宣德五年(1430)由知府石昆玉、巡监胡继升先后修葺。嘉靖四十一年(1562),万历十九年(1591)、四十六年,崇祯二年(1629),知府史应撰修,南尚宝卿吴尔成出资成之后圮。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十九年先后葺治,主其事者有知府况钟、巡抚汤斌等名臣。康熙四十四年(1705),赐至德无名额—块。康熙五十五年(1716),存礼廊而新之,并立石碑记之。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灾。同治十三年(1874)冬,后裔吴之炳抚苏重建。1937年“八一三”事变,大殿右侧惨遭敌机轰炸。民国时期亦曾修缮。庙中有康熙、光绪及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

五、三个采药人的故事?

桃花山静安寺里的和尚都去准备一年一度的法事大会去了,庙里只留下老方丈和新来的三个小和尚看家。

有一天老方丈病了,派了个小和尚去后山上采药。

小和尚爬上后山,经过一个废弃的山洞,被山洞里边开矿剩下的石料所迷住了,他想到了赌石,打磨出来是玉料,可以雕刻佛像,于是便喜出望外地捡了许多回来。老和尚含着笑表扬了他,并嘱咐他暂时不要把拣到赌石的事说出去。

第二天,老方丈又派了一个小和尚上后山采药,经过山洞时当然他也发现了洞中的石头,他也高高兴兴地捡了许多回来。老和尚还是含着笑也表扬了他,并也嘱咐他暂时不要把拣到石头的事说出去。

第三天,第三个小和尚去采药。经过山洞时还是捡回来了一堆石头,而把采药的事和前两个小和尚一样都扔到脖子后面去了。

老方丈已经下不了床了。

三个小和尚非常惊恐地问老方丈:“您这是怎么了。”

老方丈说:“我病了三天,让你们三个上山去采药,结果你们三个没去采药,却给我捡回来一堆的没用的石头,所以我的病就愈来愈重了。”

三个小和尚这时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上山是去采药的。他们再去上山,再去给老方丈采药。

禅中智慧:干事业、做事情如果总是被左右所分心,最终难成大焉。

六、一位父子采药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一起去山上采药。他们沿着山路走了很长时间,终于到达了一片茂密的森林。父亲告诉儿子:“我们要小心行事,不要让自己走失。”

他们沿着山路走了一段时间后,突然迷路了。父亲十分着急,但儿子却非常冷静,他说:“爸爸,不要着急,我有办法。”

儿子随手把一片树叶插在地上,然后告诉父亲:“我们要沿着这片树叶的方向走,直到找到出口。”父亲十分惊奇,但还是按照儿子的方法走了下去。

很快他们找到了一条小溪,沿着溪边走,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父亲对儿子说:“你真是聪明绝顶,我很骄傲。”

从那以后,每当他们在山上采药时,儿子总是能够帮助父亲找到回家的路。父亲深深地感激儿子,认为他是自己的骄傲和希望。

七、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现今哪里?

《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今天(无锡)一带。

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

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这个愿望,就三让王位带着弟弟仲雍,从中原到了现无锡市郊的梅村(也称梅里),开发了广大的江南地区,建立了吴国, 因此 梅村也被誉为 江南第一古镇 。以后姬昌继承了王位,就是赫有名的周文王,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八百年的周朝。

八、伯夷的故事?

伯夷(生卒年不详),商末孤竹国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子姓,名允,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

关于伯夷故事

  最著名的就是伯夷与叔齐两人推让君位的事。本来伯夷与叔齐都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是长子,叔齐是三子。最初,国君想要叔齐当继承人,但遗嘱还没有立,就去世了。按照传统的制度,应该由长子继承王位,但是,伯夷尊崇父亲的遗志拒绝继位,想推自己的弟弟叔齐上位。

  而叔齐觉得自己继位不符合礼制,对不起兄长,也拒绝继位。这样的争执不下,两人最后都跑了,反而让最没存在感的老二继承了王位。

九、哈伯的故事?

哈伯,1868年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哈伯的父亲是染料商人,这让哈伯从小与化学结缘,自幼就有异乎常人的化学天赋。

他曾先后到柏林、海德堡、苏黎世求学,师从著名化学家霍夫曼(1881年因为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与福井谦分享诺贝尔化学奖)和本生(发现了焰色反应、发明了光谱分析仪、发现了铷和铯)

十、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今哪里?

《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今天(无锡)一带。

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

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这个愿望,就三让王位带着弟弟仲雍,从中原到了现无锡市郊的梅村(也称梅里),开发了广大的江南地区,建立了吴国, 因此 梅村也被誉为 江南第一古镇 。以后姬昌继承了王位,就是赫有名的周文王,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八百年的周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