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西红色经典事件概括?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闽西就有一批知识分子受新思潮的影响,开始寻求革命真理,投身反帝反封建洪流。在北京、厦门、广州等地求学的闽西籍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发起组织和创办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团体、刊物,不断将新文化、新思想送入家乡。
1921年春,邓子恢从江西崇义回到龙岩,与章独奇、陈明、曹菊如等一批进步青年成立“奇山书社”,创办了闽西最早的革命刊物《岩声报》,成为当时全省发行范围最广、影响较大的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传播马列主义的主要刊物。随后,《汀雷》、《长汀月刊》、《幻灯》、《虹痕》、《莲钟月刊》、《钟声》等刊物纷纷出版,在传播马列主义方面起到了先导作用,为建立闽西党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闽西红色故事50字?
闽西是福建省的一个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和革命传统。以下是一些闽西红色故事:
1. 红军长征:闽西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之一,中央红军在闽西进行了多次战斗,取得了不少胜利。
2. 古田会议: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于1929年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3. 土地革命:闽西是土地革命的重要区域之一,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4. 闽西革命根据地:闽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的西大门,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故事反映了闽西人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英勇奋斗和贡献,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红色经典小故事对话?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有一件事情让老师记忆犹新:有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学习情况已无从考证),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老张被几个兵痞打。于是他们就出来围观。忽然,有一个高高的男孩大叫了一声:“你们太欺负人了!”
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嚷道。一个兵痞圣气凌凌地说:“怎么拉?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挨!”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上。”几十个学生就连打带赶地把他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张一命。那个高个子男孩就是杨靖宇。
那几个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于是第二天,他们又叫来更多的兵痞,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一进学校,就嚷着要找昨天那个高个子男孩。校长急了,就一个劲地道歉。兵痞不听。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知道这是什么么?是洋火!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烧了。”校长也赶忙说:“诶,我们也管不住他。你们还是走吧,这孩子,你们不走,把他逼急了,他一定会烧。房子烧了,你们头也不会饶你们。快走吧。”于是,兵痞们就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四、陕西红色经典小故事?
红色经典故事多,延安的窑洞,油灯都是故事
五、红色经典小故事演讲?
非常值得演讲。因为红色经典小故事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鲜明的思想内涵,能够让人们深入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这些小故事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如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演练,将会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思考,实现良好的演讲效果。关于红色经典小故事的演讲,可以从相关文献和资料中获取材料,了解其背景、内涵和教育意义,结合具体的案例和个人经验进行阐述和深入分析,使演讲更具亲和力和说服力。同时,适当运用语言表达和表演技巧,加强情感交流和互动性,能够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实现演讲的最终目标。
六、湖湘红色经典小故事?
1934年冬天,中央红军过湖南汝城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瑶族妇女徐解秀家,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张行军被剪下一半留给农户家。
共产党人就是这样,自己有一床被也要分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七、红色经典小故事短篇40字?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八、3分钟演讲闽西红色故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转移后,从赣南中央苏区突围回闽西的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组成的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坚决摒弃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红八团、红九团及各县地方武装,紧密地依靠人民群众,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在原闽西苏区的基本区域龙岩、永定、上杭、连城、漳平、宁洋、平和、南靖、长汀、清流、归化及广东省的大埔、饶平等县的广大地区,进行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先后打破了国民党军10个正规师的反复“清剿”,在战略上配合了红军主力的行动,保存并发展了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开辟了大片的游击根据地,保持了中国革命的战略支点,取得了与红军长征相辉映的伟大胜利。
国民党军在“清剿”初期以军事进攻为主,依仗其军事上的绝对优势,采取分进合击,层层包围的战术,“追剿”“驻剿”“搜剿”并用。后又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口号,军事、政治、经济“三管齐下”。还实行自首政策,颁发所谓“自首自新条例”,引诱红军游击队中的动摇分子投降变节。这种瓦解政策曾经给红军游击队造成一定困难和损失。
为求得生存和发展,红军游击队运用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红八团创造的“散兵群战术”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战术,搞得国民党军防不胜防,处处被动挨打。红八团分散活动时,国民党军大肆散布红军游击队已被“剿灭”,并准备在龙岩城召开“剿匪”祝捷大会。为打击敌人的气焰,粉碎其谎言,邱金声率一个短枪队,夜袭龙岩国民党陆军第十三医院,缴获大量药品。邱金声还在医院打电话给驻守龙岩的第十师师长李默庵,警告他不要吹牛。岩南漳游击队,在掩护群众收割中,用6发子弹,打退了国民党军一个连的抢谷队;在岩永靖地区的一次战斗中,17名战士以200余发子弹,打退了敌人一个团的进攻。后来,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将这种战术加以总结,印发给其他部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瓦解敌人的保甲制度和壮丁队,红军游击队运用“白皮红心”的策略,创造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两面政权”。即在革命力量较强的乡村,红军游击队派党员或革命骨干去担任保甲长,参加壮丁队,变保甲制度为赤色联防,使壮丁队成为游击队的辅助力量,变白色碉堡为红色堡垒;在革命力量较弱的乡村,同保甲长和壮丁队约法三章,要他们掩护游击队的活动并保护群众斗争,如有违反,严惩不贷。红军游击队巧妙地利用敌人的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保护了群众,也保存和发展了自己。
在最艰苦的日子里,人民群众为了帮助红军游击队解决粮食和军需品,冒着生命危险,发明了“担杆装盐”“双层桶装米”“大蒲包装饭”等办法,把粮食和各种物资运送上山。垅丘坑妇女陈客为支援红军游击队,两次被捕,受尽酷刑,被割去乳房,但她始终坚贞不屈,直到被国民党军残酷杀害。许多群众为了保护红军,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一次,国民党军突然包围了永定县戴洋祭村,威迫群众交出红军伤病员,当众杀死了2名青年,并威胁要杀光全村人,但群众至死不肯吐露半点真情。正是由于无数革命群众冒死援助和支持,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才得以在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直至胜利。
闽西南游击区开展的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毛泽东同志曾赞扬道:“你们三年苦斗有很大的功绩”“你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保留了这么多干部,保留和发展了部队,保留了20万亩土地,保卫了苏区广大群众的利益,这是伟大的胜利。”这是对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最好的评价。
九、闽西红色故事简短100个字?
8月15日是抚市镇的墟期。刽子手们把陈康容绑着推到墟场对面的山包上,她一路上高声唱着《国际歌》,当刽子手把她推进活埋她的土坑时,她拼尽最后的力气,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汉奸卖国贼!”陈康容壮烈牺牲了,年仅25岁。
十、简短红色经典小故事
最近,我在回顾一些经典的小故事时,突然想起了一则简短但极为深刻的红色故事。
故事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那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人们为了追求公平与正义而奋斗。在那个时候的中国,革命精神在每个人的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故事情节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工人,名叫李华。李华来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勤劳正直的人。从小,李华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他心中的红色火焰。
在某个寒冷的冬日,李华正好从工厂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衣衫褴褛,瑟瑟发抖。李华走过去关切地问道:“叔叔,您没事吧?需要帮忙吗?”老人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华二话不说,就脱下了自己的外套给了老人,并把自己的围巾、手套也递给了他。老人感激地看着李华说:“年轻人,你真是个好孩子!”李华笑着回答:“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李华继续和老人聊天,从中得知老人是一位曾经的解放军老战士,如今过着困苦的生活。听到老人的经历,李华内心燃起了一把火,决心传承那份红色的理念。
几年后,李华成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事寓意
这个简短的红色经典小故事打动了我,让我深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周围的人。这个故事中,李华发现老人需要帮助后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种关心他人的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培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其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身份和地位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价值。李华并不在乎老人的身份,他只是看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一样,我们也应该保持这种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人,无论他们的背景如何。
最后,故事中的李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这个故事给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个人的力量是强大的,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宏伟的故事中的主人公。
结语
这个简短红色经典小故事让我思考了很多,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论多么微小的行为,都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营造一个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就像李华一样,哪怕是一件简单的举手之劳,我们也应该心存善念,关怀他人,并为之付诸行动。
让我们一起传承那份红色的理念,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