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斋志异小谢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有一篇名为《小谢》。原文描述了一个名叫小谢的男子,他因为贪婪而被妖精所害,最终被救赎。译文如下:
小谢是个贪婪的人,他听说山中有一座宝塔,里面珍藏着无数财宝。他决定去寻找宝塔,但在山中迷路了。突然,他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告诉小谢宝塔在前方。小谢跟随女子来到了一个洞穴,里面果然有许多财宝。然而,当小谢贪婪地想要拿走宝物时,女子变成了妖精,将他困在了洞穴中。
小谢被困在洞穴中,感到非常后悔。他意识到自己的贪婪导致了这一切。他开始悔过自新,诚心忏悔。突然,一位仙人出现了,他告诉小谢只有真心悔过才能获得救赎。小谢虔诚地向仙人忏悔,并发誓改过自新。
仙人被小谢的真诚所感动,他解救了小谢,并告诉他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小谢从此改变了自己的贪婪本性,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婪是会带来灾难的,只有悔过自新才能获得救赎。
二、增广贤文100句精选及译文?
1、百世修来同渡船,千世修来共枕眠。
2、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3、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4、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5、爽口食多偏生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6、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9、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1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1、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12、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13、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14、当时若不登高望,谁识东流海洋深。
15、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16、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17、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18、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19、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20、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21、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22、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23、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24、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25、闹里有钱,静外安身。
26、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27、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2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29、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30、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31、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32、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33、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34、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倾。
3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36、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37、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38、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39、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40、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41、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42、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43、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44、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45、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
46、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47、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48、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49、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50、人不通古今,吗牛而襟裾。
51、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52、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5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5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55、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56、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
57、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馀。
58、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59、善化不足,恶化有馀。
60、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61、知者减半,愚者全无。
62、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63、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64、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馀。
65、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66、猪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总不如。
67、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68、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69、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70、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71、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72、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73、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74、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75、求财恨不多,财多反害己。
76、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77、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78、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79、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80、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81、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82、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83、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84、嫉财莫嫉食,怨生莫怨死。
85、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86、多少少年亡,不大白头死。
87、墙有缝,壁有耳。
88、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89、贼是小人,知过君子。
90、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91、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92、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93、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9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96、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97、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98、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99、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00、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三、聊斋志异连琐译文?
杨于畏,搬家居住在泗水岸边。他的书房临近旷野,墙外有很多古墓。每到夜晚,墓地里的白杨被风刮得哗哗作响,声音如同波涛汹涌。
一天深夜,杨于畏一个人在灯下,正感到凄凉,忽听墙外有人吟诗:“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帷。”反复吟诵了好几遍,声音悲哀凄楚。仔细一听,柔弱婉转像是个女子,杨于畏心中大疑。第二天一早,出去看看墙外,并没有人迹,只有一条紫带子遗弃在荆棘丛中。
杨于畏捡了回来,顺手放在窗台上。到了夜晚,二更天时,又传来吟诗声,和昨夜一样。杨于畏悄悄地搬了个凳子到墙边,登上去往外一望,吟诗声顿时没有了。杨于畏醒悟是女鬼,但心里却很倾慕她。第二夜,他早早地藏在墙头上等着。
一更天快完的时候,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子,从荒草中姗姗而出,手扶小树,低着头悲伤地念起那两句诗。杨于畏轻轻咳嗽了一声,女子倏忽一下,隐入荒草中不见了。杨于畏继续在墙下等着,等那女子又出来吟完诗,他隔墙续道:“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过了很久,墙外寂静无声。
杨于畏回到书房中,刚坐下,忽见一个美丽的女子从外面走进来,向他施礼说:“您原来是位风雅之士,我却过分害怕而躲避开了。”
杨于畏大喜,拉她坐下。那女子又瘦又弱,似乎连衣服的重量也承担不起。杨于畏问道:“你的家乡是哪里?怎么长久地住在这地方?”女子回答说:“我是陇西人,随父亲流落到这里居住。十七岁时得暴病死去,到现在二十多年了。住在荒野地下,十分孤单寂寞。那两句诗是我自己作的,以寄托幽恨之情。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下句,承蒙你代续上了,我九泉之下也感到欢快!”杨于畏想和她交欢,女子皱着眉头说:“阴间的鬼魂,不比活人,如果幽欢,会折人阳寿。我不忍祸害君子。”
杨于畏只好作罢,却又用手摸女子的胸,见仍是处女的样子。又要看看她裙下的一双脚。女子低头笑道:“你这狂生太罗嗦了!”杨于畏摸着女子的脚,见月白色的锦袜上系着一缕彩线,再看另一只脚上却系着一条紫带子,便问:“怎么不都用带子系住?”女子回答说:“昨夜因害怕你躲避时,紫带不知丢到了什么地方。”
杨于畏说:“我替你换上。”便去窗台上取来那条紫带递给女子。女子惊讶地问哪来的,杨于畏如实说了。女子解下彩线,仍用带子系住。收拾完,女子翻阅起桌上的书,忽见元稹作的《连昌宫》词,感慨地说:“我活着时最爱读这些词。现在看到,真如在梦中。”
杨于畏和她谈论起诗文,觉得她聪慧博学,令人喜爱。杨于畏和她在窗下剪着灯花夜读,如同得到了一个知心朋友。
从此后,只要一听到杨于畏低声吟诗,一会儿女子就来了。常嘱咐杨于畏说:“咱们交往的事你一定要保密,不能泄露。我自幼胆小,恐怕有坏人来欺负我。”
杨于畏答应了。两人如鱼得水,亲热非常。虽然未曾同寝,但双方的感情却胜过了夫妻。女子常在灯下替杨于畏抄书,写的字端正柔媚。又自己选了一百首宫词,抄录下吟诵。还让杨于畏准备下棋具,买来琵琶,每夜教杨于畏下棋。有时女子自己弹起琵琶,奏起《蕉窗零雨》的曲子,让人心酸。
杨于畏不忍心听完,女子便又奏起《晓苑莺声》,杨于畏顿觉心旷神怡。两人灯下玩乐,往往忘了天明。直到看见窗上有了亮色,女子才慌慌张张地走掉。
一天,薛生来访,正碰上杨于畏白天睡觉。见屋子里琵琶、棋具都有,知道这些东西不是杨于畏擅长的。又翻阅他的书时,发现了一些抄录的宫词,字迹端正秀丽,心中越发怀疑。杨于畏醒来后,薛生问道:“这些游戏用具是哪来的?”杨于畏回答说:“想学学。”又问诗卷是哪来的,杨于畏假称是从朋友处借的。
薛生反复赏玩,见诗卷最后一行小字写的是“某月日连琐书”,便笑着说:“这是女子的小名,你怎么如此欺骗我?”杨于畏窘迫不安,不知怎么回答好。薛生苦苦追问,杨于畏闭口不答。薛生便卷起诗卷,以拿走相要挟。杨更加窘困,只得实说了。薛生要求见见这个女子,杨于畏告诉他女子的嘱咐,薛生却更加仰慕。杨于畏迫不得已答应了。
到了夜晚,女子来了。杨于畏便转述了薛生要见见她的意思。女子发怒地说:“我怎么嘱咐你的?你竟喋喋不休地跟人说了!”杨于畏解释说明当时的情况。女子说:“我和你缘分尽了!”杨于畏百般安慰解释,女子终究还是不高兴,起身告别说:“我暂时躲避躲避。”
第二天,薛生来了,杨于畏告诉他女子不愿见。薛生怀疑他在推托,晚上又带了两个同学来,赖着不走,故意扰乱杨于畏,吵吵嚷嚷闹个通宵。气得杨于畏直翻白眼,但是无可奈何。众人一连几夜,也没见那女子的影子,便都有了回去的心思,不再吵闹了。忽听外面传来吟诗声,大家静静一听,只觉那声音非常凄惋。
薛生正在凝神倾听,同学中有一个武生王某,搬起块大石头投了过去,大喝道:“拿架子不见客人,什么好诗,呜呜咽咽的,让人烦闷!”吟诗声顿时消失了。大家都埋怨王生,杨于畏更是恼怒,脸色不好看。说话也难听了。
第二天,同学们都走了。杨于畏独宿空房,心中盼望着女子再来,却一直渺无人影。
又过了两天,女子忽然来了,哭泣着说:“你招了些恶客,差点吓死我!”杨于畏连连道歉。女子匆匆地走了出去,说:“我早说过和你缘分尽了,从此永别了!”
杨于畏正想挽留,女子已消失不见了。此后过了一个多月,女子一次没来。杨于畏天天思念,人瘦得皮包骨头,但却没法挽回了。
一晚,杨于畏正一个人喝着酒,女子忽然掀帘进来了。杨于畏高兴地说:“你原谅我了?”女子流着泪,默默不语。
杨于畏忙问怎么了,女子欲言又止,只说:“我赌气走了,现在有急事又来求人,实在羞愧!”杨于畏再三询问,女子才说:“不知哪里来的个肮脏鬼役,逼我当他的小妾。
我自想是清白人家的后代,怎能屈身于鄙贱的鬼差呢?可我这个弱小的女子,又怎能和他抗拒?您如认为我们感情深厚,如同夫妻,不会听任不管吧?”杨于畏大怒,恨恨地要打死那鬼差。可又顾虑阴问阳世不同路,怕无能为力。
女子说:“来夜你早点睡觉,我在你梦中请你去。”于是两人重新和好,一直谈到天亮。女子临去又嘱咐杨于畏白天不要睡觉,等到夜晚相会,杨于畏答应了。
第二天午后,杨于畏喝了点酒,乘着酒意上了床,蒙衣躺下。忽见女子来了,给他一把佩刀,拉着他的手走去。来到一个院子,两人关上门正在说话,忽听有人用石头砸门。
女子吃惊地说:“仇人来了!”杨于畏打开门,猛地窜了出去。见一个人红帽青衣,满脸刺猬般的胡须。杨于畏愤怒地斥责他,鬼役横眉怒目,凶悍地漫骂不止。杨于畏大怒,持刀冲了过去。
鬼役捡起石块,雨点般地砸过来,其中一块正中杨于畏的手腕,再也握不住刀。正在危急时候,远远望见一人,腰里挂着弓箭正在打猎。杨于畏仔细一看,却是王生,急忙大声呼救。王生弯弓搭箭,急忙跑过来朝鬼役一箭射去,正中大腿;再一箭,结果了性命。杨于畏喜欢地道谢。王生询问缘故,杨于畏都说了。
王生高兴自己上次得罪了女子,这次可以赎罪了,于是和杨于畏一块进了女子的住室。女子战战兢兢的,羞怯不安,远远地站着一句话不说。
王生见桌子上放着把小刀,有一尺多长,用金玉装饰。他把刀从匣中抽出来一看,冷光四射,能照见人影。王生赞叹不绝,爱不释手。跟杨于畏说了几句话,见女子羞愧害怕得可怜,王生便走出屋子,告辞走了。
杨于畏也独自返回,翻过墙后,一下子跌倒在地,于是从梦中惊醒,只听树中的雄鸡已高一声低一声地叫开了。杨于畏觉得手腕很疼,天明后看了看,手腕上皮肉都肿了。
到了中午,王生来了,说起夜晚做了个奇怪的梦。杨于畏说:“没梦见射箭吗?”王生奇怪他预先知道。杨于畏伸出手腕,讲了缘故。
王生回忆着梦中见到的那个女子,只恨不是真正见面。自觉对女子有功,又请杨于畏给通融通融。到了夜晚,女子来拜谢。杨于畏归功于王生,就便讲了王生想见一面的诚恳心情。
女子说:“他的帮助,我不敢忘记。但他是个纠纠武夫,我真的害怕!”过了会儿又说:“他喜欢我的佩刀。那把刀是我父亲出使粤中时,用一百两银子买来的。我很喜欢,就要了过来,缠上金丝,并镶上了明珠。父亲可怜我年幼死去,用刀殉莽。现在我愿割爱,把刀赠给他,见了刀就像见了我本人一样。”
第二天,杨于畏跟王生说了女子的意思,王生大喜。到夜晚,女子果然带着刀来了,对杨于畏说:“告诉他珍重,这把刀不是中原出产的!”从此后,杨于畏和女子来往如初。
过了几个月,女子忽然在灯下边笑边看着杨于畏,像要说什么,可又脸色一红,不说了,如此好多次。
杨于畏便抱着她询问,女子说:“长久以来承蒙你眷爱,我接受了活人的气息,天天食人间烟火,白骨竟有了活意。现在只须人的一点精血,我就可以复生。”杨于畏笑着说:“是你不肯,哪是我吝惜呢?”女子说:“我们结合后,你定会大病二十多天,但吃药可以治好。”
于是两人恩爱起来。过了会儿,女子穿上衣服起来,说:“还需一点生血,你能够拚上疼痛爱惜我吗?”杨于畏取过利刃,刺破手臂,女子仰卧在床上,让血滴进肚脐中,起来说:“我不再来了。
你记住一百天后,看我的坟前有青鸟在树梢上鸣叫,就赶快挖坟。”杨于畏答应。女子临出门又嘱咐说:“千万记住,不要忘了。早了晚了都不行!”说完便走了。
过了十多天,杨于畏果然大病,肚子胀得要死。请来医生抓了药服下,排泻出很多稀泥样的浊物。
又过了十多天,病才好了。计算着到了一百天,杨于畏让家人拿着工具在女子的坟前等着。到了傍晚,果然见两只青鸟在树枝上鸣叫。
杨于畏高兴地说:“可以了!”于是刨去荆棘,挖开坟墓,只见棺木已经腐烂,但女子的面貌仍像活的一样。
杨于畏甩手一摸,女子身上有温气,便盖上衣服,把她背回家中,放到温暖的地方。觉得女子口里有了一丝气息,又喂了些汤粥,到半夜女子醒了过来。
从此后,女子常对杨于畏说:“死了二十多年,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四、聊斋志异《鬼哭》译文?
(顺治四年)高苑谢迁起事,所有官老爷的住宅,都变成"贼窝"。王学
使七襄的住宅,"贼"聚集更多。城破,大兵到来,被杀死无数。阶坡下堆满
尸体,血流如河。
王学使进城,搬走尸体,洗刷血迹,仍然住在宅内。往往白天见鬼,夜
间床下磷火纷纷,墙角鬼哭不断。
—天,王遨迪寄宿在此,听到床下小声喊;"逮迪!邀迪!"慢慢声音大
了,说:"我死得好苦啊!"说完,大哭。满院子都哭。
王学使听到,提着剑闯进来,大声说:"我是王学使,你们不认识吗?"只
听一片"嘘嘘"冷笑声。王于是只好请些和尚、道士,设水陆道场,念经
超度众鬼。夜里,抛饭庭中,只见碑火荧荧,遍地皆是。
先是有看门人老王,害重病,昏昏沉沉,不知人事,已有几天。这晚,忽
然呵欠醒了过来。他老婆送来食物,他说:"刚才主人不知为何在脘子里供
饭,我随着大伙吃过了,现在不饿。"
从此,再无鬼怪。难道做道场真有好处吗?
五、聊斋志异寄生译文?
寄生字王孙,郡中名士。父母以其襁褓认父,谓有夙惠,锺爱之。
长益秀美,八九岁能文,十四入郡庠。每自择偶。父桂庵有妹二娘,适郑秀才子侨,生女闺秀,慧艳绝伦。
王孙见之,心切爱慕,积久寝食俱废。父母大忧,苦研诘之,遂以实告。父遣冰于郑;郑性方谨,以中表为嫌却之。
王孙愈病,母计无所出,阴婉致二娘,但求闺秀一临存之。郑闻益怒,出恶声焉。父母既绝望,听之而已。
郡有大姓张氏,五女皆美;幼者名五可,尤冠诸姊,择婿未字。一日上墓,途遇王孙,自舆中窥见,归以白母。母沈知其意,见媒媪于氏,微示之。
媪遂诣王所。时王孙方病,讯知笑曰:“此病老身能医之。”芸娘问故。媪述张氏意,极道五可之美。芸娘喜,使媪往候王孙。媪入,抚王孙而告之。
王孙摇首曰:“医不对症,奈何!”媪笑曰:“但问医良否耳:其良也,召和而缓至,可矣;执其人以求之,守死而待之,不亦痴乎?”王孙欷歔曰:“但天下之医无愈和者。”媪曰:“何见之不广也?”遂以五可之容颜发肤,神情态度,口写而手状之。王孙又摇首曰:“媪休矣!此余愿所不及也。”
反身向壁,不复听矣。媪见其志不移,遂去。
一日王孙沉痼中,忽一婢入曰:“所思之人至矣!”喜极,跃然而起。急出舍,则丽人已在庭中。细认之,却非闺秀,着松花色细褶绣裙,双钩微露,神仙不啻也。
拜问姓名,答曰:“妾,五可也。君深于情者,而独锺闺秀,使人不平。”王孙谢曰:“生平未见颜色,故目中止一闺秀。今知罪矣!”遂与要誓。方握手殷殷,适母来抚摩,遽然而觉,则一梦也。
回思声容笑貌,宛在目中。阴念:五可果如所梦,何必求所难遘,因而以梦告母。母喜其念少夺,急欲媒之。
王孙恐梦见不的,托邻妪素识张氏者,伪以他故诣之,嘱其潜相五可。妪至其家,五可方病,靠枕支颐,婀娜之态,倾绝一世。近问:“何恙?”女默然弄带,不作一语。母代答曰:“非病也。
连日与爹娘负气耳!”妪问故。曰:“诸家问名,皆不愿,必如王家寄生者方嫁。是为母者劝之急,遂作意不食数日矣。”妪笑曰:“娘子若配王郎,真是玉人成双也。渠若见五娘,恐又憔悴死矣!我归即令倩冰,如何?”五可止之曰:“姥勿尔!恐其不谐,益增笑耳!”妪锐然以必成自任,五可方微笑。
妪归复命,一如媒媪言。王孙详问衣履,亦与梦合,大悦。意虽稍舒,然终不以人言为信。过数日渐瘳,秘招于媪来,谋以亲见五可。媪难之,姑应而去。久之不至。
方欲觅问,媪忽忻然来曰:“机幸可图。五娘向有小恙,因令婢辈将扶,移过对院。公子往伏伺之,五娘行缓涩,委曲可以尽睹矣。”王孙喜,明日,命驾早往,媪先在焉。即令絷马村树。引入临路舍,设座掩扉而去。
少间五可果扶婢出,王孙自门隙目注之。女从门外过,媪故指挥云树以迟纤步,王孙窥觇尽悉,意颤不能自持。未几媪至,曰:“可以代闺秀否?”王孙申谢而返,始告父母,遣媒要盟。及媒往,则五可已别字矣。
王孙失意,悔闷欲死,即刻复病。父母忧甚,责其自误。王孙无词,惟日饮米汁一合。
积数日,鸡骨支床,较前尤甚。媪忽至,惊曰:“何惫之甚?”王孙涕下,以情告。媪笑曰:“痴公子!前日人趁汝来,而故却之;今日汝求人,而能必遂耶?虽然,尚可为力。早与老身谋,即许京都皇子,能夺还也。”王孙大悦,求策。媪命函启遣伻,约次日候于张所。
桂庵恐以唐突见拒,媪曰:“前与张公业有成言,延数日而遽悔之;且彼字他家,尚无函信。谚云:‘先炊者先餐。’何疑也!”桂庵从之。次日二仆往,并无异词,厚犒而归。王孙病顿起。由此闺秀之想遂绝。
初,郑子侨却聘,闺秀颇不怿;及闻张氏婚成,心愈抑郁,遂病,日就支离。父母诘之不肯言。
婢窥其意,隐以告母。郑闻之,怒不医,以听其死。二娘怼曰:“吾侄亦殊不恶,何守头巾戒,杀吾娇女!”郑恚曰:“若所生女,不如早亡,免贻笑柄!”以此夫妻反目。二娘故与女言,将使仍归王孙若为媵。女俯首不言,意若甚愿。
二娘商郑,郑更怒,一付二娘,置女度外,不复预闻。二娘爱女切,欲实其言。女乃喜,病渐瘥。窃探王孙,亲迎有日矣。及期以侄完婚,伪欲归宁,昧旦,使人求仆舆于兄。
兄最友爱,又以居村邻近,遂以所备亲迎车马,先迎二娘。既至,则妆女入车,使两仆两媪护送之。到门,以毡贴地而入。时鼓乐已集,从仆叱令吹擂,一时人声沸聒。王孙奔视,则女子以红帕蒙首,骇极欲奔;郑仆夹扶,便令交拜。王孙不知何由,即便拜讫。二媪扶女,径坐青庐,始知其闺秀也。举家皇乱,莫知所为。
时渐濒暮,王孙不复敢行亲迎之礼。桂庵遣仆以情告张;张怒,遂欲断绝。五可不肯,曰:“彼虽先至,未受雁采;不如仍使亲迎。”父纳其言,以对来使。使归,桂庵终不敢从。相对筹思,喜怒俱无所施。张待之既久,知其不行,遂亦以舆马送五可至,因另设青帐于别室。
王孙周旋两间,蹀踱无以自处。母乃调停于中,使序行以齿,二女皆诺。及五可闻闺秀差长,称“姊”有难色。母甚虑之。比三朝公会,五可见闺秀风致宜人,不觉右之,自是始定。然父母恐其积久不相能,而二女却无间言,衣履易着,相爱如姊妹焉。
王孙始问五可却媒之故,笑曰:“无他,聊报君之却于媪耳。尚未见妾,意中止有闺秀;即见妾,亦略靳之,以觇君之视妾,较闺秀何如也。使君为伊病,而不为妾病,则亦不必强求容矣。”王孙笑曰:“报亦惨矣!然非于媪,何得一觐芳容。”五可曰:“是妾自欲见君,媪何能为。
过舍门时,岂不知眈眈者在内耶。梦中业相要,何尚未知信耶?”王孙惊问:“何知?”曰:“妾病中梦至君家,以为妄;后闻君亦梦,妾乃知魂魄真到此也。”王孙异之,遂述所梦,时日悉符。父子之良缘,皆以梦成,亦奇情也。故并志之。
异史氏曰:“父痴于情,子遂几为情死。所谓情种,其王孙之谓欤?不有善梦之父,何生离情之子哉!”
六、老子精选译文?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译: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七、白狐的故事原文及译文?
1.《将军辞·白狐》原文:
安平侯萧公以故大将军子,少年为将,转斗三边,旌麾指处敌酋望风辄靡。且好读书,幕中多文士,时有“儒将”之称。元初五年,公年而立,统军征漠北,入山失道,士卒渴饮于泉者多染疾疫,医官束手。方其时,有儒生白姓者谒公,进奇方。使试之,果大愈,公喜而问所欲。生再拜,曰:“仆鄙人,粗通诗书,因慕将军威仪,自揣或可侍笔砚,幸勿以山野见弃。”试与论文,则博闻强识,名理湛深,于黄老犹佳,遂悦而纳之。
生时年未及弱冠,容仪秀雅,性颇羞怯,不喜交接,虽同侪亦不多言,唯见公有喜色。更兼不谙兵事,人多讥之。公爱其灵秀,每于夜谈之际教以《六韬》、《尉缭子》之书。生绝慧,往往过口成诵,然状甚不乐,以公故勉为之也。居三月,指点兵法,虽宿将不能敌,人复奇之。而公爱愈甚,同食同止,出入帐中不禁,宛然腹心矣。
后一日,营中宴饮,生强辞不可,无何醉不胜,避卧帐中。未几公入,笑谓曰:“醉则醉矣,何扭捏作女子之态?”近视之,则衣衫委于榻上,中有一狐犬卧。公大惊,知其异类,白姓者,乃白狐之谓也。然交接日久,亦不畏,徐以手抚狐耳,狐亦于枕上转侧,憨态可人。公趋出,戒军士不得擅入,乃归。
次日生入见,公佯作色曰:“好狐儿,中军之地,岂汝出入之所哉?”生骇而愧,伏拜再三,泪盈于睫而不敢言。公色稍霁,曰:“将为祸乎?”生对以不敢。公不语。生恐,膝行曳公衣裾,瑟瑟若稚子依母。公乃戒之曰:“以汝晓知诗书,兼师生之谊,今以君子视汝。倘妖术难舍,当速去,勿玷我营帐。”生涕泣曰:“仆之事将军,如子路之事圣人,敬爱且不足,焉敢悖逆?”公笑骂曰:“若个狐 儿,岂敢自比贤者?”生稍安,然举止尤有惧意,公抚之良久方解。
自是生与公情好愈密,间露媚态,公以其为狐故,颇不为意,言语亦狎戏亲昵。于人前则端方如旧。
元初七年,漠北诸部皆释兵,唯楼烦不降。上遣使者谕公,务求一战以克全功。公将数千轻骑夜围楼烦王于陇西,将击之,大风忽起,飞砂扑面,遂为胡所败,死伤逾千。公以狂风独起于战场,疑而未发。言于生,而生颜色恍惚,似有愧意,公益疑,固诘之。生不答,亦不辩。公震怒,责以当日言,立遣生,始涕泣以实告。
盖狂风诚为生所致,究其情则可怜。先是,生与公有前因,得相从于漠北。此役功成,夙分且尽,一别恐难再见。遂颓败之,聊自欺耳。公感其诚,怅然良久,叠唤“痴儿”不已。天命既定,军法无情,亦无可奈何。生顿首痛哭,血流污面,公盍目不忍视。然自与生别后,思念殊甚,遍询军士,不知所踪。空自小桥独立之时,引领为劳;月下愁酌之际,结想成梦;其人实未曾一日去心。
后三十年,公以顾命辅政,二千石以下黜陟皆决于公,帝深忌之。适族中有争地伤人命者,坐免官。继而劾奏连上,至于籍家充军,妻子并系。行至云中,路崎岖不可进,监者屡垢詈,羞愤将死。强至驿亭,忽见一碑为风剥雨蚀,依稀旧迹,盖昔年征漠北驻鞍处。公豁然悟,十年征战卅载荣华宛若南柯,而今梦醒,一生蹉跎过矣。正痴醉间,忽一人笑曰:“当日只唤我‘痴儿’,今日当如君何?”蓦然抬首,则生倚门立,玉面不改,青丝依旧,额上旧痕灿如莲花,而神色颇戏谑。公叹曰:“君别来无恙,我将为异路矣。人生苦短,一入罗网,追恨何及?世人修仙,诚有以也。”生惨然曰:“自别后夜夜煎心,形未销而魂已碎,安在哉修仙之乐?”遂泣下,公亦唏嘘。泪眼相望,哽咽不能语,携手入室中。
既入,生命置酒,仆婢往来,众若不见。与言,则风流蕴藉不似当日,眉目流转,如怨如慕。酒酣,掠发微笑曰:“仆尝闻言,‘只羡鸳鸯不羡仙’,将军亦知之否?”公愕然良久,曰:“君曾见头白鸳鸯乎?”生笑曰:“此亦易耳。”置镜奁,出匣中物,则画眉之青黛。执之曰:“久欲效京兆尹,君其勿却。”遂为公画眉。顾视镜中,宛然三十年前形貌矣。
后,上以公出将入相,有大功于国,竟死于道途,殊不忍,谥安平侯。
2.译文
安平侯萧公以故大将军的儿子。年少征战,杀伐决断,很有威名。30岁统征漠北,他领兵凑巧迷失于山林,士兵喝水染上疫情,军医治无力。此时有一白姓儒生进献了一个奇方,治好了士兵们的病。萧将军知道后问那白姓青年想要什么奖赏。那青年说:“我是个鄙陋之人,粗通一点诗书,仰慕将军威仪,想侍奉您左右,请您千万不要因为我是乡野之民就嫌弃我。” 萧将军试他文章。发现他博闻强识,名理湛深,堪比黄庭坚之才学。此人未满20,容仪秀雅,性颇羞怯,不喜交接,看见同僚也不多说话,唯有萧将军的时候面有笑容。因为他不懂用兵,同僚对他诸多讥讽嘲笑。
萧将军爱其灵秀,每天晚上夜谈之际教他《六韬》、《尉缭子》等兵书。此人聪明绝顶,往往过口能诵,所以公常夸奖勉励他。3个月过后,军营之中即使征战多年的老将,用兵之道竟敌不过他,大家遂蔚然称奇。而此时萧将军更喜欢他了,同吃同行,自由出入帐中而不加禁止,俨然当他是心腹。
有一日,营中宴饮,小白虽强烈推辞,最后还是被灌了酒,不胜酒醉,避卧帐中。不一会儿萧将军进来,笑他说:“醉就醉了呗,干嘛还扭捏的象女人似的。”走近一看,小白衣衫团在床上,中间有一只狐狸在趴着,哪还有什么小白。
公大惊,这才知道那家伙原来不是人。回想当初他的介绍,姓白这个姓氏的,正是白狐的名称。因为自己与他相处久了,当下却并不怕,慢慢地以手抚摸狐狸的耳朵,此时那狐狸也在于枕上转过身,憨态可人。萧将军突然想起什么匆忙冲了出去,警告军士不得擅入,这才回来。
第二天小白晋见,萧将军故意板着脸道:“好你个狐狸,中军之地,岂能由你自由出入?”小白听了吓一跳,又怕又羞,跪拜再三,眼泪含着眼圈不敢说话。萧将军看他如此,脸色稍稍开朗一些,接着说:“你是想在军中惹什么事儿吗?”小白忙说不敢。萧将军看着他不说话。小白心中忐忑,跪着走到他的面前曳着公的衣服下边,瑟瑟发抖就像小孩子靠着母亲。萧将军看着他低头告诫说:“因为你通晓诗书,又因为你我师生之谊,所以我把你视为君子故对此不予追究。倘若有一天你妖术难舍,为害将士,那就速速离开吧,不要玷污了我的营帐。”小白哭诉:“我侍奉将军勤勉就如当年子路侍奉孔子,敬爱还来不及,怎么敢悖逆?”萧将军听了笑骂道:“你个小狐狸,竟敢自比贤者?”小白听了这话稍稍放下了一颗心,但是举止之间仍然有害怕,萧将军见他如此安抚了好长时间才罢休。
俩人重归于好以后小白待他越来越亲密,举手投足之间经常流露媚态,萧将军以为小白是狐的缘故才如此,并不以为意,私下言谈之间还多了调笑亲昵之意,只是当着别人面才神情严肃象过去那般。
元初七年,漠北诸部皆交兵称臣,只有楼烦拒不投降。皇上派人送信给萧将军,要他务求一战必胜。萧将军带领数千轻骑夜围楼烦王于陇西,准备下手,本来满有把握得事情,却因为忽起大风,飞砂扑面,最后竟然被楼烦打败了,死伤过千。当时只有萧将军单独被狂风吹起躲开了战场,他心中很是疑惑却什么没说。回去后跟小白说了这件事,但见小白颜色恍惚,似有愧意,他遂起了疑心,便责问小白。小白不回答,也不辩解。萧将军震怒于他的态度,把当初他们之间的承诺拿出来要他兑现,要他马上走,这时小白才哭着以实情相告。
那狂风确实是小白所致,究其实情却真是可怜。
因小白与萧将军有一段前世因缘,所以先前救他之后才随他回了漠北。如果这回萧将军打了胜仗,则前缘已尽,俩人一别怕是很难再见。小白舍不得,于是偷偷做了手脚,让这仗败了,想姑且延缓一些时日。
萧将军听后感动于他的诚心,怅然良久,一声声不停唤他“痴儿”。
可是天数已定,军法无情,结果却也无可奈何。
小白知道一切不能挽回了,遂捶头痛哭,血慢慢流到了脸上使他那绝色之颜染上了血污,萧将军闭上眼睛不忍心看他伤心欲绝的样子。
自从小白走后,萧将军日夜思念,问遍了军士,却找不到他得踪迹。
渐渐的,萧将军的日子萧索起来,独上小桥,翘首以盼佳人归;月下酒醉,幻想小白回归时。
小白虽然走了,但他的身影一刻也没有从萧将军心头离去。
其后过了三十年,萧将军以顾命大臣身份辅政,俸禄二千石以下的官职提拔和罢免都由他说得算。皇帝对他很忌惮。
正好此时他族中有人因为争地害了人家性命,使他受了诛连,被皇上免去了官职,然而此时弹劾他得奏章连连献上,罪上加罪,落了个家中男丁被除籍充军,妻、子连罪。发配充军途中行至云中此地,路崎岖不可进,送监官每每污言辱骂,让他羞愤得想死。勉强行至驿亭,忽见一碑为风剥雨蚀,依稀旧迹,正是他昔年征漠北停马得地方。
公豁然了悟,十年征战30年荣华宛若南柯一梦,而今梦醒,一生蹉跎却已过了。
正痴醉间,忽听一人笑说:“当时你只唤我‘痴儿’,今日你又如何?”蓦然抬首,只见小白倚门立,玉面不改,青丝依旧,额上旧痕灿如莲花,而神色颇戏谑。萧将军遂叹道:“你别来无恙,可惜我却将为异路了。人生苦短,一入罗网,追恨何及?世人〔狐狸〕都想着修仙,果然也是很有道理的。”说完只见小白惨白着脸色道:“自当初别后我夜夜煎心,形未销而魂已碎,哪里又享到修仙之乐了?”说着便哭了,萧将军听了一阵唏嘘。俩人泪眼相望,哽咽不能语,携手入室中。
既入,小白命人备酒,仆婢往来,萧将军周围的人就像看不到一样。小白与他说话,言谈之间则风流蕴藉不似当日,眉目流转,如怨如慕。
酒意正酣,小白掠发微笑曰:“我常听人说,‘只羡鸳鸯不羡仙’,将军可曾听说过?”萧将军愕然良久,道:“你曾见过白头的鸳鸯吗?”小白笑说:“这很容易啊。”拿出镜匣,取出那匣中之物,正是一只青黛色的眉笔。看着它道:“很久前我就想效仿那京兆尹张敞为爱妻画眉的故事了,今日有幸为你画眉你可不许推辞。”说完便提笔为萧将军画眉。待他画完后萧将军回首看那镜中之人,宛然是自己三十年前的形貌。
后来,皇上因为萧将军出将入相,有大功于国家,最后竟死于发配途中,于心不忍,便赐他谥号安平侯。
八、三仙聊斋志异译文?
《聊斋志异》三仙
译文
有个书生去金陵赶考,经过宿迁县时,遇到三个秀才,言谈超逸旷达。书生便买来酒,请他们聚谈。三个各自介绍自己的姓名,一个叫介秋衡,一个叫常丰林,另一个叫麻西池。四人开怀痛饮,十分快乐。一直喝到天黑,介秋衡说:“我们还没尽东道主之谊,先叨扰客人一顿丰盛的酒宴,实在于理不当。我们住的地方距此不远,请客人前去住宿。”常麻二人也站起身,拉着书生,叫上仆人一块前去。
到了县城北山,忽然看见一座院落,门口绕着一道清溪。进入家门,见房屋甚是整洁。三秀才喊小童掌上灯,又叫人安排下书生的随从。麻西池说:“过去都是以文会友。现在考期临近,不能虚度了今夜。我有个主意,咱们拟四道题目,用抓阉的办法,每人抓一个,文章完成后方可喝酒。”大家都同意,分别拟个题目。写下放到案几上,每人抓一个后就在案几上构思写作。二更没完,四人都已脱稿,互相传换着品评。书生读了三秀才写的文章,佩服至极,草草抄下藏到怀里。这时,主人拿出好酒,用大杯劝客。书生不觉大醉。主人便领他到另一座院子里住下。书生醉得来不及脱鞋,穿着衣服倒头便睡下了。
第二天,书生一觉醒来,红日高照,四下一看并没有房屋,自己和仆人睡在山谷里,心中大惊。见旁边有个深洞,水从洞里缓缓流出,惊讶得不知怎么办好。看看怀里,三篇文章都在。下山询问当地人,才知道那洞叫“三仙洞”。洞中有蟹、蛇和蛤蟆三种仙物,最灵验,经常出洞游逛,人们往往会碰到他们。书生进了考场,三个题目都是三仙写的文章,书生就因此高中了解元。
九、聊斋志异放蝶译文?
放蝶
《放蝶》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本文选自朱其铠主编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卷八。《放蝶》节选自《聊斋志异》,讲述了两个虐待动物的人,遭受惩罚的故事。
基本信息
中文名放蝶出处《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
十、聊斋志异,鬼妻,译文?
原文 泰安聂鹏云[1],与妻某,鱼水甚谐[2].妻遘疾卒[3].聂坐卧悲思,忽忽若失。一夕独坐,妻忽排扉入[4].聂惊问:“何来?”笑云:“妾已鬼矣。感君悼念,哀白地下主者[5],聊与作幽会。” 聂喜,携就床寝,一切无异于常。从此星离月会[6],积有年余。聂亦不复言娶。伯叔兄弟惧堕宗主[7],私谋于族,劝聂鸾续[8];聂从之,聘于良家[9].然恐妻不乐,秘之。未几,吉期逼迩[10].鬼知其情,责之曰:”我以君义,故冒幽冥之谴;今乃质盟不卒[11],锺情者固如是乎?“聂述宗党之意。鬼终不悦,谢绝而去。聂虽怜之,而计亦得也。迨合卺之夕,夫妇俱寝,鬼忽至,就床上挝新妇,大骂:“何得占我床寝!”新妇起,方与挡拒。聂惕然赤蹲,并无敢左右袒[12].无何,鸡鸣,鬼乃去。新妇疑聂妻故并未死,谓其赚己,投缳欲自缢。聂为之缅述[13],新妇始知为鬼。日夕复来。新妇惧避之。鬼亦不与聂寝,但以指掐肤肉;已乃对烛目怒相视,默默不语。如是数夕。聂患之。近村有良于术者[14],削桃为杙[15],钉墓四隅,其怪始绝。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泰安:州名,今为山东省泰安市。 [2] 鱼水甚谐:喻指夫妻谐和融洽,两情相得。鱼水,喻指夫妻。详《马介甫》注。 [3] 遘疾:犹言染疾,遘,遇,遭受。 [4] 排扉,推门。 [5] 哀白地下主者:哀告冥间的主管人。 [6] 星离月会:谓离、会均在夜间。 [7] 惧堕宗主:犹言耽心断绝宗嗣。堕,废绝。宗主,指嫡长子,嫡长子为一宗之主,故称。 [8] 鸾续:即续弦,续娶妻子。鸾,鸾胶,弦断可用以接续。详《马介甫》注。 [9] 良家:清白人家。 [10] 逼迩:逼近。迩,近。 [11] 质盟不卒:盟誓不能终守。质,盟约。 [12] 无敢左右袒:不敢表示偏袒哪一方。左右袒,左袒或右袒,即袒露左臂或右臂,以示支持或偏护某一方。《史记·吕后本纪》载,汉初吕后专政,尽王诸吕,危及刘氏政权。太尉周勃等在吕后死后,夺得军权,下今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为刘氏。 [13] 缅述:追述。 [14] 术:巫术。 [15] 以杙(yì弋):小木桩。 译文 泰安的聂云鹏,夫妻感情很好,如鱼得水。他的妻子病死,聂云鹏或坐或卧都沉浸在悲痛和思念中,以至神情恍惚,怅然若失。一天晚上,聂云鹏正在家中独坐,妻子忽然推门进来,聂云鹏惊异地问:“你从哪来?”妻子笑着说:“我已经成了鬼,感激你对我的悼念,就哀求阴间的阎王爷,暂与你幽会一番。”聂云鹏大喜,抱着妻子上床睡觉,一切和她在世时一样。斗转星移,这样过了一年多,聂云鹏也不提续弦的事。聂云鹏的叔伯兄弟们怕他家绝后,私下里劝他续弦。聂云鹏听从了他们的劝告,聘定一位良家姑娘,但怕鬼妻知道,一直没敢告诉她。不久,聂云鹏的婚期近了,鬼妻知道了实情,责备他说:“我因为你的恩义,所以甘愿冒受阴间惩罚的危险,如今你却不守盟约,真正忠于爱情的人是这样的吗?”聂云鹏陈述了叔伯兄弟们的意思,鬼妻始终很不高兴,告别而去。聂云鹏虽然很可怜她,却又无可奈何。到了聂云鹏成亲那天夜里,他和新妇都睡下了。鬼妻忽然来了,在床上猛打新妇,大骂道:“为什么要占据我的床铺!”新妇爬起来,抓住鬼妻双臂抗拒。聂云鹏胆战心惊,赤身裸体地蹲在床上,不敢偏袒哪一方。过了一会儿,雄鸡叫了,鬼妻才离去。新妻因而怀疑聂云鹏的妻子本来没有死,说聂云鹏骗她,想上吊自杀。聂云鹏向她讲述了实情,新妇才知道那本是一个鬼。到了第二天晚上,鬼妻又来了,新妇吓得躲开了。鬼妻也不和聂云鹏同床,只是用指甲掐他的皮肉,接着就在灯下对他怒目而视,一言不发。这样过了好几夜,聂云鹏非常苦恼。附近村子有精通阴阳术之人,削了几个桃木橛子,钉在鬼妻坟墓的四周,鬼妻才绝迹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