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关持之以恒的故事?

264 2024-04-16 23:02

一、苏轼有关持之以恒的故事?

宋朝文学家苏轼小时候就非常崇拜东汉名士范滂,并立志成为他那样的有识之士。

刚刚开蒙读书时,苏轼看到同学中有人在传阅石介写的《庆历圣德诗》,这首诗中提到了宋朝贤臣韩琦、富弼、杜衍、范仲淹等人。苏轼就认认真真地抄写了这首诗,指着诗中提到的人名,请求老师一一讲述他们的故事。

老师给苏轼讲解以后问苏轼:“你为什么对这些贤人很感兴趣呀?”苏轼回答:“古人云,见贤思齐。我弄清楚了这些贤人的事迹后,便于向他们学习呀。”

老师非常赞赏苏轼小小年纪志存高远的心性,鼓励他不仅要立志,更要继续努力。

此后,苏轼的确不仅口头上说立志要向贤人学习,并且在实际行动上用功读书,努力积累知识和学习做人的道理。

多年的坚守和持之以恒,苏轼长大以后,在从政为官、接人待物上,处处向东汉的范滂和当代的韩琦、范仲淹等人学习,力求做一个正直节义的人。

写文章诗词,苏轼也是如此,宣扬古圣先贤之道,树正气,斥奸佞,所以他的作品都写得豪放而有气势,并入选“唐宋八大家”之列。

二、有没有关于苏轼的小故事?

苏轼是个吃货,这在他的诗里都有所提及

例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或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最著名的就是东坡肉了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其实苏轼吃猪肉,是因为穷的,猪肉当时是贱肉,富贵人家都吃的是羊肉,因为当时苏轼被贬黄州,都需要自己开垦荒地,自给自足。

苏轼被贬海南的时候,发现了生蚝

然后就兴冲冲地写信给小儿子苏过,“海南有这么好吃的牡蛎,你可千万不要让朝廷士大夫知道了,不然他们要是争着来海南,会把我的美味分走的。”

苏轼是个乐天派,而且很爱开玩笑,无论是道行高深的佛印大师可以调侃苏轼,甚至一些地位低下的贩夫走卒都可以与苏轼开玩笑:

苏轼在黄州时爱读杜牧的《阿房宫赋》,常至夜深不寐。当时有两个老兵被派来服侍苏轼,深苦于此。一夜天寒地冻,苏软还在高声朗读,一个老兵抱怨说:“也不知道他读的书有什么好!夜深了也不睡觉!”另外一个人说:“也有一句很好的。”抱怨的老兵大怒说:“你懂得什么!”回答:就那句“不敢言而敢怒”很好。

关于苏轼的玩笑,甚至开到了他自己的生死上;

苏轼临终时,子孙在床侧伺候。苏轼问:“你们说生好还是死好?”一个儿子回答说:“当然是死好。”苏轼问为何,儿子说:“你看这么多人死了都没回来,要是死不好,他们肯定早就回来了。”

三、有没有关于苏轼的小故事?

复制

(一)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二)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三)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四、与苏轼有关故事100字?

想当然

考官梅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上文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记到尧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圣。

五、苏轼的故事?

《苏东坡改诗》

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

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土,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六、有关苏轼的用典?

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世人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生平事略

公元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今安徽阜阳市治)。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儋州(古名单耳)(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为古代儋州的文化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御赐号文忠(公)。故有“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荣誉之称。

七、有关苏轼的论据?

苏轼也就是苏东坡,北宋眉州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画家,散文家,书法家。苏轼父子三人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是两宋时期第一大书法家,他的作品寒食帖被评为天下第二行书。

八、有关苏轼的古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九、有关苏轼的精美散文

有关苏轼的精美散文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和散文家。苏轼的散文作品丰富多样,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苏轼的散文作品主题广泛,既有关于自然山水的描写,也有关于历史人物的述怀,更有关于社会现象的思考。他的散文语言简洁明快,洋溢着深情和诗意。苏轼的散文流露出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无论在美学价值还是思想内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轼的散文作品风格独特,有时形式章法捉摸不定,藏而不露,有时洋溢着豪放的气息,散发着朝气蓬勃的活力。他善于用寥寥数语勾勒出绚丽多彩的意境,点出人物的心情、感悟生活的哲理,让读者在感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亦能思索其中的深意。

下面是苏轼的几篇精美散文作品:

《东坡买橘》

买橘者言平吕家果可爱,余尝未见。今日买一斗,得南五台山后,其形色与众不同,果美而甘,朝发之。路过一大松齿村,诸坊乡僻,次第濯足。乃大题其果曰:“我的橘子不可是甜橘,这是闽溪寺前的橘”。余见其枕北结实形重,想必有重名。问之,乃谓“双髻坛背前为足贴不手贴,侧面甚似顶连眉”。余笑曰:“出道单名哪个宝贝,我管它是山橘还是地橘!足贴是辰开之果,手贴,就是戌开之便”。

《农家傍晚》

近日,则千里晴风,稍经应节。我欢然瞥见,豪放脱俗,直上青云;杂陈撂满,踏碎手页面。时葚红长稀,黄缬不插。四屋中,午睡者犹未醒,酣寝者渐有动;门四开,猪之往来暗随生。

山山水水瘠色腥劝婆无泪,树头货色鬼魂多嗟泣。东坡即此数娇儿,慈痛摧肠即此几捧色。怀得金笼愁看月,花街东过欲晓蹲。

清鉢舂清醍,耳外闻香气。吾徐号出政书数行,向之来演经书那构。鸟迹暮横云外佣,雨声头上花边狗,山栖花就花栖山。

《巽公寺晚泊轩》

晴景轩前萧索,山光水色,分明在心口中。山影摇红藓,水光浸绿萍,环环相袭相莫,奈何乎相熏相染,烟雨渔家渔火烟,露借一秤托千金。

恨君常别调,我向西湖泊缘坐;父老米以田连税任庞然。晑色叠柴扉,兰台静室,世去乎厌,众鸟相随相干;天意浮波兮,垂纶吐红胜。夜舞霓裳千万条,玉珑回首星精眸。

窗次花女颜,驶交岁晩,千载容颜;明朝依玉楼琼鼓酒杯冷。酒楼多似愁,城市变革,自有恍惚春归梦想;君何不悟,岂有蝴蝶落花轩横。相见更一日,倍思不忘余音在,便是他人酒也他乡。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闲公忠鹅拈轻笑,岂知身势易流落。

细雨湿衣看不见,彩云波霞空中腾。

纷嚣君家那远擅,春风一样无所缚。

欲问鹅儿何时醒,只应人间觅何物。

《赤壁怀古》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阁序》和苏轼的《赤壁怀古》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绝世双璧。

赤壁一曲深沉凄婉,以赤壁之战为背景,以赤壁之景为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英雄豪杰的敬仰。苏轼运用了富有韵律感的句式,给人以如诗如画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生活的思索。

赤壁怀古有云:“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些字句令人回想起历史上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感叹英雄的遭遇,思索人生的意义。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再现,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思考。

苏轼的散文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以心灵的触动。他以朴实的语言描绘出自然风景的壮丽和人生百态的悲欢离合。苏轼的散文作品触动了后人的心灵,也影响了无数的文人雅士。

总之,苏轼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他的作品不仅美在语言的表达,更美在文字背后的哲理与智慧。无论是赞美自然山水,抒发个人情感,还是倡导社会改革,苏轼都以他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他的散文作品将永远为后人所敬仰和追崇。

十、苏轼的父亲与苏轼的故事?

《三字经》在谈到古人勤学读书的时候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位苏老泉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与儿子苏轼、苏辙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年少时纵游天下,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经历科举失败。此后他调整了治学方向,放弃科举考试,闭门苦读十数年,终于大器晚成,不仅创作了《六国论》等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实现了跻身仕途的梦想,还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一门三文豪”的千古佳话。

年少贪玩,受兄长影响幡然醒悟

公元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今四川眉山市)。苏家不仅家风优良,还有着很浓厚的读书氛围。苏洵的父亲苏序非常重视儿孙辈的学习,他说:“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倾其钱财,购置了大量书籍置于书房。苏轼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他祖父购置的书如汗牛充栋,自己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环境中。

苏洵的两个哥哥都十分喜爱读书,大哥苏澹读书刻苦认真,可惜身体不佳,求取功名未能如愿。二哥苏涣天资聪慧贤良,从小喜欢读书,也终于不负众望,在公元1027年,考得进士及第。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苏洵却不像两位哥哥一样那么爱读书。他天生聪明,辩智过人,但少年时代却不爱读书。在苏洵12岁时,苏序专门请了先生来教三个儿子。每当先生讲课,苏澹、苏涣正襟危坐,专心听讲,唯有苏洵对先生所讲授的声律、平仄押韵等做文之道不感兴趣,甚至干脆跑出课堂到郊外去游山玩水,他自己后来也在文章中说起当年顽劣的自己,“予昔少年,游荡不学”。这段事也被欧阳修记载在《苏君墓志铭》之中:“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苏洵转变了学习态度呢?影响因素之一是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这一变故让苏洵发现生命的有限与短暂,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除了游玩山水是否应做有意义的事情。奔丧回来的二哥苏涣,早就听闻这个弟弟喜好山水,便让他写些文章,这本是一个自然的要求,苏洵却捉襟见肘,腹中文墨全无。为了帮助苏洵,苏涣心生一计,决定让苏洵重修苏氏族谱。在编写族谱的过程中,苏洵了解到了先祖们勤学奋进、施展抱负的精彩人生,不禁备受鼓舞,顿觉自己荒废时间的可耻,这才决心发愤读书。

以墨当糖

闭门苦读的科考之路

这一年,苏洵二十七岁。在古代,这个年纪妥妥地已是中年了。在苏洵生活的北宋年间,人们的平均寿命在50岁左右,而且流行早学早婚。此时的苏洵已经结婚成家,尚未立业,他对自己的妻子程氏说道:“我自己感觉,现在开始重新学还来得及,但是如果一心向学,就没有时间再顾及家中事务,怎么办?”程氏对丈夫的决定立马给予了支持:“我想要劝你发奋读书很久了,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是因为我的要求而读书,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读书毕竟是你个人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这个志向,那么家里的事情交给我好了,你好好读书就是。”程氏的话如同定心丸,苏洵自此潜心苦读。

下定决心的苏洵读书非常用功。把墨汁当成糖来蘸粽子的典故,很好地说明了苏洵读书的专注程度。有一年端午节,程氏见苏洵一大早就待在书房,怕他饿了,便给他送了几个粽子和一碟白糖。之后她进去收碟子时,竟然发现苏洵把粽子吃完了,糖碟却丝毫未动,而苏洵的嘴边一片黑一片白,又是墨汁又是糯米粒。原来是苏洵读书读得太入神,错把墨汁当成了糖。

这样专注准备科举考试的学习态度让苏洵的文学功底颇深,但令人遗憾的是,苏洵的科举之路却异常坎坷,苦读一年多之后,苏洵第二次考进士科(第一次是18岁那年参加乡试落榜),不中。之后,他又去参加茂才异等考试,又没有考中。(《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苏洵“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以等科,皆不中”)。

调整人生方向,大器终晚成

37岁这年,在科考之路上屡试屡败的苏洵终于接受了自己“考渣”的体质,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不考了。原因何在?经过三次考试,苏洵得出一个结论,科举考试并非自己所长。这是其一。其二,苏洵已经三十七岁了,从二十七岁开始重新发奋读书考科举,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了。苏洵不打算为科举考试浪费自己的生命—— “此未足为我学也,”决心走自己的路。他烧掉了十年中为科考所作的数百篇文章,继续埋头苦学。只是,从此他不再是考生苏洵,他要为自己读书、为解决问题写作。苏洵的人生目标从之前的考科举进士,转移到了两个新的目标:第一是通过博览群书、研读经典,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第二是精心培养苏轼、苏辙两个儿子。

从37岁开始,苏洵闭门读书长达七八年,那么效果究竟如何呢?欧阳修在《苏洵墓志铭》中描写了其七八年间的读书历程和效果。欧阳修说,苏洵潜心研究了儒家的六经和百家学说,考证古今太平与动乱、成功与失败的变迁,考察圣贤们遭遇的挫折和顺利之事,出仕、退隐的原因,从他们的人生经历、著作当中获得思想精华,然后一层一层积累在心中,但抑制着并不表达出来。从此文思敏捷,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必定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直到此时,他被科举考试所累的才华才迸发得淋漓尽致。

在对儿子的培养上,苏洵不仅是两个儿子的慈父,也是他们的不可多得的老师。父子三人常常同题作文,互相切磋。流传至今的《六国论》就是一例。苏洵说的是“弊”(六国因赂秦而亡),苏轼说的是“士”(人才),苏辙说的是“势”(天下大势)。二子的《六国论》基本上是就史论史,而苏洵则借古讽今,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他还带领二子游历名山名寺,以拓宽眼界,提升气度。从实践上看,苏洵的家教是非常成功的,苏轼、苏辙与他一同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大家,这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是一段佳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苏洵年近半百之时,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二子苏轼、苏辙在嘉祐元年(1056年)赴汴京拜谒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苏洵献上自己的文章,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认为其可与贾谊、刘向媲美(“虽贾谊、刘向不过也”),并竭力向朝廷推荐苏洵,苏洵的文章因此受到京城士大夫争相传阅,文名大盛,一时之间汴京的学者竞相模仿苏氏所作的文章。这一年,苏洵四十八岁。次年,苏轼、苏辙参加科举考试,同登金榜,轰动京师,父子三人才名远扬。苏辙也在52岁那年经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走上了仕途,实现了自己跻身庙堂、兼济天下的梦想。

莫道岁月晚,奋起正当时。纵观苏洵的一生,虽起步晚,还经历了数次科考失败,却靠着自己的一腔抱负和不甘落后的心,终于大器晚成,迎来了璀璨的人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