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对孔孟老庄的认识?
对孔孟老庄的认识就是对儒家和道家的认识,一个是人定胜天的入世,一个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出世。
儒家与道家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儒家给我们的中国人的一片心灵的土地,道家给我们的是头顶上一片心灵的天空。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儒家哲学,核心的就是讲要兼济天下。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士不可不孔矣,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宜悦乎。”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有一种时代使命感,要有宏大刚毅的指向,任重而道远。以仁爱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
道有多远呢?死而后已。其实这一片土地需要一步一步丈量过去,它教给我们的是一个人的社会人格的实现。
但是光有勾勒不够,他认同的是社会规则,群体意识。但是过分的认同沉迷其中,就不认识自己是谁了,这就是中国的道家精神。
庄子说:“独于天地精神共往来。”也就是说,天下万物跟自己的生命之间是有呼应的,我们今天往往是太忙碌了,就不接地气。
中国古人讲:每一年春风起的时候,人的神思就随着胸怀浩大,看到一年走的时候,觉得生命要有所承诺和担当。这种情怀今天少了,老是封闭在一个很封闭的屋子里,忽视了外界自然的沟通和交流。庄子是从宇宙的眼光去看世界,他说很多东西没有写出来,靠你的心去感悟:“万物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名法而不遇、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也就是天地之间的美都是没说出来,这一切靠你的心去体会呀!
儒家教我们的自我实现,道家教我们的是自我超越;儒家教我们的入世,而道家教我们的出世。于是天和地就起来了。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完全可以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但是不能太拘泥、太计较,还是在乎自己生命的愿望。
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有一个神话叫“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在天地之间是神于天,圣于地。老在说我们有神圣的理想,神圣的抱负,人在天地间,头顶苍天,有思想的翅膀可以飞扬做个神仙,在大地上用双脚行走去努力做事,做一个圣贤。当一个人在生命里可以快乐如神仙,这就是“神于天,圣于地”。
其实我们活着的方式,我们这样去想就拥有了天高地阔。一个人不光是一个区区的小我,为什么不去造城池呢?让自己更大一点,中国文化从来不是一元的,我也不是说中国有中国文化就够了。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荣,我们可以在热爱宫殿的同时,热爱当下的生活方式。
当一个人包容更多的时候,就说明你的生命的可能性更大,我们一生的使命就是拓宽河床,让自己尽量成为宽阔的大河,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我们来看圣贤,什么人是圣贤?什么是经典呢?
中国的儒家讲究的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叫君子“吾日三省吾身”,你要看到世间的人是“见贤思齐”,一切从内心的反省开始。
孔子的学生曾经问老师,说你成天教我们做君子。那何谓君子呢?老师的回答很简单,孔子说:“不忧不惧。”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他的心灵坦然光明宁静,这就是君子。
年轻的学生就觉得,你说的这个太简单了吧,难道一个君子不需要去名垂青史吗?所以学生特别不以为然。老师又反问了一句话,孔子说:“内省不疚”,什么叫“内省不疚”呢?一天下来想想我今天该做的事情没耍小聪明,不辜负别人,一切都尽心尽力了,可以做到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当一个人不愧疚的时候,何来那些恐惧呀?
现在的睡眠障碍,重的就是失眠,医生告诉你如何如何调节,实在不行就吃安眠药,你心里的忧和惧太多了,觉得好多事自己该做的而没有做到,而有深深的愧疚。白天在人前遮着掩着,也就是说这种状况是由自己心灵决定的,在行为层面上做到“了无遗憾、坦坦荡荡”。孔子说你以为能做到吗?这话对每个人都适用。每个人看看是不是能做到内心不遗憾,把该做的事做到。
所以我觉得儒家的可爱,一方面有远大理想,但另一方面,它给了我们从脚下到理想的可行之路。
二、老庄和孔孟的哲学哪个更高?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中华文明是由道家,儒家组成的,在这个前提下,对于你题目中的概念可以分类比较一下,老是老,庄是庄,老子是道家,庄子和孔孟是儒家,至于高低分别,可以用思维方式的标准,道家是感性理性平衡,也就是双向思维,儒家第一代是偏于感性,第二代是偏于理性,第三代是理性推演的教条主义,西方科学体系的哲学,同为理性思维方式。
三、孔孟的故事?
聪明来自勤奋——孔子少年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孟母三迁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四、孔孟老庄的饮食思想对现代人的饮食有何启示?
谢邀。
孔孟老庄要分开来讲。
首先,影响最大的肯定是孔子。整理了以下几个方面。
1、有一定的阶级性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这句话本身是带有阶级性的,毕竟在当时平民百姓是吃不起精米,吃不起肉的。但是现在的话就变成了对食物的精细、精致、精美的追求。)
2、讲究符合礼的规范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述而》(这个有点忘了,好像是符合“丧礼”的要求。但是现在的话更多的是人情世故一方面的吧。)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乡党》(要求贼多,算在了“礼”里,不过还有一些其他的启示,比如不吃坏掉的食物,比如不能吃太多。)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乡党》
“食不语,寝不言。”——《乡党》
“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乡党》(祭祀。祭品可以简单朴素,但祭祀的态度要严肃恭敬)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知则为之!’”——《阳货》(丧礼时期不能吃太好。)
还有一些已经不太符合现代的情况了,也放在下面。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乡党》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
“见齐衰者,虽昵,必变。……有盛撰,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乡党》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
3、“孝悌”思想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为政》(这里强调的是“孝”不仅要为父母做事——“服其劳”,也不仅仅是先让他们吃好喝好,更应该保持态度的恭顺。但是不给父母吃好喝好肯定是不行的。)
“孝悌”思想在“食”上,《论语》中没有怎么提到,但是对现代影响还是挺大的,因为后世对“孝悌”的要求提高了,甚至成为考量一个人能不能入朝为官的标准。而且中国古代社会以宗亲家族为小团体,所以“孝悌”的要求更加严格了。传统一点的家庭都还保持着一些餐桌、饮食上的习惯,比如说长辈要先动筷,比如说老人(地位比较高的)坐在朝门的位置,等等。(这个其实也算是“礼”。)
3、追求德行,安贫乐道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意在其中矣。”——《述而》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勘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而》
4、中庸
“过犹不及。”
要扯的话,中庸思想也能沾点边,要适度嘛,不能吃的太饱什么的,哈哈。
好像答得有点偏了。
孟子、老子、庄子的下次再更上吧。
然后吧,楼主的问题有点漏洞,“饮食思想”稍微狭隘了一些,不是饮食思想也能得到饮食启示,而且细究起来,孔孟老庄也没有专门的饮食思想吧。
五、诸子百家孔孟老庄的意思?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
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六、孔孟故事名称?
仁者乐山——孔子故事
孔子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弟子子张希望进一步弄明白,于是问道:“仁者为什么会喜欢山呢?”
孔子指着泰山说:“你看,它多么高啊!巍然耸立着.”
子张说:“就因为山高,所以就喜欢吗?这与仁有什么关系?”
孔子答道:“就在这高高的山上,草木生长着,鸟兽繁殖着,财富和人们所用的东西也由此生产着.”
子张说:“每个人不都是也在做事吗?做事也是有益于他人的啊.”
孔子说:“为了得到报酬而做事,与从本心出发去做事不一样.高山,生产了财物却并不认为是私有的,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可以来采用;风云从山中飘出,通达于天地之间,使阴阳协调,成为雨露来滋润万物,使万物获得成功,使百姓得以享用.这才是仁者喜欢山的根本原因.”
————————————————————————————
孟子故事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七、孔孟老庄需要什么学历才能读懂?
不是学历的问题,是对其理解的问题,除非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感兴趣,或者读文学专业的,不然很少有人能懂的,比如说你让一个整天跟机器,物理化学打交道的理工科的博士或者教授跟你谈论孔孟老庄吧,这是难为他们
八、孔孟故事成语故事?
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孟母三迁、断织喻学、始作俑者、五十步笑百步等。
九、与孔孟有关的故事?
1、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2、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3、孟母三迁
【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十、关于孔孟的成语故事?
和颜悦色、学而不厌、举一反三、守望相助、守身如玉
一、和颜悦色 [ hé yán yuè sè ]
【解释】: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出自】:战国 孔子《论语·季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译文】:“所谓的温柔,是指脸上的温柔,和善可亲让人放松的原因”
二、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自】:战国 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默默地记住的,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三、举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四、守望相助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
【解释】: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译文】:出入都以朋友的关系相称,互相援助,有了疾病相互扶持。
五、守身如玉 [ shǒu shēn rú yù ]
【解释】: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离娄上》:“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译文】:谁不为守?爱护身体,是保持节操的根本。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