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潮阳西胪历史?

299 2024-09-05 14:52

  西胪镇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一个镇,地处榕江下游西岸,依山傍海,土地肥沃,向来是潮汕平原的“鱼米之乡”。区域面积有109多平方公里,2008年有人口15.5万人。  潮揭公路、谷关公路过境。辖西一、西二、竹林、波美、海田、后埔、乌石、东凤、西凤、南凤、泉塘、陂头、东潮、竹岭、洋文、店后、兴平、青山、埔尾、龙寮、西寮、内輋、龙溪、里溪、尖山、外輋、岩前、乌岩28个村委会。  该镇有潮阳市建筑中等专业学校。名胜古迹有乌岩梅峰寺、无水桥、波美古雪岩、竹岭莲花院。1969年7月28日遇历史罕见强台风袭击。  潮阳区西胪镇素有“建筑之乡”的称誉,2008年全镇15多万人口拥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建筑工程队近1500多支,民资民力十分雄厚。  西胪-建筑之乡  潮阳区西胪镇素有“建筑之乡”的称誉,全镇10多万人口拥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建筑工程队近1000支,民资民力十分雄厚。所以就算现在有人提起"西胪"这个名字,印象最深的就是"建筑队伍"了!!!  西胪-故事之乡  据史料记载,西胪始创寨于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至1130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漫长的历史,孕育出灿烂多彩的区域文化,这里滋生出《铁面按察》、《虎山烽火》、《苏六娘》、《碧血钱坑》、《杨健生》等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并被编成潮剧、话剧在潮汕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广泛流传,西胪古镇也被誉为“故事之乡”。  西胪-遗留的古建筑  动人的故事使西胪这个古代的边陲小镇闻名遐迩,一批与故事有关的古建筑、古诗文、古墓葬也给西胪古镇增辉添色。其中保存较完好的有始建于唐代的梅峰寺和无水桥,建于宋代的长美岩寺,建于元代的古雪岩寺,建于明代的黄氏宗祠,这些古建筑,集石刻、木雕、嵌瓷、泥塑等民间工艺,反映了不同朝代的独特建筑风貌。各处古建筑还留下了一批历代名人学者的古诗文,其中元代诗人陈牧隐有《题凤山古寨》一诗,诗曰:“保障当年建义旗,凤山磐石绕阳溪。英雄战垒今何在?万古鸦声对落晖。”明代御史、学者陈大器有《乌岩洞》题咏:“拄杖梯云乌道斜,石岩深处有僧家。灵根不秘千年迹,留取夭桃一树花。”有一片古树林,百年以上的古树逾千株,其中有植于宋建炎年间的槐荫树,植于元代的梅树,植于清道光年间的铁树,千姿百态。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名儒、潮州知府黄儋墓,明代御史、学者陈大器墓。这些古建筑、古诗文、古树木、古墓葬给西胪古镇的传奇故事披上了神奇的色彩,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  西胪-土特产  西胪的土特产也是闻名全世界的,最为出名的要算西胪的乌酥杨梅。杨梅是杨梅科杨梅属的常绿乔木果树。其优稀品种乌酥核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末年内斜(潮汕译音,原字为上中下结构,由“山大车”组成)村农民郑董株野生杨梅单株选育嫁接繁殖的。乌酥核杨梅属迟熟种,高产、优质,较运,适应出口,果粒圈套,每公斤60多粒,果实深紫红色,核小酥化、肉厚质脆、汁多味甜。可食部分占90%以上,可溶性因形物13%左右,每100克果肉含糖12-15克、有机酸0.5-1.8克,还含有铁、维生素C、鞣酸等,果仁含油40%,适应鲜食。乌酥核杨梅适应性广,惊蛰后开花,芒种后采收,熟期一致,成熟期耐湿性强,在多雨的情况下不致大量落果,但花期怕严寒雨雾,需肥是较多,产量不稳定,寿命短。西胪山区果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根据杨梅的生长发育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培植;植后三年,选在惊蛰前后的晴朗天气无东北风日子进行嫁接;加强嫁接后栽培管理,做好水土保持,增施钾肥等科学用肥法、精细的土壤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取得丰收。西胪果农掌握了栽培杨梅的可行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农科人员也已研究出用“多效唑”促花、“5号疏花剂”疏花及生物保鲜剂保鲜的方法,攻克杨梅生产上大小年结果、花多果小和不耐贮藏运输的难关,为大力发展名城特产乌酥核杨梅的出口创汇提供有利条件。曾有人想把这种大又黑的乌酥杨梅移到其他地方耕种,但是全都没有成功,因为只有西胪的山才能种出这么好吃的杨梅!  西胪的番薯也是非常出名的,据统计那里盛产着十多种不同品种不同口味的番薯,有甜的,香的,既甜又香的,既香又甜的,让你一看就流口水!品种最为出名的有:“龙岩”,“普九”,“潮七”等等。  西胪人民还十分的热情好客,如果你有幸来到了西胪,那么你一定会受到潮阳西胪人民的热情款待,其他的不用说最起码有香喷喷的番薯任你品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